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反学校文化的成因探析

时间:2022-04-17 06:47:39

当代大学生反学校文化的成因探析

摘 要: 大学生反学校文化是在大学校园里客观存在的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社会越轨理论出发探讨了反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理论基础,并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生个体四个层面探讨了大学生反学校文化的成因。

关键词: 大学生反学校文化 越轨行为 成因

近年来,随着我们对学校文化的深入研究,一种潜藏在学校内部的反文化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众多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反学校文化,如果不及时处理,就极有可能扮演出特洛伊木马――内部颠覆者的角色,对学校文化乃至整个学校长远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一、反学校文化的界定

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

但是社会上某些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观念、行为标准和思维方式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反文化现象。

我国台湾学者蔡文辉认为,所谓“反文化”系指某些团体试图分享社会价值,却受到不断的严重挫折,起而反抗并以现有文化规范或价值体系为目标的一种亚文化。[1]就其从属而言,虽然“反文化”是“亚文化”的一种,但是因为它在规范、态度与价值上与优势文化相互冲突或抵触,所以通常是社会主流所不允许的。

英国学者拉森(Larson,1991)曾将反学校文化行为定义为一种“集体的、社会性的破坏行为”,认为学生的目的主要是与学校文化的权力相互竞争,打破学校所安排的制度性设计,意图重新设计教育符号。这种行为会藉由群体的力量形成一种“反抗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情绪化的、非理性的特征,以便与学校中正式的、严肃的、制度化的主流文化相抗衡。反学校文化最明显的层面就是反对“权威”,最直接的表现是对于学校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信仰的逆反。

反学校文化是建立在“学校主流文化”与“学校亚文化”概念基础上的,是指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所倡导的价值观是与学校主流价值观相悖的,对主流文化产生强大的排他性,因此往往是学校所禁止的一套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反学校文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学校文化功能或权威相对立的学生运动,一些社会学家将其看成是劳工阶级文化在学校里的一种延伸,但也有人认为是学生的自主反抗;另一种是反对学校制度对教育的垄断和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希望在打破现有学校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种“非学校化社会”。

大学生反学校文化是指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较差,对于大学里的规章制度不能完全遵守,并以各种违规或不当行为来反抗学校中的权威。

二、反学校文化的理论基础――越轨行为理论

社会学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背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2]群体中存在着一定的规范,成员被要求遵守一些行为的规则与标准,当行为偏离或违反团体的规范时,这些行为就是越轨行为。对越轨行为的解释很多都是来自社会失范理论。所谓社会失范是指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或趋于多元化。迪尔凯姆认为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所导致社会规范不明确、冲突或分散,从而使社会处于混乱状态,容易导致越轨行为。处在失范的社会环境时,个人可能极端自由地过自己的生活,此时要使个人过符合众人期望的生活是很困难的。越轨行为的产生就是因为社会体系没有提供清楚的规范,以致让人们无可遵从,而产生越轨行为。

当越轨行为发生在大学校园中时,就表现为一系列的反学校文化行为。当大学生对大学校园的规整制度和多元文化感到无所适从时,他们往往产生适应上的困境,从而产生对学校主流文化和规章制度的抵触与对抗。其表现有大学生迟到、旷课、考试作弊、酗酒打架、偷窃、、侮辱师长、网络成瘾、怪异发型、课桌文化与厕所文化等。

三、大学生反学校文化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层面

1.社会转型造成价值观念偏差。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也正进入转型期。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模糊性和弥散性,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社会本位逐渐被个人本位所替代。西方的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相对恒定的主流价值观陷入迷茫,发生偏差,价值趋向陷入混沌之中。

2.社会文化多元化导致精神向度混乱。在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坚冰”已经打破,多元文化格局正逐步形成。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并存,加上外来文化如欧美流行文化、日韩文化、激进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文化选择越来越困难,从而导致精神向度处于混乱状态之中。大学校园一直是社会文化的前沿阵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最为严重。大学校园文化较之社会文化更显活跃、浮躁和混乱,“自由思潮”、“自我中心”外来文化等乘虚而入,攻破了传统文化的壁垒,扰乱了正常的文化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本应纯洁真善的校园文化阵地造成了巨大冲击。一些外来文化的糟粕在大学校园里病态发展,逐渐走向了校园文化的对立面,成为反学校文化的重要诱因。

3.大众传媒文化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方面使大众文化与艺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贴近,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它的繁荣又猛烈地冲击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的主流文化。报纸、杂志、影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中蕴涵的日益突出的暴力、色情、享乐主义等文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大众传媒中蕴涵的日益突出的暴力帮派、色情等,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大学生的传统理想断裂,心灵受到污染。我国学者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性开放程度较前几年有明显提高,在校大学生同居、未婚先孕的现象越来越严重。[3]大学校园中的暴力事件也日益增多,前几年的马加爵杀人事件,暴露出当代一些大学生的偏执心理,应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二)家庭教育层面

