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6-16 07:21:50

历史课堂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是提高历史教学水平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什么才算课堂与学生都动起来?

首先,课堂教学期间学生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其次,是大数量地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的发动学生,让大多数学生,甚至是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第三,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教师牵一牵,学生动一动,绝不是真正地“动”。“论”、“评”、“议”等行为基本上是主动的“动”,因为能对一个问题进行“评”、“议”、“论”等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的,这种“动”是主动探索的体现,所以要让学生更多地去“评”、“议”、“论”。学生畅所欲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学生思想上产生激烈的火花碰撞,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最后,要高质量地动。高质量的动是学生思维活跃的结果,是使学生有收获地动,是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动,这种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与一般的一问一答,仅回答“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

只有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大数量、高质量和积极主动地动的课堂,才是真正动起来的课堂。

如何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能否使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与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素质有很大关系。“一位优秀的中学教师,应该具有追究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能力。首先要想使课堂和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教师应具较高的自身素质,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法理念,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多学习,学习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多观察,观察课堂活动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多思考,思考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多总结,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一句话,要想进行有效的教学,必先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其次,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自己讲的是极容易的事,但要想让学生动起来是不容易的。是否想让学生“动”,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意识是否先进;有了“想让学生动”的思想,学生能否真的“动”起来,这又是一个教学技巧、能力和水平的问题。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动起来?

首先,要让学生“敢动”。也就是在教学上人要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师生平等,克服教师专制,体现教学民主,教师要以真正平等的身份,真正民主的心态与学生交流。教师要放下“居高临下”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而不是动辄训斥、压制学生。即使学生垢想法非常离奇,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作大量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而不是以唯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教学独裁者的身份出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动。

其次,要让学生“想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而设疑、激疑,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巧设问题,之后进行鼓励性的发动、引导,如:“谁能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要顾忌所答内容的对错,只要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就行”,“答错了没关系”,“对一问题有这样一种认识……,你还有其他看法吗”等,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启发学生对问题思考,勾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想动。

要让学生“能动”。“蹦一蹦,摘桃子”。要更多地发动学生,给每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只要学生有动的意愿,哪怕仅仅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也应给予其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要发动更多地学生,克服双边交流,提倡多边合作。一般说来,讲座法、讨论法和谈话能给学生以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使学生能较为充分地动起来。

要让学生“善动”。在学生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如果学生在一个问题上不能继续答下去,要适当地铺设台阶,使其顺利地完成作答;要适时地点评,如“你注意到了这一细节,很有价值”;“你的意思是说……”等,对所有的属于自主回答的答案,均应给予鼓励性和肯定性评价,内容合理的要肯定其内容,如“你说的很好,这一点非常对”;内容明显有出入的,也要肯定其善于思考,勇于表达的精神,也就是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闪光点”,如“虽然在某方面还有点问题,但你能说到这些,说明你认真思考了”,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多鼓励,使其明确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问题。经过这样的动,学生增强了信心,树立了自信,会逐步地乐于动,并善于动,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要让学生“自主地动”。对以上四点,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学生的动也就会逐渐地由“自发”到“自觉”,由“被动”到“自主”,这样就使这种“动”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由方法演变为一种能力,学生会因此而终生受益的。

上一篇:让孩子学会竞争 下一篇:关于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