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同伴交往中同伴选择原因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2-05-30 04:32:41

【摘要】(一)调查对象 我园3-6岁学龄前幼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其中男幼儿29名,女幼儿35名。 (二)研究方法 1、确定训练对象 通过观察,我们小三班幼儿陆某有此方面的问题,就确定他为训...

儿童同伴交往中同伴选择原因的个案研究

【摘要】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不良的同伴关系则会给幼儿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对儿童同伴交往同伴选择原因个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同伴交往;同伴选择;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儿童同伴交往中同伴选择是社会交往的一个侧面,它受认知、情感和自我的制约,是社会关系中最初级的关系。一方面,儿童在与其他玩伴接触中,择伴的倾向性形成了个体未来人际交往的雏形。另一方面,择伴包含着择人与被择情况中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其心理发展影响着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我园3-6岁学龄前幼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其中男幼儿29名,女幼儿35名。

(二)研究方法

1、确定训练对象

通过观察,我们小三班幼儿陆某有此方面的问题,就确定他为训练对象。

2、制定训练方案

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向陆某的家长了解有关情况并观察记录其在幼儿园中的表现。

3、分析幼儿现有情况。

①问题行为的表现:

孩子行为与一般孩子有异样,喜欢多动,不遵守规则,也喜欢和别人玩,但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不妥。

②可能原因:

家庭因素:父母工作原因,孩子从小没有人照顾,由老人在老家代为教养,所以孩子缺乏规则意识,孩子的行为习惯模仿老人的为多,所以行为与同龄的孩子有异样。

环境因素:经常与爷爷奶奶呆在一起,父母很少带他出门,不习惯与不认识的人一起,更不知道怎么去与人交流。

气质性因素: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任性,对自已喜欢的东西会采取各种手段夺得。

二、结果

社交差的幼儿个体差异大,因此他们参与活动的程度和进度,要视其实际行为反映而定。老师不可操之过急,要适情况而定。情绪反应良好时可进入下一个阶段。切忌强迫指令、发火训斥,以防幼儿焦虑不安,影响模仿效果。教师一定要按照“积极诱导、顺其自然“的原则,掌握参与活动的速率。而且,不论在哪个阶段,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被辅导的幼儿做出教师所预期的行为时,都要及时给予有效强化物,并明确告诉他强化的原因,即为何奖赏他那个行为。积极鼓励他与同伴交往,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传递的纽带;今天交往的学习,正是明天走向成功的基础。学会交往使孩子在未来的挑战中乘风破浪;学会交往使孩子信心百倍地迎接明天!

三、讨论

个人社会交往能力在整个人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交往地位。有些幼儿表现在:害羞、攻击性少、对他人的攻击表现退缩、不敢自我表现、多为独自活动,既不被老师和同伴所喜欢,也不被老师和同伴所讨厌,在老师和同伴中往往不被注意。这种不利的交往地位容易使幼儿形成顺从、沉默的性格,更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也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关注交往能力弱的幼儿,此观察记录试图以幼儿园活动为视角,对幼儿交往能力进行个案研究。

四、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能力,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是建立在儿童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营造和谐环境

幼儿正是社会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生态环境的变迁。在家庭中,幼儿与同伴相处对于幼儿来说并不十分迫切,而更多的是一种对成人的依恋感,而在幼儿园中,幼儿远离了父母,组建了由教师、保育员、幼儿互为一体的大家庭,从家庭中有限的人际交往活动转向更广泛的与外界事物和人的社会性接触。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的对待人生,幼儿期的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状况显得至关重要。

(三)尊重个性发展

合理整合幼儿生态环境中的各要素是干预有效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遵循生态学的研究思想,在幼儿真实的生活环境――幼儿园和家庭中设计、实施了一系列改善幼儿同伴关系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被研究幼儿习得了发展同伴关系的技能和策略,提高了其同伴交往的自信心和愉悦体验,同时也使家长和教师改变了以往教育中的一些偏颇,获得了帮助、支持被忽视幼儿发展同伴关系,提高交往能力的一些理念与方法,从而全面改善了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有效干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研究者、幼儿园、家庭三者有针对性的合作是关键。方案要基于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生活的具体环境设计和开展是近年来干预研究的趋势之一。本研究中所采取的合作方式确保了实施的有效性。首先,研究者本着平等交流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在了解家长实际想法和需求的基础上,以平等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讨论,避免了无视家长实际情况,让家长只听研究者或教师讲解、布置任务,被动接受的尴尬状况。其次,家庭、研究者、教师之间合作的目标明确且一致,干预研究过程中,以改善幼儿同伴关系为目标,研究者提供了有根据的、科学的信息和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计划和方案,幼儿园教师提供了三方交流的平台和机会。第三,三者的合作充分地尊重差异性,针对不同家长受教育水平、职业等的不同,特别是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儿童观、教育观的差异,研究者和教师采取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合作策略,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配合。

在幼儿生活的生态环境中,遵循多元智能理念,准确识别和把握幼儿智能强项、搭建以强带弱的发展桥梁,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能增强幼儿交往的自信心,优化同伴关系的质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在干预中,关注智能强项、扬长避短,尊重个别差异、量身定做,融入生活、生态教育,以及目标一致的家园合作,是保证儿童同伴交往中同伴选择的重要原则。

上一篇:浅谈幼儿色彩感知能力培养途径 下一篇: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