大学生幼年时期接受的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大学生反学校文化的深层次原因。家长对孩子的启蒙和教育预示着他们未来的人生方向,而家庭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问题是日积月累的,在以后的行为上就表现为偏离社会所要求的正常轨道,在学校就会以反校园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多为“80后”,他们的父母多为“60后”,其父母的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教育方式可能不合理,从而造成他们心灵的创伤。特别是一些家长十分放纵或极为专制无理的管教方式,很容易产生“代沟”,形成叛逆性格。在大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过于严格、专制的教育,也存在着放任、溺爱的教育。两种教育产生的结果是大学生要么孤僻、任性、报复性强,要么骄横、抵触、逆反挑战以致目无法纪。另外,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和富裕学生,也为反学校文化的学生群体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成员,贫富学生成为反学校文化的比例远远高于一般家庭的学生。

(三)学校教育层面

1.学校管理的不合理。过于严格的学校管理,特别是对大学生进行的过于组织化的管理模式,也常常是导致大学生反学校文化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模式管理下,大学生丧失了许多其他的乐趣和机会,充沛的精力得不到发泄,从而导致对主流学校文化的反叛。学校管理缺乏人文性,使大学生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形成大学生反学校文化。

2.师生关系欠佳。史基米德的研究发现,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会影响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教师的态度愈倾向人性化,则学生愈积极参与学校活动、认同学校的文化;反之,教师愈具有专制的倾向,则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愈差。一般而言,教师所运用的权威越多,学生的反抗行为就越多。由此可知,不当的师生互动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师生关系欠佳易导致冲突与对立。学生对老师印象不好,自然就不会尊重教师,就不会服从教师的教导,学校的主流文化就很难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

3.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问题。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也可能导致学生的反抗。威利斯的研究发现,反抗学校的学生往往认为学校所提供的知识与技能与将来的工作无关。既然学校的课程本身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学校再对学生学习这样的课程提出过高的要求,则更加可能导致学生反抗行为的发生。尽管大学校园不乏优秀的教师,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照本宣科,不关心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出勤率靠点名来维持。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其容易产生违规行为,如对教师的提问不理不睬,甚至经常迟到、旷课等。

4.同伴群体的影响。在大学校园里,同伴群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伴的思想、行为往往较父母和老师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如果大学生将同伴不良的行为表现方式内化于个人人格,将有产生违规行为的可能。当有反抗意识或行为的学生在学校中互为同伴并密切交往时,也就出现了学校反文化现象。例如如果看到同学逃课去玩电子游戏,那他也会去尝试;看到同学抽烟、、敲诈勒索,等等,他们会因为有伴相陪,胆子大些,而心存相互比“酷”、比“炫”的心态也跟着做。

(四)学生个体层面

1.身心发展不平衡。虽然当代大学生已步入成年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可能不会同步成长。如果大学生心理的成熟跟不上身体成长的脚步,就会导致身心无法平衡适应。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人们头脑已经形成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对社会行为规则的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需要,叫作意义障碍。出现意义障碍就会影响其行为表现,在情绪上表现出强烈、不稳定性,常常会意气用事,不计后果,从而形成与主流文化不相容的性格特征。这种意义障碍也常常发生在大学生身上,导致大学生对学校主流文化的抵制,从而产生反学校文化现象。

2.迁移作用的影响。正当求学时期的大学生如果无法在学业上有满意的收获,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与掌声,那么他们很容易将经历转移到其他方面,以寻求失落后的满足感。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往往出现于利益冲突之时,如奖学金的评定、班干部的选拔等。在竞争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会丧失竞争优势,从集体退缩到“小我”的圈子中,转而形成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的态度,成为消极的反学校文化者。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压力之下,会选择课桌、墙壁、厕所作为自己的宣泄对象,从而形成所谓的“课桌文化”、“墙角文化”和“厕所文化”。

3.法律意识淡薄。在大学校园里,法制课通常是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一部分,是以公共课程的形式而开展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也不够重视,而且学生会觉得这门课枯燥乏味,对这门课缺乏兴趣,所以接触学习的法律知识比较匮乏,导致法律意识淡薄。很多学生特别是那些不服学校管教,试图与学校抗衡的学生不知法而犯法的情形屡屡发生。“激情犯罪”与“游戏犯罪”在大学生中也屡见不鲜。

参考文献:

[1]贺新宇,王德清.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反学校文化浅析[J].教学与管理,2007:32.

[2]林添福.大学生群体越轨行为分析与引导[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6.

[3]王婷,穆建亚,余兰.当代大学生反学校文化形成的原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9):19.

上一篇:辩证地看待《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下一篇: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