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时间:2022-06-15 08:42:03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摘 要: 对外汉语教学对于上海政法学院而言是新生事物,很多教师是一边摸索着一边给学生上课。本文从听力教学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特点和学习动机、教学方法和一些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三个方面,总结了针对来上海政法学院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听力 教学方法 文化差异

2016年初,在北京语言大学参加了对外汉语的语音、口语、词汇、语法、听说、集体备课和试讲等系列强化培训后,我走上了对外汉语教室的讲台。真是无知者无畏,原本以为作为汉语为母语的教师,教外国人讲中文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但是经过培训才发现,我这个门外汉,连门框都没摸着。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起始于1950年。当年,清华大学筹建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接待了新中国第一批外国留学生。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70年代末,吕必松先生等提出“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来研究”,得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致认可和拥护。到了二十一世纪,对外汉语教学在国内外全面开花,从国外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到国内雨后春笋般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应该说,对外汉语教学在全球进入了黄金时代。

作为一名资深教师,同时是对外汉语的生手,我承担了上海政法学院对外汉语的中级听力教学课程。战战兢兢、跌跌撞撞的一个学期下来,倒是有了不少感触和体会。

一、学生特点和学习动机

要让学生学好一门第二语言,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动机,这一点在任何二语习得中都是相通的。上海政法学院作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及一些非洲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官方语言是俄语,大部分非洲学生用于沟通的语言是法语。俄语和法语跟汉语是完全不同的语系,这就造成这些学生在看到没有拼音的汉字时往往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读音和意义。

此外,这些学生年龄、职业的差异也非常大。他们中间有的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有的则是三十多岁的公司职员,甚至有大学教师。汉语基础也参差不齐,有的能够用简单的汉语交流,有的则只能借助手势加英语。

关于动机,我在一开学就问过学生,可以说回答是五花八门:做对华贸易,当翻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继续深造等。动机不同,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因为针对不同动机,教学要求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好在他们都是自愿来中国学习,不像中国学生学英语,是高考必考项目,所以再不喜欢也得被迫学。

二、教学方法

虽然是中级听力,但学生的听力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有少数学生只能听懂很简单的单词,句子稍微长一点就完全不知所措。因此,在开始听课文之前,生词讲解尤为重要。可是教过语言的老师都知道,有些具体概念还好解释,但碰到一些抽象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就十分吃力。这个时候,采取适当的引导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总结下来,我在解释生词时采取了下列方法:

1.举例

某些虚词对学生而言似乎特别难,因为在他们的母语中并没有类似的词,尤其是把、被、给、了、着、过等词,常常让学生听得晕头转向。但听力课又不是语法课,在听力课上长篇大论地讲解语法又不合适。于是,我通过大量例句让学生领会这些词的用法和含义,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生词讲解中碰到了“性价比”一词。“价格”这一概念好理解,但“性能”却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总算让学生弄明白了。可是,接下来把三个字放到一起,学生又迷糊了。我看到有个学生桌上放着一个苹果手机,灵机一动,拿出了自己的小米手机。我告诉学生,苹果手机价格是人民币六千多,可是小米手机才一千多。价格相差很大,但性能较为接近。因此,苹果手机“性价比”不高,小米手机“性价比”高,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性价比的含义和用法。到了下一次课,有个非洲学生兴高采烈地用生硬而不连贯的汉语,连说带比划地告诉我:他去买衣服,跟服装店老板讲价。双发僵持不下时他突然想到我课上讲到的“性价比”一词,把服装店老板说得一愣一愣的,最后成功砍价买到了衣服。听着他眉飞色舞的描述,我心里感到由衷高兴。虽然性价比一词用在服装上有点不合适,但这个学生利用课堂里学到的词汇,学以致用,还是真正达到了语言交际目的。

2.实物

有些具体名词解释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国别和文化差异,学生真正理解却很难。这个时候如果有实物展示是最好的方法。有一篇听力课文讲到了中国的酒桌文化,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觉得中国人在吃饭时可以谈生意、增进理解、改善相互关系的做法非常神奇。课文里有个句子,大意是酒桌上有白酒、红酒、黄酒、啤酒,学生对于“黄酒”一词无法理解。他们问,啤酒也是黄色的,为什么啤酒不是黄酒。于是,在下一堂课上,我用透明玻璃瓶装了少量黄酒,不但让他们看到了中国的黄酒,还让每人尝了一小口。有的学生皱着眉头舔了舔,表示不喜欢,有的却一口喝掉后又眼巴巴地看着我手里剩下的。我相信,他们对于中国的黄酒从此有了深刻领悟。

3.互联网

对于词汇量很少又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的外国学生而言,互联网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能够让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刻刻找到需要的图片,让学生对于一些陌生概念立刻有了非常直观的理解。在一篇讲旅游的课文里,提到了九寨沟。我在电脑上让学生看九寨沟的美景,学生立刻问我九寨沟在哪里。我即刻搜索中国地图,指给他们看四川的位置。学生又问,去四川火车票或机票怎么买,于是我又打开携程网,教他们怎么在网上买火车票和机票。虽然这些问题不属于备课内容,但我很乐意花上额外的几分钟时间解答。

互联网不仅是教师手头最重要的教学工具,而且是学生在课外可以借助的学习工具。作为生活在中国的海外学生,将课堂情景教学和课外实际生活相结合,是他们学习汉语最有效而重要的手段。

通过上述方法,帮助学生基本掌握生词的含义之后,接下来就是课文的理解。有的时候在一个句子里对学生而言已经没有生词,但是句子的含义他们依旧无法理解,这个时候利用语境启发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汉语中有很多成语和固定表达方法,夹杂着一些谚语甚至是俚语。帮助学生听懂并学会使用这些词语,对于他们学好汉语是很有裨益的。

上一篇:双目立体匹配算法的FPGA实现 下一篇:义务教育阶段几何直观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