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金融探讨

时间:2022-06-04 05:32:51

农村民间金融探讨

民间金融是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机制。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改革需要放开民间金融,形成细分市场;农村金融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一、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按其合法程度可以划分为三类: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准正规金融。正规金融主要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等组织的金融活动;非正规金融和准正规金融可统称为民间金融,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民间金融是指官方金融以外的金融形式与活动。

目前在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中,国有商业银行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而且贷款权限上收,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的信贷权限缩小。农村信用社原则上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但由于规模小、经营风险大,其资产质量不高,大部分社都是资不抵债,贷款能力受到限制,对当地经济发展支持有限。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业务性质使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另外,随着粮食和棉花流通体制市场改革不断深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作用大大减弱。从农村正规金融的现状看,农村资金的输出,主要通过邮政储蓄、商业银行资金上存和异地拆借等渠道实现,农村现有正规金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获取净储蓄的机制。在农村金融领域,尽管不被法律明文许可,民间金融却顽强地生存并不断壮大。据相关调查告,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4倍,部分地区的农村民间金融已有相当规模,民间金融的形式也多样化,融资的范围和内容在不断扩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农村民间金融的形式主要有:民间借贷、各种形式的合会、民间集资等。

二、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对策

民间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其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一是在规模和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利率上可能超出合理范围;三是如果不规范由于其运行缺乏有效监管,仅仅依靠自律和信用维持,一旦有外部诱因刺激,合会就极其容易演变为投机行为。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对民间金融加以引导和规范。

(一)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

目前,农村金融领域二元结构比较明显,既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发达的信用制度,又有大量的民间金融。从规范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来看,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是紧张的,而不是互补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村民间金融一律限制甚至禁止。这种一刀切的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即使在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大银行、股票市场、二板市场等正规的金融安排与其他正规和非正规的金融机构、金融安排都是同时存在的,其服务于不同特点的不同对象。所以,对于农村的金融安排要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和农村发展水平。二是人为地将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对立起来。这种思想和做法本质上是对民间金融的一种歧视。要放弃用正规金融一统农村金融的设想,正确认识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互补作用。要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合法化,为发展农民自主参与各种民间金融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发展和完善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和服务,替代部分民间金融

现有民间金融存在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正规金融的服务不到位所导致的。因此,政府应该通过扩大正规金融的供给,满足百姓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自然平抑和挤出包括合会在内的民间借贷。这就要求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实行金融机构多样化,使一部分民间金融合法化。同时,鼓励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创新。农村种植大户、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制度来解决,比如通过商业银行业务、证券市场业务,甚至风险投资业务。加快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创新也有利于农村资金的合理配置,例如民生银行推出的委托贷款就是一种有效的借贷双方的沟通机制。此外,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真正办理政策性业务,而不是简单提供流动资金,其业务范围应该是按商业银行原则运行能收回本金但回报率低或收回时间长、回收风险大的项目,提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规范农村民间金融

认可农村民间金融,并非放任自流。对农村民间金融要进行规范,一方面积极鼓励正常的民间金融活动,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使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制度的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另一方面有必要对目前各种民间金融分门别类、分别指导,限制和取缔不正常的民间金融活动。

首先,对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财务制度、经营范围、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应分门别类地制定出标准明确的法规和监管制度。注意要适度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对已经存在的民间金融组织进行审核,凡是产权明确、具备一定资本金额度、有合格的业务经营人才、经营范围合理、符合法规和条例标准的,给予其合法身份,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各类金融机构采用不同的监管手段进行监督和审计。其次,面对大量的民间金融活动,疏导永远是第一选择。应该允许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包括合会在内的民间借贷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其风险甚至低于正规渠道的金融。对于合会之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也应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不应禁绝,对于合会实行适当的“秩序化”未尝不是一个出路。可以明确各种合会的操作规范,增加其操作透明度。

再次,对于高利贷,在法律允许民间金融存在的情况下,贷款人之间的竞争会加强,利率自然会下降,但对于带有明显的“高利贷”性质,并且同社会黑恶势力相结合的民间金融活动,应依法坚决取缔,狠狠打击。同时,要净化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环境,对各种诱导农村金融消极发展的因素要予以严厉打击。

最后,在农村还要大力宣扬诚信守法的现代信用文明,对农民进行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农民金融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国荣.民间金融[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2]祝文峰.浅析农村中的民间金融[J].市场周刊,2006(11).

上一篇:我国高外汇储备问题刍议 下一篇:自动扶梯的发展历程、研究概况及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