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市化与农民非农化

时间:2022-06-11 07:42:39

农村城市化与农民非农化

中央政府提出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实际上,农民增收减负的过程也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实现农村城市化与农民非农化。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城市化

我国滞后的城市化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城市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落后的二元经济向先进的一元现代化经济转变的必由之路。非农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民的非农化又需要农民的市民化,这样非农化才能更稳定、更持久、更多、更好。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为此,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l、改变“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方针,走“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适度同步发展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以远迁异地为主的方针,加快城市化步伐,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持久的转移。2、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合理发展大城市,注意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适当发展小城镇。现在必须特别注意的是,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发展小城镇,小城镇建设要有产业和市场支撑,不能一哄而起、遍地开花,避免唱“空城计”,防止城镇“空壳化”。加快城市化步伐,必须由政府导向,主要依靠市场推动;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城市化发展的各种制度障碍。3、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入,鼓励农民集资建城,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可以采取批租土地、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合资开发、发行债券、投资入股、贷款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和筹集包括公有、民有、外资和农民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4、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免税费,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提供土地使用的便利,鼓励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降低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的搬迁成本,减少搬迁的阻力,在城镇新建乡镇企业给予优惠。5、全面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其限制人口流动、防碍城市化发展的不利作用。给在城市有较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以长期居住权,享受市民待遇。可以采取先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制度限制,再放开大城市的户籍限制的方法,逐步实行身份证管理和居住自由。

城市化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扩大内需,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服务业等许多方面形成巨大而持久的需求,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突破农业小圈子:农民非农化

要解决“三农”问题,仅仅局限于农业这个小圈子是不够的,仅仅依靠农业本身来挖掘增收潜力也是有限的,我们要立足于中国人多地少、分散经营的国情,必须通过农民的非农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数量,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除了实行农业产业化,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进军之外,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主要靠非农化,即让农民到第二、三产业就业。为了促进农民非农化,需要采取以下措施:l、加快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界定土地的各项权能,赋予农民土地转让权,使农民能彻底摆脱土地的依附,更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和农业的规模经营。2、提供信贷支持、信息技术咨询,鼓励乡镇企业进城,促使乡镇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加快发展,从而吸收更多农民进厂当工人。3、取消各种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规定,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进城农民提供社会保险,解决其住房、子女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5、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其非农化创造有利条件。6、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拓宽农民融资渠道,为农民创业、从事非农生产提供信贷支持,给予利率优惠和优先安排,同时,运用财政手段,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

总之,扩大内需是实现国民经济长期保持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解决“三农”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并非一日之功,实现农民增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长期的努力。

上一篇:中国经济新版图 下一篇:美国眼里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