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不可或缺

时间:2022-06-13 12:03:38

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不可或缺

[关键词]教学立意,古代农业,精耕细作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5—0030—04

开学伊始,学校组织了一次“推门听课周”活动,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把脉问诊”。在听一同仁执教《发达的古代农业》后,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特撰文探讨。

《发达的古代农业》是人教版必修二的第一,课,“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教材的表述而言,“主要耕作方式”一目了然,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却蕴含在字里行间。

执教这一节课的是一名青年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了许多图片,像导游一样引领学生了解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农业灌溉的嬗变,还播放了电影《牛郎织女》的视频片段,意在为学生设置“小农经济”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小农经济的特点。课堂表面上很“繁荣”,但从学生的反应看,他们实际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很茫然。

许多教师对这一课都感到很“头痛”,原因在于该课内容跨度大,知识点多,涉及从史前到明清时期的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农业灌溉的变迁,同时小农经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远离现实生活,其特点很难让学生理解,自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教材的问题,还是教师的问题?客观地讲,二者皆有。教材的修订需要一定的周期,我们当前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的课堂。从教学角度看,这节课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立意”,缺少“灵魂”,因此很难让学生领悟到古代中国农业“美的历程”。

何为教学立意?立意,本指一篇文章所确立的文意。聂幼犁老师认为:“教学立意系指预设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获得的核心概念。”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和中心,是统摄教学内容思路的体现。“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历史课堂要产生“流之远”的效果,应在“教学立意”上下工夫。作为一节课的“魂”,教学立意能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并运用历史。如果历史课堂缺少教学立意,只有事件的罗列、知识的堆砌、年代的枚举这些毫无色彩的历史表述,就难以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预设目标,难以抓住历史教学的“根”。

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依次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史前农业的变迁以及商周时代的农业工具、农业技术、农作物种类等。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些变化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很难吊起学生的“胃口”。

该目最后一句“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基础”,点明了这一目的核心,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以“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作为这一目的“灵魂”,则会产生较为理想的效果。所谓“独立发展、自成体系”,是指早期中国古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依靠自身力量自主发展,没有借助或很少借助区域以外的其他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从生产工具变迁来看,从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到商周时代的青铜农具,从石犁到耒耜,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生产工具不断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时人“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这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并不是外来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在不断总结生产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经验传承。

从农作物种类来看,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如果教师此时引用“五谷丰登”的成语,则能更有力地证明早在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作物品种已经“自成体系”。关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最初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可能无稻。“五谷丰登”出自先秦时期军事著作《六韬》,原文是“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先秦时代农作物已经“自成体系”。无独有偶,语出《管子·牧民》的成语“六畜兴旺”也能说明早期中国古代养殖业也是“自成体系”的。

如果进一步延伸,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文明同样也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实际上,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他还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理因素:“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因而,他们的文明更为连续不断,也更为独特——中国与欧亚其他伟大文明之间,有着较后者相互之间更为根本的差别。”

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依次介绍了春秋战国以来生产工具的变迁、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发展,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学生不容易记忆,更不知道为什么要了解这么多的知识点,容易产生“课堂疲劳”。

纵观这一部分内容,“精耕细作”是本目的“教学立意”。以“精耕细作”作为统领该目的“魂”,则比较容易讲清楚生产力的变化所折射的历史规律及古人的智慧。

“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什么是精耕细作?《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的定义为:‘用以概括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在耕作栽培方面的优良传统,如轮作、复种、间作套种、三宜耕作、耕薅结合,加强管理等。’”可见,精耕细作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取较为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生产工具的不断优化是精耕细作的突出表现。中国古代农耕大体经历旧石器时代“刀耕火种”、新石器时代“石器锄耕”、铁器时代的“铁犁牛耕”三个阶段,而“铁犁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工具演变的质的飞跃。“‘铁犁牛耕’方式的出现和应用是古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是古代人类把冶铁技术、畜力资源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铁犁牛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两牛三人),后来又在铁犁上安装了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方向翻土,让起土打垄更加便利。到了隋唐时期,又出现了曲辕犁,其重大改进是其增加了犁评。耕地时推进犁评,犁铧就向下可以深耕;拉回犁评,犁铧向上,可以浅耕。因为有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曲辕犁能够适应不同土壤和田块的需要。“铁犁牛耕”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所用人力越来越少,从两牛三人到两牛一人;耕作方式越来越先进,从无法翻土作垄到翻土方向一致,再到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适应范围越来越广,从只能适应相对平整的土地到能够适应不同土壤和田块的需要。“铁犁牛耕”发展,让精耕细作的农业成为一种可能,其本身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具体体现。教师如果能讲清楚这些,学生才能明了“铁犁牛耕”的背后彰显了古代中国农业的“精”“细”的精髓,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也才能真正调动他们学习这些生产工具变迁的兴趣。

