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探究

时间:2022-06-02 10:34:39

数学新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探究

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而忽略了实质。本文通过对几次典型现象的透视,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在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方面作了以下探究:1、认真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反思。2、合理组建合作小组。3、加强合作方法指导和技能培养。4、善于把握合作时机,进行有效合作。

初中数学新课程走进我们校园,走进师生生活已有三年多,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肯定,也越来越被学生接受和喜欢。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资源短缺等客观原因,以及教师对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主观因素,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现选择几个数学新课堂中的典型现象进行透视:

现象1

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的“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他小组成员。

后果:整个小组没有全员参与,容易挫伤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陪衬,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现象2

教师在设置的合作学习环节中,没有把合作任务、要求布置清楚,加上学生合作技能欠缺,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道,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争执、吵闹,教师难以全面顾及。

后果: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合作讨论完全失去了意义,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回老路。

现象3

学生虽然进行了合作交流,但由于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的宗旨,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也进行讨论,浪费了时间。也有一些问题确有合作交流的必要,但问题一出现,教师立即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而没有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深入思考。

后果: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难以达到,费时多,成效微,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

综观以上几种现象,可以看出,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学习,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那么,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呢?我通过实践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认真学习课改的新理念,不断实践、总结、反思

从以上几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有很多是因为教师新、旧理念“打架”造成的,最根本的还是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不够,跳不出过去教学的圈子,怕搞合作学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看到学生在这种互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探讨出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无法预设的重要问题,没有认识到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素质的过程,是学生发展、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新课程是新观念和新实践的结合,这个过程需要磨合,开始出现某些不适应是正常的,但是要想尽快进入真正合作学习的状态,就要在理念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并发扬光大。

二、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分组有许多方法,纵观国内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多数倾向于异质分组的原则。可以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分到一起,形成一种互补。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三、加强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

学生往往缺乏合作交流的经验,不能有效合作。因此,教师要重视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技能的培养,以达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果。常用的方法有:协商法:先由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自由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种方法可保证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辨论法:在小组成员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由一位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以他的观点为中心,展开辩论:或者由一个小组陈述他们的观点,其他各组以这一组的观点为中心,进行辩论。这种合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多样化的思维碰撞中感悟数学的魅力,促使个性的发展。提问法:让学生面对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自主发现有价值的典型问题,并在问题发现中,不断思考、不断交流、不断感悟,自觉建构数学模型。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耐心倾听,分析重点,修改、补充自己的观点,敢想敢说,条理清楚,言简意赅,突出重点等习惯。

四、善于把握合作时机,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五、科学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前者的评价更注重小组集体,因为合作讲究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保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要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合作是一种品质,需要教师耐心地培养和长期地训练:合作学习是一种课改模式,需要教师优质地组织和高效的实施,才能使真正的合作落到实处,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的好方法 下一篇:对新课改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