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对马克思交往观的发展

时间:2022-06-11 02:09:38

网络交往对马克思交往观的发展

摘要:进入21世纪,全球处于“世界一体化”阶段,新技术革命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形式――网络交往,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此时,我们借助于马克思的交往观,从而正确、科学的认识网络交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出网络交往的最终发展趋向是现实交往。

关键词:网络交往 马克思交往观 发展

现代社会已是高科技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席卷全球,它远远超出一般工具和技术上的价值,它以崭新的生存方式构架着人类生活。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在发生着质的改变。我们当然应立足实际,建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交往模式。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然后归结马克思的交往观,它确实能够给予我们更多机会来把握当今社会中网络交往的意义。

一、马克思交往观的基本内涵

交往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所特有的一种社会行为及动态表现。我们知道交往是马克思原著中最为重要的 概念,它是人类社会变更的主要形式,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确立的基础。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意义上阐述了社会交往行为,并给与交往深刻的涵义。

(一)对交往涵义的界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不同场合下所给予的交往的内涵是不同的。我从中归结出两种重要倾向,第一:从交往的客观方面来看,交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物质交换”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创造能力和劳动结果的交换关系,这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具体体现。第二:从交往的主观方面来看,它渗透到人们之间的精神沟通,情感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也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进一步拓展。

(二)马克思交往观的内容

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必须要和其他人进行交往,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属性。

马克思关注到物质交往对物质生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他指出对于生产本身来说,个人之间的交往是生产的重要前提,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个人的发展和交往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就是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等作为交往。

因此,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来促进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当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都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网络交往及特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科技革命的产生,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也随之有了质的改变。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社会生活从国内走向国际,人们的交往方式也进入了全球化的交往方式。因此,社会交往也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即所谓的网络交往这一新的交往方式。

(一)网络交往

(美)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把哲学上的网络交往的内涵规定为:“网络交往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信息平台、在赛博(cyber)空间中进行的,借助于信息或符号的传递和共享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进而影响或改变人们相互关系的活动。”①韩小荣解释“网络交往就是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符号为中介,多个主体改造和变革网络客体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实践活动。”②董京峰提出“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方式的延伸,相对于物理空间的人际交往而言,它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间接性与广泛性、虚拟性与匿名性等特点。”③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际工具,占据了人们的心灵。

人类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在网络空间中获得充分的自主性、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网络交往的超时空交互性使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日益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麦克卢汉曾经对网络的预言“地球村”在网络空间中得到证实。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使交往主体同时具有两种身份,即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它把人类的思维和认识空间强行增加。

(二)与以往传统的交往形式相比,互联网的交往具有全新特征

第一,虚拟性。网络交往的主体双方都可不在场,整个交往过程都是虚拟进行的,交往主体双方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所面对的只是一台机器大屏幕,然后使用键盘上的符号、拼音或图形进行交流,交往主体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而随便用一种身份进行交流,所以我们称之为虚拟化的交往。“虚拟的这种特征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虚拟资本性质的阐述具有相似性。虚拟资本具有二重性,和现实资本之间存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而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同样具有既相对脱离现实又处于现实之中的二重性特征。”④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已经突破了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

第二,平等性。在网络交往中能够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自由平等的发表观点和看法,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命令和指责,也没有人会在乎你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和职业。网络化的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消除了地界的限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更具有开放性。因为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使人们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自主性,所以人们可以尽情地去沟通,畅通无限。因此,网络交往也让个人获得新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交往的平等性。

第三,自由性。网络交往的实现很简单,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登录网络,就可以突破地域、民族、身份等现实的障碍和他人进行交流,因而个人的社会活动空间和交往领域达到前所未有的宽广。网络交往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交往层面急剧扩大、层次深化,从而扩大人际关系的领域,并通过交往获得知识、增长见识。

网络交往引发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得到新的变革,同时也深刻的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为马克思交往观中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网络交往对马克思交往观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网络交往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网络交往的发展导致了网上虚拟社会的出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往概念和交往理论赋予新的内涵,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⑤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变革。具体表现如下:

