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刍议

时间:2022-06-14 05:51:03

语文教学中的新词语教学刍议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向社会公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时,公布了年度新词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新词语,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新词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词语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新词语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表示的是新事物、新观念、新制度等,反映了当前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中学生实施新词语教学,能够使其更好地适应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国家语委近年来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词语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所使用,由此可见,新词语充斥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正大量汲取信息的成长中的中学生。因此,实施新词语教学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在媒体上获取有益的信息,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宽知识面,也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当前这一日新月异的社会时代。

(二)新词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词汇的性质来看,词汇始终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词汇中基本词是核心部分,一般较为稳定,而新词语则属于部分,比较活跃。我们通过语文教材实施的传统语文教学,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即学习掌握语文课本中的词语,这部分词语就是汉语词汇中的基本词。其实,汉语中的基本词和新词语从来就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密切联系,共同为语言使用者服务。而且基本词在诞生之初也是新词语,而新词语中的相当一部分也会发展为基本词,成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中学语文教学,既要学习汉语词汇中的基本词,又不能忽视新诞生的词语。

(三)新词语与思想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由语言表达出来,而文化又影响着语言。文化是动态的、开放的、相承的。新词语的出现,背负着文化的因素,折射着当前思想文化的影子。国家语委2010年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出现的“犀利哥”、“犀利姐”等新词语,就是根据当下人们思想意识中审丑之心、赏怪之态、猎奇之好、窥私之瘾所创造的。因此,实施新词语教学,探究这些新词语产生的背景,挖掘新词语背后的文化涵义,不仅可以帮助中学生了解词义本身,而且可以使中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可以正确引导中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提升积极的思想文化情操。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选择新词语的原则

词汇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词语则是词汇系统中较为活跃的一部分,所以很难界定一个明确而稳定的新词语的范围。即使近几年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的新词语,也是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新词语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实施中学语文教学时,不能不加选择地把所有新词语引入教学实践中来,只能按照一定的原则,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

(一)常用性原则。新词语反映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事物、观念、制度等,绝大部分新词语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一部分新词语已成为人们语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新词语的讲解与学习,让中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常用新词语。例如:

①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1日)

②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最给力的“起跑线”。(《人民日报》,2011年6月2日)

上述例①中“给力”是动词,意思是帮助、助力。例②中“给力”是形容词,意思是“很好”。

将这部分新词融入中学语文教学,既能使学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又能更容易获取周围信息。因此,新词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成为选择语文教学所选新词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习惯性原则。在语言习惯上,传统的基本词是以汉字音节为主要形式,含有字母或数字的音节较少。因此我们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习惯性原则,应尽量选择汉字音节的新词语,而不选择含有字母或数字的新词语。这样能使中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新词语音节与传统的基本词音节习惯相适应,而不至于感觉非常突兀和非主流。

(三)能产性原则。能产性指基本词“有构词能力”[1]。新词语的能产性尤其突出。“在新词语中,当前新词语中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利用某一新兴的‘准词缀’[2]形成一批带有该词缀的新词,且具有很强的能产性,形成一个个蔚为大观的新词词族”[3]。这部分新词语大多由“准词缀+词根”或““词根+准词缀”构成,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可以创造出一类新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这部分词语的构造特点,有助于学生扩大汉语词汇量,激起对词汇学习乃至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新词语注意事项

(一)注意使用对象。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高中生、媒体从业者、公务员、教师等群体对新词语最为了解,也乐于在适当场合使用。这些群体对网络比较熟悉,有固定上网时间,容易接触到新词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新词语时,要考虑合适的群体,对40至60岁之间及更年长的人群,应该使用汉语中的基本词,慎用新词语,否则会造成年轻一代和父辈、祖父辈对话的断层,影响到正常交际。

(二)注意使用场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新词语,不是任何情境都适合使用新词语,要分清场合。在日常交流中可以使用新词,在正式场合慎用。在日常私人交流或是网络沟通时使用新词语无可厚非;但在语文写作、课堂、教科书等严肃场合应慎用新词语,应当使用符合语法习惯或约定俗成的词语。

(三)注意使用语体。新词语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使用语体上比较狭隘,新词语构成的话语诙谐、幽默、委婉、简洁,因此不适合用于庄重、严肃、正式的语体当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督促他们在书面语体中使用传统基本词,在一些轻松场合的口语语体中可以适当使用新词语,以达到幽默诙谐、直观形象、个性张扬等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铁昆.10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语文建设,1991,(4).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陈燕玲.新词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教学参考,2009,(19).

[4]陈燕玲.新词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教学参考,2009,(19).

[5]郭珊珊.语文教学应重视新词的学习.基础教育研究,2008,(5).

上一篇:初三英语考前复习指导方案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问题链导学”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