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探析

时间:2022-06-07 11:26:08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探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地方高校区域经济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为资源、互为动力的关系。对如何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出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99-03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地方高校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而地方高校的发展又与区域经济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如何构建一个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特别是让地方性高校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后备、技术转化与支持的有力推动力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知识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知识的传承与利用,离不开人才,人才是知识的载体,对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国家、社会实现迅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链条的活力与发展,而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就需要足够的人才的储备,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要求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增强劳动者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以达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目前,在中国区域经济当中,东南部确为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最好的地区。这不仅仅因为这些地区属于东南沿海地区,有着特殊的政策关照,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地区的高等教育较为发达,高校林立,人口的总体素质较高,而高等院校又为本地区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据统计,我国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的就业地区主要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及培养学校所在地。因此,高等教育的发达成为区域经济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而地方高校正是承担了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任务。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作为南京市市属高校,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招生对象以江苏省为主,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的比率也占毕业生总数的90%以上,多年来学校为南京市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2.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放眼全球,大量高新工业园区都设置在高校林立的大学城附近,方便企业方便快捷地运用大学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掌握先进的科技资源的转化,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比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这些成熟的发展经验,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第一时间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紧密的相结合,高校的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设计时能够通过最为直观的生产流程,考虑到产出与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与技术性的结合,不仅为企业的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竞争力,也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构建了平台,实现了企业产值与高校实践教育教学平台搭建的双重效益。由此看来,各个地区高等院校的科技产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地方高校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全面提升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历史任务。地方高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国家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也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功能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因此,地方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向与需求,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相关专业。”

作为南京的地方高校,金陵科技学院一直坚持以南京为依托,立足南京,扎根南京。在学校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南京战略”,将“对接地方”列入发展规划,这也是全国地方高校中的首例。学校党委书记陈小虎在学校的发展报告中指出“大学是以城市或地方为依托而产生的,只有在为地方发展服务中才能寻求更加崇高的价值。大学办学是否取得成功的显著标志,是看它是否真正融入社会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应准确把握时展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自身使命,发挥独特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核心区域,所谓“南京战略”就是从南京开始,把“南京”作为第一服务方向和目标,立足南京,深入南京,融入南京,服务南京,贡献南京,紧紧抓住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机遇,深度介入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行动计划,与企业进行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新平台,与南京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起成长。

三、区域经济对地方高校发展的影响

1.地方高校发展规模与速度受区域经济的影响。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发展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学校建设与发展更依赖于区域经济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要积极投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中,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发展动力,进而提升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

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本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我国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的较快增长带动了当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地方性高校迅速崛起,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突出;而在经济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虽然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这些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还是相对缓慢。这充分证明了地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化地方高校学科结构。由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调整,进而也带来了地方高校在学科结构方面的不断优化与变革。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要求,对高校提出了新形势下学科建设优化与调整的新课题,要求高校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从而满足社会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2011年,南京开始实施“四个第一”战略,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道路,全力打造“软件名城”。金科院作为地方高校,全力支持南京市打造软件名城的发展计划,对学校现有的专业积极开展软件化改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储备人力资源与知识技术。

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1.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保障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良性。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涉及不同的主体,包括高校、企业、部门等,由于隶属于不同的社会子系统,其性质、体制、目标、价值取向、运行机制等也不尽相同。要促进各主体之间,特别是地方高校与相关企业间的良性互动,增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合作发展,作为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营造互动的氛围与环境,充当牵头、协调者的角色。

政府要在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间搭建互动的桥梁,为高校与经济的互动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为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各个环节提供法律上的规范与支持,建立健全合作框架与相应制度,保护双方利益,同时规范和调控双方的合作行为。

提供信息沟通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地方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地方高校和企业间存信息不对称的客观问题,一方面,高校不知道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不知道高校有哪些科技项目、学科优势。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引导和技术支持,营造良好便利的合作条件,全面促进地方高校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

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相互融合。对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前瞻性技术而言,政府的专项资金是校企合作中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应当鼓励各高校率先进行前沿的开拓创新实验,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校企的共同发展。

2.地方高校主动出击,发挥促进区域经济的主导作用。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教育规律和技术创新进展更为熟悉,是推动区域经济,与其互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考虑社会经济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教学和生产紧密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要主动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态势,以及相关岗位对人才技能需求的侧重点,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要主动围绕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难点、社会热点问题和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或积极开展研究,或将其科研成果投向市场并积极促进其转化为生产力。在技术创新领域,要主动走出象牙塔,通过邀请相关企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等,寻求共同合作发展的途径,更好地为企业技术应用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企业要想生存,技术是关键力量,为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应当积极与地方高校合作,开展科研活动与实践应用。科技创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并借此缩小与其他企业的差距。为了培养和吸收优秀的人才,企业应当充分与地方高校开展合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校企合作办学,深入地介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等前沿环节,可以根据实际岗位的要求,与高校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以来,就解决了企业获得高素质人才的资源问题,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学生就业率的实质性提高,达到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作者简介:丁艳秋(1979-),女,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综合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上一篇:谈中国人对法国人人际关系的思维定式 下一篇:基于LabVIEW的微机继电保护算法仿真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