(一)网络交往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进入21世纪,人的交往发展为以网络交往为主,并且网络具有跨时空性,所以人类的交往就以时空性为新的中介,人们在交往中创造新的交往方式,比如网上通信、网上贸易、电子商务等。但是网络交往并没有超越马克思所讲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⑥也就是说网络交往与以往的交往都要依赖于一定的交往中介,遵从一定的交往规范。只是在交往手段上,网络交往的数字化媒介改变了以往的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交往方式。

人是网络交往的主体,网络社会交往是由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作为实践主体,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人的一方面要改造客观主体,要认识客体的内在规律,从而使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在把客体按照人的需要去改造的过程中,人的实践能力增强了,通过这一过程,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精神生产能力都获得了提高。

交往方式的变革促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物质条件、社会组织方式等的更新和发展。数字化的计算机语言文字成为人与人交往的新媒介,使人们之间的交往突破了原来的语音的区域性、文字统一性的交往局限,可以在顷刻间消除以往交往媒介的局限,实现跨地区、跨文化的直接交流。文化交流的进步,更加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网络交往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网络交往展示了人的发展前景,人是网络交往的主体,人的主体性不断显现出来,而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因此个人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人通过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也改变了以往生产力的表现形态,从此产生了信息生产力这个概念。但在信息生产和网络经济中,生产力的表现形态发生了变化,劳动对象、生产工具都不是原来状态上的自然和实体。据统计,现在许多企业改变了原来的生产状态,从事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服务,在网上开辟他们的‘工作车间’,网上经济与信息生产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生产力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工具都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⑦

网络交往也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⑧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交流、对话、沟通,促进世界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因特网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高科技产品,在促进世界一体化和民族的交往与融合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网络促进了人类交往程度的加深。

(三)网络交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交易的绝对运动之中。”⑨人是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网络交往的主体是人,同时网络交往也为人类创造了一个高度选择性与灵活性的社会环境。高速公路电子导航、卫星通讯等设备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营造了一个更广阔、更便捷的生活空间。电子图书馆、电子购物、专家咨询、网络信箱等也为人们的学习和高质量的生活提供了帮助。就拿最贴近我们的事例来说,英语课程的学习,通过电脑制作PPT,然后再用投影仪完完全全的把整个画面透视出来,让我们清清楚楚学好每一节英语课,而且老师还可以节省好多时间给我们讲习课后其他内容。而且网络交往也促进了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因为网络是21世纪知识、信息、高科技与一体的新时代,文化知识给予人力量,使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全面提高,并顺利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人生理想。

网络交往是有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的,马克思的交往观中也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的,因此我们说网络交往是人的发展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四、结语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数字化的虚拟交往,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拓宽了人们之间的交往空间,丰富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交往观。而网络交往中的虚拟只是手段,交往才是目的。再先进的电脑、再高超的技术也代替不了人类生活的本真状态和对真实生活的经验体验。现实交往的丰富性、多样性、交往关系的确定性等特点是网络交往所不可代替的。“马克思的交往观认为人的交往关系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目的的,而网络交往的发展则更多的是以人为载体和以信息为目的的人的虚拟社会,更多的是人与人的交往,人与信息的交往。”⑩可以说马克思的交往观对网络交往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因此,我们借助于马克思的交往观,从而正确、科学的认识网络交往,促进人的发展,提出的宗旨在于推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说的网络交往的发展即是这种观念的延伸。

注释: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② 韩小荣.全球化语境下的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8。

③ 董京峰,刘志云.网络交往的效应【J】.观点资讯,2005。

④ 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版,第24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⑥ 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版,第252页。

⑦ 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版,第252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8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8页。

⑩ 张诗曼.商业现代化【J】.学术探讨,2011,636。

上一篇:试论纪检监察工作保障企业科学发展的作用 下一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