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听”的训练方法

时间:2022-05-29 06:36:45

语文教学中“听”的训练方法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叶圣陶老先生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在于把‘听’‘说’‘读’‘写’四项本领学得更好。本文重点探讨了“听”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它是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基本功。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训练方法

我们常说语文的基本功课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通常读、写、说受到重视,而“听”还没引起足够的注意。

如果说“说”的任务是输出信息或阐述见解,抒感,那么“听”的任务就是接受信息,了解别人的见解和思想情感。如果别人说而你听的不准确,就会传递错误信息;别人说的完整而你听的不全面,就会引起误解。因此“听”作为一种能力,与读、说、写一样,都是信息传递、交流思想情感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课。

说和写是两种不同方式的表达,听和读是两种不同方式的接收。一般来说,“听”比“读”要难一点。读,可快可慢,可以反复读。听就不同,通常听到的内容稍纵即逝,这就要求吸收迅速、准确,储存牢固、深刻。如果没有良好的听的能力,许多信息就可能擦肩而过,有些要点即使听到了也会记不住。在当今信息巨量的情况下,听和说这两种能力的实际应用的机会大大超过了读和写。因此,有必要加强“听”的训练。

一、抓纲举目

有准备的报告、讲话,总是脉络清晰、条理分明的。听讲的人要一边听一边记住纲和目;在争论的场合,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往往是各有各的观点和理由,作为听者来说这就是纲和目。听说话人讲的事例、笑话、趣闻往往都是围绕某些纲目来进行的,如果只记住了笑话、趣闻,忽略了讲话的要点,那就没有完成听的任务。

听课、听报告、听讲座,为了巩固听的效果,就得记要点、纲要。与人交谈,就得要用心记,一席交谈看上去没什么纲目,但交谈之后,只要回忆一下交谈的内容,总可以归纳出几个话题来,总有各自的见解的。上课听讲,开会听报告,要注意讲话人的讲话故意放慢、停顿、重复之处,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重点,有利于理解讲话内容,有利于理出讲话的纲目。

二、理解情感

言为心声。说话人总是要借助一定的词语、语调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不同的是有的人说话含蓄,有的人说话直白。

听,要注意词义的褒贬。对岁数大的人称老人还是称老东西,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一种行动的评价果敢还是鲁莽,这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人有时会说反话,反话中感彩也是反的。我们在听时要做出正确的反馈,不可是非颠倒。

听,要体会说话人语调。假惺惺与语重心长这是两类不同的印象,往往从语调里就可以获知。当然,有的人会演戏,扰乱视听。但通常情况下,只要了解其人,分析其言,听清语调,是可以辨别真伪的。听,要听出弦外之音。有些人说话有时话中有话,暗藏玄机;有些人说话不太明朗,似乎另有隐情;听者在听时,要根据当时的情境、背景、环境加以判断、分析,听出弦外之音来。例如: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说的“妈,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告诉我们共产党人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气概。

三、辨别语言

我国幅员辽阔,方言甚多,说与听经常产生矛盾。但是一般方言通过认真听还是可以辨别的。

其实比较普通话与方言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例如“小孩”有的地方称“小儿”,有的地方称“小人”,其中都少不了一个“小”字。再如,普通话里的“下雨”,在吴语中叫“落雨”,形象表达了从天而降的意思,叫人一听就明白。有的方言不够严格,如“公婆”在多数地方指丈夫的父母,但在一些地方竟指的是夫妻,叫“两公婆”。

还有些事物,在各地方言中其名称差异较大。如甘薯,在方言中有称“地瓜”的,有称“山芋”的,还有称“番薯”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地“听”,不能坐井观天。有的方言里把“馒头”叫做“饽饽”,把“烧饼”叫做“大饼”。把“豆腐皮”叫做“豆腐衣”。熟悉生产活动中常碰到的方言,熟悉书面语中常出现的方言,对及时接受信息,提高听的效率,是大有益处的。

四、培养习惯

现在,很多老师对“读”很重视,这是完全必要的。但由于不注意引导学生去听,读的效果往往不佳。殊不知读得再好,不善于听就不能有效地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听录音、听朗读,自己却忙着写板书,结果有的学生看板书,听的效果就打了折扣。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有计划有要求的指导学生进行“听”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听读、听讲、听争辩、听广播,都要立个规矩,还要有考察的方法。例如上课听讲时,要把笔拿在手上,做符号、画重点。与别人谈话要注意力集中,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讲话。听报告,要听清主旨,要记录,要留神话题是怎样转变的,必要时一些数据、细节都要记下来。听广播,要有天天听的习惯,要学会复述要点,精辟处应做到一字不漏的复述。

听的实用性很强。学生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有的可能代表单位出席会议、听报告,回来传达;有的可能外出联系事物,既要说清楚自己的意图,又要听清楚别人的意思。这是在学生时代就应训练出来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在学生时代接受听的严格训练,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总结

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听”的训练方法和手段:1.听写。听写几个词、几句话、一段话、一个片段、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先慢速听写,后快速听写。可以边听边写,也可以先听后写。

2.复述。听了一段话、一节课、一个报告以后扼要地复述其内容,要学会概要复述和详细复述。

3.辨析。听了一段话后,辨析其中语音、停顿、遣词造句及其他方面的正误。

4.批驳。听了一段错误的话后,予以批驳,批驳的前提就是要听的真切。

5.鉴赏。听了一段精彩的讲话或朗诵后,指出其思想性、艺术性和美中不足。

有计划有目的的抓住听的训练,把读与听、说与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而且有利于写,因为“听说读写”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听的训练,也是为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听的训练理应受到所有语文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志公等《语文教学问题·语文教学需要大大提高效率》[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3 第一版:17

[2]吕叔湘.《语文教学问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3 第一版:03.

上一篇:浅析高校青年学生的中国梦教育 下一篇:基于创新型海事高端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