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特色建设

时间:2022-06-04 12:19:20

地方医学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特色建设

摘要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华北煤炭医学院药学系积极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地方医学院校办学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特色建设,努力探索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社会责任心的养成,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并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 地方医学院校 药学专业 人才培养 特色建设

目前,综合性大学药学院及部分教育部直属医药院校如北京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四川大学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关于如何转变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较多。①但是,对于地方医学院校创办的第3类②药学院系,关于如何利用自身在医学方面的优势,改变现有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鲜有报道。华北煤炭医学院药学系以国家高等教育方针为指导,结合办学定位,着眼于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突出地方医学院校办学特色,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特色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成效。

1 确立适应岗位技术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华北煤炭医学院药学系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理论、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核心,以专业认证标准为金标准,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目标,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主线,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高素质”为培养目标,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验技能训练模块,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和科研创新应用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和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拓宽学生的人文和社科管理知识,确立按学生的专业理论满足学科发展需求,专业技能适应岗位技术需求相结合的药师型、制药工程型、营销管理型三种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拓展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模式,药学人才培养从传统单一的校内培养向学校医院、研究所、企业联盟培养人才新模式转变。健全学校、院系、基地、教研室、导师五层式分级质量监控体系,形成药学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整体推动力。

2 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特色建设

创新教育需要创新教育体系,创新及创新教育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的需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课程体系。③各种、各类课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实现的需要,在满足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前提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课程群,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我们为了实现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利用医学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建设。

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利用医学院校的优势,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特点,设置药师型人才模式、制药工程型人才模式、营销管理型人才模式三个专业方向课程组。

实践技能训练的合理设置:基本技能训练实验—药学综合实验—药师型、制药工程型、营销管理型三种人才模式的技能训练。利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资源,设置与专业课程组相匹配的实践课程,有利于药师型人才模式和营销管理型人才模式的培养。利用与地方医药企业的合作,提供药学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制药工程型人才模式的培养。

利用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的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通过融合相关课程、删减雷同教学内容、减少必修课并增加选修课等形式,制订出以能力为主线,切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通过与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地方医药企业的合作,挖掘药学系自身的潜力,建立起药师型、制药工程型、营销管理型三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平台;采用导师制的方式,学生从大二开始进入课题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3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建立了适应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为目标,以重个性、重过程、重培养为原则,改变以往仅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单一考核方式,把出勤情况、平时的作业、课堂问答、实验操作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均按一定比例计入到课程总成绩中,考试方式采取写调研报告、学术论文、现场技能操作和试卷等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对新人才培养模式效果的检测,我们采用书面考试、知识竞赛、科技活动竞赛、实习评价、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等形式,了解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药学相关知识、适应社会需求方面的影响。再者,我们系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和教学督导组,组建督导专家组,深入课堂听课督导,同时负责具体落实学校教学管理方案,执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我系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指导、督促、评价和反馈。

我校在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方面所开展的改革与实践工作, 特别是立足于确立适应岗位技术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特色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与多所地方医学院校进行了交流和学习。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高速切削有限元模拟加工温度场分析 下一篇: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实施总结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