耕作技术的不断优化也是精耕细作的重要表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垄作法,它是一种在高于地面的土抡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西汉时期出现了代田法,即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垄隔年代换,有利于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出现了耕耙耱技术,这是一种碎土、平整土壤的技术,起到了保墒抗旱的作用。这样,“用地与养地结合,使‘地力常新’”。在耕作技术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耕作制度也不断优化,在一年一熟的基础上,南方出现了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不仅仅如此,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夏商周时期,休闲制农业代替了原始农业的撂荒制,出现了畎亩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连种制代替了休闲制;隋唐宋元,水稻与麦类等水旱轮作一年两熟的复种有了初步发展。……这些进步的取得,正是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如果学生能从“精细”的角度看待我国古代耕作技术的不断优化,他们会惊叹于古人的勤劳与智慧,也会激发更多的兴趣和思考。

古代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还表现在灌溉技术的不断优化上。从水利工程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工程书写了中国水利史上精彩的华章。从农业灌溉工具看,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灌溉技术的不断优化,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精耕细作”奠定r基础。以都江堰为例,建于公元前256年,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目前灌溉面积达到60余万公顷,灌溉范围40余县。“古代有名的河北漳水渠、陕西郑国渠以及甘肃宁夏的秦渠、汉渠,早已消失在历史中……唯独历时2256年的都江堰工程至今运行良好,功能效益甚佳。历史经验和理论分析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永恒工程,其自然寿命是无限的”。余秋雨在其散文《都江堰》中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这至少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都江堰在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三目“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依次介绍了小农经济形成的背景、特点及影响,而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这也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把握小农经济的特点要首先从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源审视。小农经济的出现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让一家一户劳动成为可能,农业的耕作方式逐步从集体劳动向个体农耕变化。小农经济的出现也是生产关系逐步调整的必然结果,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改革风起云涌,尤其是商鞅变法,通过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战国以来,历代统治者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则进一步强化了小农经济。“‘抑商’政策的实质,是使商人的经商活动受到遏制,不能发大财,更难以暴富。以此阻断农民弃农经商,寻求其他生路的途径。”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还与宗法观念有关。“正是在宗法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国古代聚族而居的社会格局,出现了以家族及家庭为单位的小土地分散式经营,进而产生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如果把以分散性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社会比作一种“形”的话,宗法制就是聚合这种‘形’的‘神’。可谓‘形散而神不散’。”

把握小农经济的特点要有多维视角。从生产基本单位看,它是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以繁重的体力劳动换取低微的收获。从生产形式看,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采用“男耕女织”的形式,“使自己所需的两种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即衣、食得以自给自足,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对社会和外界的依赖,避免与社会过多联系”。从与市场的关系看,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面向市场,而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这种经济体系有的是家庭范围内部的自然分工,而缺乏发达的社会分工”。从上述的分析看,小农经济的“小”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生产单位“小”,一家一户;二是生产形式“小”,男耕女织;三是生产规模“小”,家庭分散经营,土地少;四是生产目的“小”,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贡赋;五是生产者意识“小”,局限于土地,局限于温饱即生存需要。如果我们以“自给自足”为“魂”统领本目的教学,就容易让学生深刻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进一步明了小农经济为什么具有封闭性、脆弱性、排外性。

单从教学的角度看,“发达的古代农业”的教学立意似乎应该集中在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但“发达的古代农业”的教学价值还远不只这些。中国古代文明源于农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现实进一步挖掘这一节课的教学价值,事实上,农业文明渗透到中国古代文明的每一个层次,中国文明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农业的影子。例如,大量的汉字都源自古代农业,词典中有大量关于农业的成语,诗歌流派中有“田园诗”“农事诗”等。再如,呈对称分布在北京故宫的日坛、月坛、地坛、天坛、先农坛就是古代皇帝用来祭天、祭祖、祈谷的地方。尤其是先农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诸神及举行藉田典礼的场所,这些人类物质文明遗址也蕴含着古代农业文明的精华。农业文明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农事节气、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祭祀、饮食节日,甚至还与民族特性、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息息相关。

挖掘教学立意,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挖掘教学立意,就是挖掘核心概念,就是能够透过历史知识的表象去剖析历史的本质,找到历史知识的一般性规律:就是挖掘历史线索,找到链接历史的内在“灵魂”。挖掘教学立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认真研读,思考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目与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化规律,找到贯穿知识链的“绳”,找到单元的“魂”、课的“魂”。挖掘教学立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莫为浮云遮望眼”,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教学立意,需要教师多关注学术成果,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立意,让教学立意引领历史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周明,男,1969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泗洪中学历史教师,宿迁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研究。

上一篇:让生活与数学“面对面” 下一篇:产品质量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