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时间:2022-06-03 08:16:26

地方高校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摘 要:近年来,地方高校在旅游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面临尴尬的局面:就业率低、流失率高,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思考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服务地方,突出特色,重点培养职业能力,进行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创新

作者简介:卢杰(1962-),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产业;陶嘉(1986-),女,江西南昌人,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化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重点课题“面向创新的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XJG-11-13-2),主持人:卢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5-0049-04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旅游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面临尴尬的局面:就业率低、流失率高,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这个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首先明晰旅游业本质属性及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地方高校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思考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服务地方,突出特色,重点培养职业技能,转变旅游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勇于创新,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高层次旅游人才支持,这是解决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必由之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有三个:结构方式观点、目标方式观点、综合观点(见表1)。其中目标方式观点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_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它以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才自身特点为基础;人才培养规格要考虑市场的需求与学校的优势相结合;教育过程实施要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要达到预定的人才培养规格;保证培养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要科学的与之进行相匹配[2]。

鉴于此,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这样理解,即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因地制宜地按照人才规格制定培养方式,以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健全的管理方式和评估体系具体实施的总和[3]。它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确定;第二,为了达到培养目标和规格而设计的教育过程;第三,贯穿于此过程建立的管理和评估体系;第四,匹配于目标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

二、地方高校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单一

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为大多地方旅游院校所采用,这样就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特色丢失。在以学科为基础,以知识为标准的培养体系里,贯穿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学习,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尽管有些地方院校在培养层次上达到本科水平,但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特色相比,许多地方院校的培养定位还不清楚。许多地方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有很多误区,甚至常年使用同一种教学计划和课程,不能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采用我国最常用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质量”单一模式,虽然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更完整,但没有深度和特点[4]。

(二)学校培养难以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旅游业快速发展中呈现出的一些新趋势,除了观光、乡村、红色、生态等传统旅游外,新的旅游业态也日新月异,如会展旅游、户外休闲、商务旅游等,对以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和酒店餐饮管理为核心的旅游本科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外,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诸如全球在线预订系统、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等,导致旅游生态急剧变化,这些是传统的“理论知识+现场观摩+岗位实习”培养模式所不能应对的。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和旅游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一方面,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旅游管理也需要更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相应的管理才能;此外,旅游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行业所需的经验和能力,难以满足行业要求,这也导致了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行业期望和贡献度评价较低, 地方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由于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许多地方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专业理论课程的挤占,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而不能根据专业的特点设计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科学的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5]。专业课程理论类的较多,实践教学课程不受重视;致使实践教学环节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低层次的技能操作,更少有针对性设置学生实习、就业技能课程,课程设置和人才类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旅游专业课程中的旅游学、酒店管理课程太多,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

(四)实训教学场所、设施设备投入不足

完善系统的实践教学条件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由于历史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地方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方法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少有专业实践类的实训中心。一些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地方院校还是低端的技能操作培训。例如,在学校建立几间模拟房间或餐厅,只教学生模拟铺床或摆台等,这样较低水平的培养方式和不系统的实训室条件,不仅达不到实训的效果,而且还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旅游管理只是一些僵化的程序式操作,与员工的管理行为和人际交往无关。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训基地也是只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进而导致学生的实训教学不能深入,往往是浅尝辄止。如今旅游行业的技术和设备更新速度快,行业岗位的技能更新也快,为应对行业的这种变化,地方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及实训基地的条件亟待更新换代,提升该专业应用实践技能的教学水平,以适应行业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五)“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既要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水平,还应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地方高校大多是新建的学院,专业发展的历史较短,专业教师水平较低,相关学科如历史、文化、管理的老师较多,没有旅游行业经历和经验,缺乏实用技能、重学科理论,轻专业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同时,当前高校的用人制度对教师的科研、学历比较看重,轻视教学、实践课是常见的现象,使大部分教师无法胜任具有应用型,技能型为特点的旅游教学。地方院校旅游“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这在双师型教师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低水平的教师队伍,难以胜任当前旅游实践教学的重任。而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人才,在高校用人制度的束缚下又很难进入高校,无法解决编制问题,这是地方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六)学生自身缺乏对旅游专业的深刻认知

