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信息在教学中的地位

时间:2022-06-14 09:17:30

提高信息在教学中的地位

提要充分利用科学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整合,以提高信息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普及信息与教育的关键,是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科学的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科学的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年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和科教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等科技信息技术手段。而掌握科技手段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前提,是普及信息与教育的关键,是科教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科技手段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利用科教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怎样把科学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其他的课程中,科学的信息技术给其他课程带来什么?回答是肯定的,思路的拓宽、知识面的拓宽、教学方法的改变,等等。那么,科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它的教学重点是什么?科学的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科学的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科学的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科学的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多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科学的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应在中小学普及科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措施,将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程。科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科学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科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从人们依靠科学发明了计算机,再到利用计算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短短的几十年,世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笔者认为,信息科技这门课的前身是计算机教学,从计算机到信息科技的改变是一个突破和飞跃。从单机到联机再到网络的贯通必然改变了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即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1、信息获取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能力。能够将获取到的丰富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信息加工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创新能力。在信息加工时,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5、信息利用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科教信息技术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6、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眼,并能利用科教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三、通过科学技术信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以科学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科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的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科学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比如,Microsoft Word文字处理的学习就可以以完成一份地理小报的形式进行教学。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的学习就可以以完成通讯录的形式进行教学等等,因为大家都知道生活中的知识要比课本中的知识丰富和精彩得多,学生们喜欢贴近生活,其效果可以说事半功倍。

其次,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以科学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科学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科学的信息技术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比如,现在的学生要求更宽更广的知识面,但从课本上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语文方面,从作者的生平、写作历史的背景、文章的意境等都能用多媒体的形式去表现,其效果不言而喻。数学方面,通过直观的线、面、图形的运动会加深学生对几何的理解,拓宽他们对解题的思路,枯燥的数学也就活了起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研究型课程以科学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科学的信息技术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从而这一步的教学就更加的开放与灵活更会激发学生求知表现的欲望,笔者认为现在的学生缺的就是这一点,可以说能改变整个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学生和教师梦寐以求的境界。

最后,科学的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无疑将是信息科技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与学习的新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科学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我国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科技信息所)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初中信息科技.

[3]中国科技报.

上一篇: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民工创业问题 下一篇: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河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