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业院校校长执行力的三个着力点

时间:2022-06-08 05:56:55

提高职业院校校长执行力的三个着力点

执行力的研究目前已成显学,本世纪初,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所著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在我国出版以后,一大批国外关于执行及执行力书籍不断涌入。“执行力”遂成为企业管理者口头书面的热词,教育界也引入到学校管理中来。“提升执行力”,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研究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使命的。具体办学过程中,职业院校能否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关键在于校长,在于校长的管理和领导,核心是在校长执行力。“校长是学校之魂”(陶行知语),校长执行力的高低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职业院校校长执行力,我们认为应该从两个层面去考察,去分析,去判断,去提升。一是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办学方向,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顺应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需求,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学育人。二是从学校的办学要求出发,明确办学理念,明晰办学思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跨越发展,让师生都享有幸福的教育生活。从系统思维来看,职业院校校长就其自身定位来看,对国家、省等上级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也有着领悟理解、贯彻执行的责任和义务,就其管理领导的集体或单位而言,基于职业院校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愿景,既要“领”,又要“导”,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并将自己的战略意图、预定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和完成。这两者都是校长执行力的题中之义。职业院校校长执行力的提升,校长自身的素质加强和内力磨练是前提,强有力的中层干部队伍的打造是关键,浓厚的执行力文化建设是保障。

加强素质和磨练内力是提升

职业院校校长执行力的前提

作为职业院校的校长,应该具有强烈的事业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具有较高的战略思维能力、市场调研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统管驾驭全局的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科研和职业院校发展的基本规律,能够统筹协调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职业院校领导还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植于市场,依托于市场,针对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而又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有针对性地调整办学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作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从现代职业学校管理制度来看,也要求领导干部具有经营管理能力,从投入到产出,经济上会核算,从职前到职后,生源上能拓展。职业院校与区域社会经济,与地方行业企业互动性很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实施服务产业发展工程,需要职业院校与相关产业、企业的产教对话,这就要求职业院校领导干部具有相当的沟通交流能力。由于义务教育出口的“低标准”,职业教育入口的“低门槛”,生源数量逐步减少,生源质量相对不高,学生管理难度较大,突发事件多,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职业院校往往“伤不起”,作为职业院校领导还应具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校长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一方面在实践中历练,还要注意在学习中提高。把学习当做自身的的一大要务,将学习当做自己生活的主旋律,硬任务。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深刻领会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使自己政治方向明,法纪观念强,实施执行到位;不断研读科学的领导与管理理论,领导得力,管理科学;要善于反思,不断总结和归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得到补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考察学习、参观访问,拓宽视野,不断积累。此外,校长要有人本管理的理念,能够知民情、用民智、聚民心、顺民意,为教师快乐工作、充分发展营造和谐的氛围。

一个校长,如果既有科学的理念,敏锐的眼光,又有过硬的素质,很强的能力,那他的科学决策能力必定为人们所信服。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在全体教职员工眼中,可敬,可亲,可信,那这位校长的执行力不会低的。

打造强有力的中层干部队伍是提升

职业院校校长执行力的关键

校长执行力既体现在自身的具体工作中,但更多地体现在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上,这是一种蕴含关系。或者说,中层干部的执行力的高低表现了校长的执行力。校长的战略意图、办学方略、实施步骤、具体决策,都要通过中层干部加以实现。因此,校长要提高执行力,必须要精心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中层干部队伍。

联想集团总经理柳传志认为:执行力就是积极选拔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即选好人,用好人。按照人事匹配的原则,采用科学、民主的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优化队伍素质和人员结构。在工作中,作为校长,要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是加强沟通和指导。校长在部署工作、宣布决策时,一些中层干部因各种原因并不能准确领会意图,有的因为不理解,在工作未开始时出现畏难情绪等等。这就需要校长对一些问题和一些环节加以指导,或点示路径,或说明方法,或指出措施等。

二是加强协调和合作。作为校长,注重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的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良好的相互配合意识,相互之间能做好补位和衔接工作,避免出现“内耗”现象,以致于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弱化校长的执行力。

三是加强锻炼和提高。学校中层干部有人戏称“夹心层”,既要坚决执行、圆满完成校长等上级领导交付的任务和目标,又要通过其他教师等具体人员来实施。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角色认知,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现在,职业院校普遍实施了“二级管理”模式,实行了管理重心的下移。这样吗,中层干部的角色执行力的提升,就显得格外迫切。在中层干部例会上,一般要求他们对前期工作做简要回顾,说明完成情况,并且围绕学校近期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列出工作计划、实施步骤,对突出问题和一些困难说明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通过这些举措,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中层干部执行的领悟能力、计划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引导中层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对于提高其执行力是十分有效的。

建设浓厚的执行力文化是提升

职业院校校长执行力的保障

校长由于本身工作的特殊性,不可能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地完成每一件事,每一个决策。那么,校长执行力要得以提升,必须建设浓厚的执行力文化。通过执行力文化的渗透,内化,使提高执行力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意识,成为一种追求,成为一种动力。

1.以愿景来引领

学校愿景是一个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持有的对未来希冀的景象,是在群体认同的教育理念基础上所追求的美好画面,她具有意识集体化、目标一致化、行动同步化的特点,因而融汇到并表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活动中。一所学校,有了自身的愿景,往往能凝聚人心,形成共识,并能付诸个体或组织的行动之中。当校内个体教职工参照学校宏观决策,在处理和实施细部工作,即使是本职工作时,都会主动地自觉地与学校愿景联系起来,增强了提高个体工作的执行力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执行力,从而提高了学校整体的执行力的能力和水平,使得校长执行力有着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2.以理念来诱导

理念处于行动的上层,但时时指导着行动。这种理念包含着学校的办学理念,部门的实施纲领,个体的行动指南。学校着眼于自身的发展、教师的立业、学生的成长,经过提炼,总结,概括,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字化,并将之具体化为学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的实实在在的条例,但又不断在更新。以人为本,为了人的生存,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幸福,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考量和评估一切工作就有了依据,就有了标尺。据此,广大教职员工对自身的行动做出自我的评判,不断做出改进、改革的措施,以期不断提升自我的执行力。

3.以制度来规范

制度不仅仅是约束,不仅仅是惩罚,而是通过制度,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这种习惯,就是讲究规范,这种意识,就是追求效率。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追求的是“有规则的自由运动,有方向的充分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的合规则化,最大效率化。为此,我们一是建立逐级督查机制。明确各级职能,突出一级督查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简化工作程序,减少职级交叉,从而提速增能增效。二是强化系部二级管理体系,使系部成为一个责、权、利统一的管理实体。直接受校长调度,对校长负责,系部间形成良性竞争格局。三是建立及时反馈制度,做到日清周结月总评的制度。以便达到日日有反馈,周周有通报,月月有总结,形成有序高效的管理体制。四是加大惩罚力度。做到依照制度评估,对照制度惩罚,根据制度行动。制度的执行,关键在于制度文化的形成,我们追求的是将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行为规范,人人自觉遵守,最终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各个方面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校长的执行力作为核心的关键和枢纽,其作用和效果更为人们所关注。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提高校长的执行力,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学校有效管理新模式: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