鉴于地方旅游院校招生的实际状况,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不是个人第一志愿进入本专业学习,而是出于无奈调剂进来,又加上一些来自社会和学生父母对服务业认知缺乏而对服务理念的错误观念的影响,使这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专业学习兴趣,带着负面情绪和压力,总想着找机会转专业;其他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只停留在旅游就是吃喝玩乐这样一个浅层次的水平,随着一段时间专业学习的深入,才真正意识到旅游管理专业范围广泛,涉及旅游资源规划、策划、开发和保护问题,了解旅游业的特点和性质,感觉到,自己基础薄弱,缺乏实战经验。尤其是经历过一线实训环节后,体验到基层旅游业工作的不易,认为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满意薪水的学生最终放弃了继续从事此行业,造成这一行较难留住人才。

三、创新地方院校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30多年来,旅游高等教育在我国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也为旅游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度焦虑的问题。例如旅游企业中本科生跳槽频繁,旅游院系的地位相对较低,旅游专业教师数量逐年减少,职称、学历相对较低等等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旅游专业本科教育逐渐萎缩。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旅游行业所需要的人才的技能和高等教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6]。

(一)明确地方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要以突出应用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培训,专注于服务地方旅游。要把传统本科教育人才学历培养和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相结合,即实现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科学的平台,培养适合当地旅游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人才,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水平。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即突出应用型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可解决当地面向应用的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能力缺乏,训练方法的不足,方法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达到地方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兼具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也可以达到本科的理论水平标准,同时满足当地旅游业要求的专业能力以及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实施“2+2”教学模式适应旅游市场变化

所谓“2+2”教学模式,即学生用两年的时间,在学校进行针对性极强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强化学习,再用两年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分为两个阶段:即基层岗位顶岗实习一年,管理岗位顶岗实习一年。学生大三时到学校联系的实习单位,进行基层岗位顶岗实习一年,学生们不仅仅是学生的角色,还是从业人员的角色。每个学生轮流到旅行社、酒店和景点进行实践,每4个月进行一次轮岗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可以确保每个学生在旅游企业有四个主要的岗位锻炼机会。大四时学生在同一个实习单位进行管理岗位顶岗实习一年,通过工作轮换,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系统、全面的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和同一企业在不同的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既保证了学校正常理论教学时间,也延长了行业实训时间,使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的“产-学-研”联系更加紧密,成为“下得去、上手快、干得好”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三)制定能满足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强调应用型、复合型的特点,在设计课程时,除了开设旅游专业理论课之外,学校还应通过与旅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建立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旅游管理专业既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求一定的实践经验、努力工作的态度和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需要。这样,就可以把学校培养目标、学校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的目标和标准相结合,重新构建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相应的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三大模块:即文化理论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大幅度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增加专业知识和实训课程,与此同时,在学生开始进行实习前,大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复习以前所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这种课程模式,使素质教育始终贯彻于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大量的实践技能的学习,符合地方本科高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这里说的“三位”即教室-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开设诸如旅游服务礼仪、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调查和预测等实践类课程;其次,通过学校自身的旅游管理实训中心建立诸如旅行社、导游、策划、英语导游、茶艺等仿真实训室,满足学生校内仿真实训需要。此外,也可以通过各类有关旅游行I的全国大赛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后,应当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企业优质资源。积极与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和条件,实现校企双赢,一起完成人才培训工作。总之,尽量满足学生各种实习和职业选择的需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使用,知识和能力相统一,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在现有教师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教师和内部培训,实现师资结构的调整。第二,充分使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把专业教师分批送到旅游公司锻炼或训练,训练成为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骨干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可以承担一定的实际任务,让教师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第三,鼓励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参加全国性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专业建设、创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第四,扩大“双师”素质教师来源,邀请旅游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精英、优秀的人士进行讲座或培训,实现零距离对接。第五,规范兼职教师任职的标准,不断完善兼职教师招聘制度,邀请在旅游企业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们举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实现校园教学和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六)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在学生进校时,除了常规的思想教育,学校还应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帮助学生制定好相应的大学学习规划,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就业信息状况,以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案例引导、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专业的热爱,从而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积极参加教的科研课题,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2):8-9.

[2]周霄,马勇,刘名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系统构建研究[J].现代商业,2012(9):68-70.

[3]梁明义.职业教育知识实用手册[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4]夏应芬,方益群.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学园,2012(9):6-7.

[5]刘小蓓,陈世清,林轩东.高等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87-4989.

[6]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5):13-17.

上一篇:高血压足浴散中药药茶崭新商机好赚钱 下一篇:用人单位满意度视野下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