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7 05:10:59

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摒弃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离开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学科教育是盲目的,失败的。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我们更应该积极探索,大力创新,与时代同步,与潮流共进。

一、摒弃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传统教育观念是一种便于操作的应试教育,它是一种选拔式、竞争式的,同时又是呆板的、教条式的教育。教学只是对课本负责,忽视对学生的未来实践的负责,形成了教师为教学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固定教学模式。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多向发散,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受到扼杀。现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所以,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推进素质教育。

二、提倡教学民主化,改变课堂模式

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味的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异化,为考而教,为升而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彻底告别一言堂和注入式,把教学民主、教学互动、激励机制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老师的角色改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创新能力,体现教学民主化。

1.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教学民主化,因为教学双方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学时,必须要有良好的气氛和民主的气氛。面向全体学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要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学有所得。

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置身学生之中,指点路径,指出解决办法。甚至可以有意出错,引导学生找错误,究原因,想对策。贴近学生,增添亲近感,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共鸣点,激励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尤其要鼓励学生更多的积极参与、亲身体验,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是深层的,永恒的。特别要鼓励那些消极的学生参与,及时肯定成绩,树立他们的信心。

4.研修多维的教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也有规律可寻。注重教学实践,提倡尝试。教学中,可以布置特殊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各种能力。如摘抄、演讲、辩论、编报纸、参加文学社团、自编自演课本剧、采访、调查,形式多样,别具一格。使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废除传统的评价手段。建全完善的评价制度

目前素质教育是我们主要的教育目标,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应试教育的摒弃,那种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对考试的否定,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强化考试的检测功能,淡化选拔功能。

1.教师的评价。以往的评价,是一把尺子量到底,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对教师的评价还应该包括随机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家长心中也有一杆秤。社会更是大课堂,方方面面的评价可以定准位次,采取多种方式调查、问卷、座谈进行综合评价是比较准确的。

2.学生的评价。告别百分制。代之等级制,对学生的作业、期中期末考试,分别用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来评定,从而拓宽了优秀面,模糊了差生的名次,引导了不少的所谓差生,符合人文伦理。实行分项考试,如把语文考试分成听说能力、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四大版块。每位学生总有他的特长,为他们展示才华提供机会。同时实行开卷考试,允许学生查阅书籍和资料,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四、构造和谐发展平台。发挥课程巨大功能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培养的学生个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素质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在一定的宏观约束下,给学生充分的自,为满足学生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而潜在课程正好呼之欲出,它具有育人功能、约束功能、正迁移功能。我们必须构造和谐发展平台,重视潜在课程的巨大威力,全面尝试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创新教学。

语文支柱课即活动课、实践课、阅读课、收视课等是我们值得大力提倡的。语文教学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将小课堂与大自然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总之,创新使语文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示范的榜样,我们必须应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方法、措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卷入教改的潮流。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如何参与课程改革 下一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