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6 04:47:14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从情境教学法出发,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几点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质量;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以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培育基本数学思维能力为重要目标.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很容易导致学生由于无法充分地理解抽象、单调的数学知识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效化解数学教学的枯燥性、抽象性、单调性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应用情境教学法,以最终实现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

一、创设操作情境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为学生创造更多在做中学习的机会.此外,活泼好动也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小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动手欲望和能力.例如,在学习加减乘除时,教师可以请家长配合在家里为学生创造一个“超市收银员”的具体情景,通过把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当作商品,家长扮演顾客、学生扮演收银员的形式,让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学习和练习加减乘除.又如,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剪刀和纸张.在教学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再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再把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最后让学生们分别比较这三次取出来的部分,进而对学习“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有更直观、形象的理解和记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另一方面,也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启迪和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热爱做游戏的年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让学生长时间做枯燥的计算题,可能很少有学生乐于配合.然而,如果取之以做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则会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游戏和学习过程中.例如,在课堂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抢答环节.教师出好题目后,让学生们抢答,答对的同学记1分,答错的同学扣1分,看最后哪名同学获得的分数最高,并获得相应的奖励措施.这种创设游戏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自觉听讲、学习和练习促进自身计算准确率、速度的提高,以最终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效果.

三、创设的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用鼠标、屏幕、动态视频音像资料来代替过去教师的粉笔、黑板和静态的图文内容,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乐于学习、享受学习.例如,在学习“基本图形”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仅看教材上静态的图形,很难对基本图形的相关内容产生直观、形象的了解和掌握.而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直观形象动态的方式将静止的图像展现出来,并结合多媒体旋转、放大、定格等技术,加强学生对基本图形的观察,使更多学生的多种感官被一起调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促进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故事情境

一般而言,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爱听有情节、有人物的故事,他们经常会被有感人场景、可爱人物、有趣情节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不妨为学生创设更多故事情境,以讲故事的方法来教数学知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例如,在讲小学数学乘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大家介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一方面,高斯当时的年纪正与三年级的学生年龄相仿,通过讲故事可以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呢也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其次,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讲故事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结合教学内容,编故事、讲故事.教师要求学生把教学内容设置到故事中,让整个故事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以解决故事中的困难作为传授要讲解的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总之,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编故事、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新知识、认识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五、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以服务生活为宗旨,即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实际等具体情况出发,一方面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加减乘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家里近期的购物小票明细带到课堂上来,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对所购买的物品及价格进行计算;或在学习图形时,要求学生找出家中与图形相关的具体事物.教师这样站在学生的角度发现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为他们创造更多富有生活气息的具体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消除对数学的畏惧心理,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实际等角度出发,设计出一套真正符合小学生的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王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5(08).

[2]陈达喜.关于情景教学法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2015(06).

上一篇:我想当个“坏”学生 下一篇:伦理概念及伦理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