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写作中的“辩证法”

时间:2022-06-12 03:30:19

古诗词写作中的“辩证法”

古典诗词是内容与形式完美融合、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在艺术处理上,往往贯穿着 “虚”与“实”、“大”与“小”、“抑”与“扬”、“正”与“反”等艺术的辩证法。我们在鉴赏古诗词这些“辩证”技巧的同时,还应当学会借鉴,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运用。

一、“虚”与“实”的辩证法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显者为“实”,无者、隐者为“虚”。表现在诗词中,“实”多为咏物、写景、叙事等,“虚”多为抒情、议论、联想或想象等。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运用“以实带虚、以虚传实”的“虚实相生”之法,从而使诗作奏奇功、获佳趣。

“虚”与“实”的辩证法在写作中可这样运用:或由实景、实事展开联想,或在写实的基础上抒情、议论,或把抽象的情、理寓于形象化的描写之中等。例如,以“有风吹过”为题写作时,“风”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实写,可以写自然界的四季风、微风、狂风、山风、海风等;虚写,可以写关爱似春风,嘲讽似秋风,挫败似寒风等。有一篇习作这样写道:

微风又起,湖面荡起层层涟漪,浪花争先恐后地跳跃着。我暗想:何必呢?你只不过是涟漪,风过了,你就会逝去。风渐渐停了。湖面又宁静如初。……风又来了。伴着风的节奏,水波摇动着轻柔的舞姿,像刚才一样的轻柔微小,一样的执着。我又想:涟漪能抓住每一个有风的时刻,哪怕只是一丝――将潜藏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又一阵风吹过,对着满湖的涟漪,我若有所思: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梦就有未来……

文章的行文思路是由实而虚,由“风吹湖水泛起涟漪”的实景生发层层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最终在“虚与实”中凸显:人也应该如此,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有风”的时刻努力展现自我。

像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一文,对“虚”与“实”辩证法的运用也颇为成功。该文先写自己独处斗室,花香送鼻,拨弄小虫(实写);接着感叹小虫放弃目标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人在灾难面前一次次地迷失的生存状态岂不更令人担忧(虚写)?又写再看小虫,小家伙藏到浓绿中(实写);随之赞叹“花、蝶、我融为一体,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怀之美”(虚写)!继而感悟到:“仿佛是为了感谢我对虫子的爱,‘平等’在心空放彩――人类要学会抱以爱的哲学平等相待万物(虚写)。”文章最后感谢小虫,竟帮“我”理清了忧与爱的哲学(虚实结合)!小虫是议论的“实体”,文章由虫及人、由情入理,在“虚虚实实”中呈现了跌宕的思绪和高明的见解。

二、“大”与“小”的辩证法

“以小见大”是诗词中常用的手法,诗人在抒情议理时往往要依托于小景、小物、小事,在“半瓣花上说人情”,从“一粒沙里看世界”。例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从反面假设的角度,写假如孙刘失败之后,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被关在魏国的铜雀台上;“铜雀春深锁二乔”之个人小事即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之国家大历史变迁的见证。以小见大,正是这首诗在艺术处理上的独到之处。

由此,我们可以在写作时尝试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而“以小见大”地表达主旨。例如,以“小事不小”为题的文章中就有这样的精彩片段:

科学家洛伦兹有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认为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事物未来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影响。西方还有一首民谣: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来是件非常小的事,但是它的“长期”效应却让一个帝国或存或亡,这便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蝴蝶效应”。而“蝴蝶效应”在生活中则表现为:小事之中显责任,细微之处见精神。所以说,天下之事,皆作于细,小事不可小视。

这段文字既论述了“小事不小”的道理,也是对“小”与“大”这一艺术辩证法的巧妙运用。还有,像上例《忧与爱》一文也同样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作者文心雕“虫”,却雕出了夭矫飞动的“龙”――以小事起兴,妙精思入微、体察入微,既有道家的“齐物”,佛家的“慈悲”,又自有顿悟而来的“忧与爱的哲学”灵光。

三、“抑”与“扬”的辩证法

诗贵在“曲”,“抑扬”的巧妙结合则可以使诗有“转折”之美: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例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诗欲抑先扬,先赞扬贾生才华过人,然后用“可怜”转叹:文帝“求贤”却是为了“问鬼神”!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就显得更为有力。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作小小说时尤其需要借助这种“抑”与“扬”的辩证法。例如,《面试主考官》这篇满分作文就是这样构思的:

作为大学生择业的“面试”主考官,母亲兴奋地向“我”介绍这一次面试的经过。母亲的眼力从来不差,这是“我”从不怀疑的。在博士生、研究生、普通的女大学生中,“我”猜母亲一定选择了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她看中的人,必定十分优秀。”可文章最后一个突转――“因为那个女孩长得和你很像。”连一向公正的主考官母亲居然也摆脱不了感情的羁绊!

文章先扬后抑,扬抑之势使“尺水兴波”,让人掩卷思之,颇感意味深长。

四、“正”与“反”的辩证法

古诗在描绘形象时,往往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就是对“正”与“反”艺术辩证法的有机融合。例如,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对梅花的描写,首联、颔联采用正面描写,颈联、尾联则为侧面描写;而颔联“疏影横斜”本是静景,但“横斜”透出梅的动态神韵,与“暗香浮动”相映成趣,这是动静结合。这首诗对动静、正侧等“正”与“反”的辩证法运用极为妥帖。据此,可以把这样的写法迁移到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的作文中:

阴沉沉的天空,刺骨的寒风,光秃秃的树枝。……我感喟着冬天的苍凉。蓦地发现,不远处有一点绿在跳动着。我飞奔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棵长在断墙上的荠菜!她很瘦小,根已突出土层,但还是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上面。茎的下部有几片叶子已经枯黄,中间的一部分绿中带紫,上部分叶片纤细,而且颜色鲜绿,甚至冒出了黄芽。风更凶了,我担心她会被风强迫着离开那一方土壤。她随风摇动着,但最终还是站直了腰杆。

这个片段先用白描的手法写荠菜的生长环境,为下文写荠菜的顽强生命力作了有力的侧面烘托;接着从荠菜的形状、色彩、静态、动态等几方面作了正面描写,为后文作者对“荠菜之美”的感悟作了丰厚的铺垫。如果不谙熟一点“正”与“反”的辩证法,描写的角度难免单一,也就无法丰富文章的意蕴。

总之,诗文“一体化”应该是我们语文学习的追求,而艺术的“辩证法”应该成为我们写作时创新表达的“金钥匙”。

上一篇:如何对事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 下一篇:要吃萝卜先擦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