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信用炒作如何根治?

时间:2022-05-29 11:12:58

网购信用炒作如何根治?

这几个月,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卷入一场信用危机,缘于信用炒作公司的渗透,原本由消费者评价确定的信用等级可以通过软件造假提升。尽管淘宝网随后查封了近万家严重炒作的店铺,查处了多名信用炒家,但电子商务遇到的诚信造假并未找到制度制约的办法。

网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信用等级,在同类商品中,皇冠、钻石商家往往成为网友的首选,究其原因就是信誉度好,信誉度好就意味着产品的质量、商家的服务态度、发货速度等相比而言均优质,但一些不良商家却巧抓网友这种消费心态,趁着网站信用体系尚未建成之际,在信用等级上大做文章,为了根治网购中的信用炒作,笔者以为要从制度设计和行业自律上下功夫。

业内人士认为,网上开店“零门槛”是造成网购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此论有理,当下网上开店只要你申请网站账号、支付宝和身份证实名认证、账号绑定支付宝等信息就行了。这就意味着如果今天封个不诚信的店家,明天就重新找个身份证另开新店,因此要扼住网购不道德的咽喉,就需将惩治关口前移,重在预防,建立卖家准入门槛的考核体系,譬如请工商、税务部门介入实体资格审查,对其产品的质量优劣进行检查。

各大网站要加强网购行业自律,譬如一些知名网购网站推出的“消费者保障计划”,网上购物“先行赔付”、“7天无理由退换货”、“假一赔三”等举措,对于消费者普遍存在举证难的问题,有些网站还在线上市场制定了“买家申诉、卖家举证”的规则,旨在逐渐培养网络卖家的“销售道德”,这些都是网购的行业规范。

作为政府,要在立法、执法层面加强对电子网购的监督。淘宝负责人鲁达日前说:当下还没有一条法律,可以支持淘宝网等平台直接对炒作者进行打击。对于刷钻公司能进行的处罚,法律唯一能依靠的竟然是“超范围经营”。此论道出了时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尴尬,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交换模式,除了遵守一般的商业运作规则之外,它还有特殊的诚信要求。

譬如炒作诚信,因为成本高,见效低,很少有实体企业以此作为竞争手段,因此,法律上也就鲜有提及。但在网购炒作中,这种高成本的炒作反而成了低成本、高效益。工商部门不强制网店办理执照,但网店执照并不等于信誉。

在网购与人们生活密切关联的今天,网络诚信体系建构刻不容缓,自然诚信呵护也不能光靠商家自律、道德约束,更要有硬性的制度规范,立法、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也要积极介入、热情服务,共筑一道坚固的口碑营销的诚信体系。

上一篇:有多少“被”可以重来 下一篇:新闻网站收费:存疑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