我国住宅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6-19 05:57:13

我国住宅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及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能源逐渐衰减,因而建筑耗能和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本文作者针对我国目前住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住宅建筑的节能、动态及环境设计作了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一概念,于1980年由自然保护国际联盟(IUCN)首次提出,1987年被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广泛接受并使用。1987年出版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将可持续发展描述为“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意在强调环境质量和环境投入在提高人们实际收入和改善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提出了“21世纪议程”(Agenda 21),该文件为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行动指南。

1999年,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了《北京》。《北京》指出,我们所面临的多方面的挑战,实际上是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进行综合而辨证的考察。如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其真谛在于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美学等方面,提出整合的解决办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将促进建筑科学的进步和建筑艺术的创造。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社会财富为今人和后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只有依靠加大科技力度,设计及建造节能、环保、与环境和谐的住宅建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

1.1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能耗量。在同样的室内热环境下,如果保温隔热性能差,则热量散发快,建筑能耗大,势必造成能源的浪费甚至引起能源供求关系的紧张。我国的资源相对贫乏,要想在有限的条件下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①要加大能源的开发力度和供给量;②要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增加热阻值,降低传热系数。随着热工规范和节能标准的颁布实施,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从总体水平来看仍然较低。因此,采用高效新型保温材料和节能窗,对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1.2 加大新型管材系统和节水节电设施的应用

采用新型管材(如用化工合成管材替代传统的铸铁管材),加强冷热水管道和空调管道的保温,对降低热损失、减少供热能耗十分重要。在建筑节水设施方面,应强调节水型卫生设备的应用,如节水水箱、便器和延时感应冲洗阀等。建筑节电设施应强调发展和推进高效用电,节约和控制照明用电,如使用节能灯具、声光控开关等,以形成高效、舒适、安全、污染少的住宅用电系统。

1.3 利用自然条件减少建筑物消耗

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要重视屋檐、挑檐、遮阳板、窗帘、百窗等构造措施。它们对于调节日照、节省能源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根据建筑物当地日照等气候条件和其他情况,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和建筑朝向,充分利用太阳能,也能使建筑能耗量降低,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节能工作小组颁布的《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提出了如下基本目标:1996年以前,新建供热居住建筑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普遍降低30%。为第一阶段;1996年起在第一阶段要求的基础上节能30%,为第二阶段;2005年起在达到第二阶段要求的基础上再节能30%,为第三阶段。目前,第一阶段的目标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目标正在实施,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实施“三步节能”。如果在未来的住宅建筑设计中注重采取以上节能措施,一定会加速实现“三步节能”的进程。

2 住宅的动态设计

2.1 当前住宅建筑内部构造的局限性及其亟待改造的现实性

长期以来,住宅建筑被人们视为一个静止的概念,当它建成后,从形式到内部空间会长期保持原状,但现在人们意识到,住户的居住行为方式和住宅本身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住宅的使用功能是变动的。未来建筑内部构型的不确定性,使设计人员难以用传统的设计方法把握其发展方向,因而住宅建筑需要采取动态设计。

2.2 动态设计的概念、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动态设计是相对于静态设计而言的。静态设计是设计者个体的思维和创作,呈封闭状态,居民用户被排除在设计过程之外。而动态设计的重点偏重于设计的过程,即在设计的中间环节加入用户的因素和意志,使住宅内部空间的使用具有模糊性,并可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要求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动态设计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大开间灵活分隔空间,即主体结构不变,而每户内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结构的划分。结构设计给用户提供一个大的空间,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条件下,厨房、卫生间可以是固定的小空间,即提供一个“空壳”,而卧室、客厅、餐厅、工作室等房间,可以根据用户人住时的选择和将来的要求改造,采用轻质隔墙灵活分隔。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住宅结构体系,是住宅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3 住宅建筑的环境设计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在一天的紧张工作之后,都希望有一个舒适的生活休息环境。但由于目前的城市居住小区中环境差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往往无法满足人们对环境舒适性的要求。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着重注意。

3.1 环境绿化

可根据住宅建筑的地理位置,采取不同的绿化方法,诸如临街绿化、楼间绿化、楼旁绿化和墙面绿化等。绿化能在居住区内形成绿岛效应,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阻挡噪声等作用。按照我国现有的绿化水平,住宅小区的绿化覆盖率应>30%。在小区绿化中,要着重强调公共绿地的绿化,绿地分布要均匀、布局合理,为人们提供方便的活动场所。

3.2 生活污水的处理

生活污水往往是各种病菌的滋生地和疾病的传染源,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要解决这一问题:①要依靠良好的物业管理;②要采取先进的除污措施,小区内应设有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污水可以循环利用。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小区内建设双管系统,即除设置自来水管道系统外,另设中水管道系统。卫生间、消防、洒洗道路、冲洗汽车及灌溉庭院等可以使用中水。

3.3 住宅小区内的景观设计

优秀的住宅庭院内部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宜养身心的休息场所。例如,住宅小区内经过精心设计的道路,时而收窄、时而放宽,有利于增添人们在散步时的情趣,使人们的精神放松、心情舒畅。

3.4 住宅小区内的配套设施

住宅小区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小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周围的商业、文化教育等环境状况,便于在规划中留有相应的环境要素的用地,使小区真正成为便于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理想家园。总之,住宅建筑内外环境设计要“以人为本”,营造安全、舒适、有序的环境氛围,使得“人、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能够在住宅的建筑、规划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

4 结束语

今天的住宅建筑既要考虑到物质、经济和环境等因素,又要达到发展经济和改善人们生活居住水平的目的,则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仍然在持续稳定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有碍我国住宅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今后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只有把握好住宅建筑的节能、动态设计和环境这三大因素,才会使未来的住宅建筑前景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薛 侠,崔 波.谈21世纪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7,33(19):57~58.

[2]曹 卓.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析.广东科技,2007.12,176.

上一篇:试论掘进巷道冒顶事故成因与防治 下一篇:试论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常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