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功利化倾向及成因

时间:2022-06-12 01:38:40

当代大学生功利化倾向及成因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学习、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均表现出对自身状态和现实利益的高度关注,其取向也越来越功利化。因此,文章将从大学生功利化的表现方面以及成因来进行阐述,以期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功利化;行为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重视实利的状态,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他们表现出对自身状态和现实利益的迫切关注,其价值取向也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趋势。他们注重物质享受、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关注事情的直接结果,将追求个人的各种荣誉和目标作为考察和衡量选择事物的标准,表现为对功利的过分热衷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冷漠甚至排斥;他们将眼前的、短期的利益视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其价值取向如此功利化对未来的影响决不容我们小觑,因此,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大学生功利化的表现方面及其成因来进行阐述,拟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当前大学生功利化的表现方面

(一)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在梳理已有文献整理相关理论研究,再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功利化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在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学生在高考选择学校和专业时,通过查询相关学校、专业的考研率、出国率、就业率等等指标。学校是否名牌、专业是否热门成为成为他们的衡量标准;

2. 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大多数大学生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尤其表现在只愿意上那些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找工作的专业技能课,学英语、考各种资格证书……而不愿意学公选课、思想政治课;

3. 学习时间的管理上:学生仅仅将30%的精力用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将70%的精力用于英语、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表现出了明显的功利性。

(二)人际交往的功利倾向。人际交往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当前学生发展的需要,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表现出了明显的功利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交往以自我利益为前提:无论在与老师交往,还是与同学、室友交往,当代大学生更强调交往中的“我觉得”“我怎么怎么”,都是直接指向自己的利益,如果与己无关,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 重视物质利益: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以谈论衣服,或者游戏设备,外出游玩等等为圈子,很少以性格相似,价值取向一致来交往,他们认为请客吃饭是必不可少的;

3. 交往急功近利:现在大学生大多追求“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他们以能获取一些好处而结交朋友,而且崇尚明码实价,一旦交易达成,从此路人。总之,他们在交往上,往往是有自己的目的,有意识地去建立各种关系。

(三)择业的功利化。自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随之而来的是他们择业观也越来越功利化。虽然在取向上有一定差异,但我们不难发现,均是表现在具体的实用性指标上,如工资高、工作稳定、环境好等等,被放在了择业的首位,而较少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衡量就业质量已经从多维转向仅以薪资来作为唯一指标。

二、功利化行为的成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表现出的功利化,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环境与个体的交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

(一)教育体制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对教育的需求改变,教育体制也带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一,“招生并轨”的招生制度,使得每个学生家庭必须支付一笔高昂的教育费用,经济回报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也较为突出,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们无论是对学习还是人际交往都讲“是否有用”;其二,“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使得学生和家长过度关注热门专业,以及实用知识的学习,以便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而对于是否提高自身的修养却不以为然。此外,学生兼职到处可见,甚至部分学生为了兼职而旷课。现在的高校已经不是曾经的象牙塔,而是逐渐变为“教育工厂”,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各大高校就竞相开设什么专业。

(二)社会的不良风气。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经济最大化推广到了教育领域,这导致了大学生对金钱的重视和道德的轻视,表现为学习动机的功利性,他们热衷于考取各种专业资格证书。社会存在的腐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使部分大学生心理失衡,他们不再关心自己的理想,而更加注重实用、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且过度追求感官的享受。这些都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不可避免日趋务实与功利化。

(三)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当前社会鼓励大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维权意识得到了强化。就整体而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集体主义越来越向个人主义发展,他们崇尚自我,强调自己的价值实现。他们虽追求自己的主体意识,但却并不具备与之匹配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乏社会阅历、人云亦云,导致他们过度强调自我,将个人利益无限扩大化,过度的自我膨胀。

参考文献

[1] 肖建国,王立仁.大学生功利化倾向及防范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205(2):36-39.

[2] 杨业华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及研究意义探析[J].思想教育究,2013,221(4):31-35.

[3] 张希梅.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调查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8):169-171.

[4] 吴进.当前大学生功利主义行为的伦理审思及应对[J].江苏高教,2013(1):132-133.

[5] 唐如前.论当代大学生的功利化行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5):146-149.

[6] 游永恒.论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倾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2):59-62.

[7] 李志红.人际关系功利化现象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16(6):46-48.

上一篇:探析公共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发展路径 下一篇: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