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技能 避免撞车

时间:2022-05-29 06:51:09

提高技能 避免撞车

[摘要]影片《撞车》讲述由文化差异引起的一系列冲突。消解文化冲突的方法就是培养个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进入21世纪,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扩大要求人们从自我做起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顺利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撞车》;跨文化沟通能力;冲突

好莱坞影片《撞车》一经放映就引来众多影评人和学者的齐谈和争鸣。种族歧视、人性冲突、文化价值、信任危机、信仰分歧等等均是中心话题。无论是怎样的观点和论述都是从“冲撞”这一充满对立矛盾内涵的字眼出发,感叹和书写抹煞不去的偏见和歧视、现代人心灵的隔膜、社会的伤疤、文明的碰撞和信任的缺失,最后呼吁人们反思来自“冲撞”的隐喻,祈求冲突消解、世界和平、人类和谐,完成自我“救赎”。可是,冲突怎样消解?人们怎样在多样文化交汇的城市中实现交流的目的?有人给出一句话答案: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诚信和爱是打开矛盾枷锁的一把金钥匙”。这听起来很温存很感人也很感性,但这一愿景需要理智的行动来实现。这种“理智”就是跨文化沟通能力。

一、什么是跨文化沟通能力

美国跨文化交际学者陈国明教授和斯塔罗斯塔教授(1998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跨文化沟通能力定义为“通过有效且得体地实行交流行为以获取在一个特定语境中想要的结果的能力”。从定义可以看出一个真正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不仅应该知道如何与人有效合理的沟通、适应环境,还要清楚如何运用此能力达到沟通目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帮助我们跨越文化差异成功实现交流的唯一手段。它有四个维度:个人因素、沟通技巧、心理调适和文化意识。每个维度又有自己的组成部分。个人因素涉及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揭示、自我意识和自我放松。一个人的习惯和性格是始终影响交流过程的情感因素。改善个人因素中对交际产生负面影响的个人特质,在很大程度上为顺利实现交际目的奠定了很大的基础。比如拥有积极的自我认识;心胸开阔,适当地向对方坦诚一些个人信息,这样能减少对方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引导对方也坦白一些类似的个人信息,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敏感地意识到交流时的自我表现和对方所处的状态,掌控自己的不适当行为,引导对方的言语行为往积极的方向发展。沟通技巧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上的能力,包括语言(和身体语言)应用能力、行为灵活性、交流过程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如果我们通晓交流对象的语言并用来传达正确的讯息;在不同的语境和情况下应景而为;巧妙地开始或结束一个谈话;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感受,尊重他们特定的身份,无疑会推动沟通顺畅进行。习惯于新环境的过程是心理调适。人们在新的环境中起初会遭遇到挫折、压力、被疏离和含糊的心理状态。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于成功地处理和战胜这些不良心理影响。著名跨文化交际学者克拉克洪(Kluckhohn, 1948年)曾经断言文化意识要求理解“文化地图”。他打比方说:“如果地图很精确并且你能读懂它,你就不会迷路;假如你了解一种文化,你就能在这种文化的社会生活中行走而游刃有余。”获取深层的文化意识需要了解某种文化的价值观、社会习俗、社会规范和社会体系。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推动着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密切往来、交涉沟通,以实现自身的利益。这样的一种沟通就属于跨文化交流。文化不仅指一个种族共同的文化,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还包括很多亚文化。比如中华民族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美国国内美籍西班牙人的文化、美籍墨西哥人的文化和黑人文化等等。此外,由于阶层和教育背景的不同产生了诸如性别文化、白领文化等。可以说每一次人际之间的交往都是一次跨文化交流,不过是文化差异大小的问题。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我们据此判断是非善恶、好坏对错。每个人都在无意识地任凭自己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观体系去过滤他人的举动,得到的往往是“无法理解”的零碎的文化表象和文化符号。不理解即会产生不确定和恐慌不安。接下来的“蝴蝶效应”就是交际双方要么躲闪疏离,要么发生争执导致交际失败。跨文化沟通能力就是避免这些不快发生的一剂良药。很显然影片《撞车》中上演了一幕幕由于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而导致交际失败的故事。

二、能力的缺失与冲突

《撞车》的背景城市是洛杉矶,美国人口第二大城市。大量的移民使洛杉矶成为典型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性城市。美国不是一个熔炉,而是一个色拉拼盘,各色移民依旧带着自己浓重的民族气息生活在这里,误解和冲突在所难免。影片在一起撞车事故和争执中拉开了冲突的序幕。黑人街头小混混,洛杉矶检察官焦躁不安的妻子,常被误认为阿拉伯人的波斯商人,处于中产阶级的黑人导演夫妇,心力憔悴的白人警察,诚恳老实的墨西哥锁匠,性格火爆的韩国中年妇女等等这些来自不同种族同时,又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和身份地位的主人公走进网状一般的故事结构,体味着百态文化交融带给他们的滋味。

拥有一家小百货店的波斯人Farhad极易激动,操一口阿拉伯英语。虽然已取得美国绿卡,但看起来像永远处于不安和猜忌的状态,或许这是初到美国时生活的困难和颠簸,以及种族偏见给他留下的“后遗症”。他和女儿到枪支店买手枪,枪支店美国白人老板一脸茫然地看着他和女儿用阿拉伯语交谈,开始不耐烦,催促他们赶快挑选。其实这种不耐烦很大程度上源于陌生的阿拉伯语带给白人老板的“不确定”心理。语言隔膜的威力是巨大的,不然“巴别塔”的修建怎么会失败呢!白人老板的催促似乎“挑衅”了Farhad易怒的情绪,口角骤然爆发。白人老板叫嚣眼前这个“阿拉伯人”应该滚出他们的国度。9・11之后美国人的头脑中增添了一根最为敏感的神经。他们曾经爆棚的自信心和狂妄自大变为不安和畏惧,尤其对阿拉伯人心存芥蒂。可怜的波斯老头Farhad成了“替罪羊”,经常被人误认为是阿拉伯人,甚至导致后来种族偏见激进者砸了他的店铺。Farhad和白人老板的争吵主要是由于Farhad的脾性和白人老板对阿拉伯人不符合实际的偏见。一方面,无论是此次冲突还是后来错怪诚恳老实的墨西哥锁匠,Farhad总是表现得心胸不开阔,头脑中亦没有对自己行为状态的正确鉴定,更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的个人原因经常使交际一开始就陷入麻烦。试想,如果他能够心平气和地跟白人老板解释自己被误认作阿拉伯人,冲突或许就会减小或化解。另一方面,固定印象和偏见会在人们和来自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设下重重障碍。媒体无孔不入的浸染深深影响和引导着公众的思想。大众媒介对9・11事件以及之后对恐怖主义的大肆描绘和渲染让部分美国白人民众对整体的阿拉伯人产生不好的印象,所以白人老板才对阿拉伯人持有过于笼统和过于简单化的消极观念。

种族歧视和美国黑人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同时出现,永不分离。牵涉到黑人的问题动辄就能被冠以种族歧视的帽子。美国黑人在白人铺天盖地的话语霸权下似乎也把关于本种族的刻板印象深植骨髓,会无意识地成为种族歧视的“帮凶”,就像一些美籍华裔作家或导演描写裹小脚、三妻四妾等中国封建时期的糟粕现象,以博取西方主流文化眼球时却无意中为“东方主义”加了注解。两个黑人小混混中的Anthony就是这样一个人。Anthony无时无刻不在抱怨黑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白人是如何处处歧视黑人。他的同伴笑言他可以成为他们黑人社区的榜样。可实际上Anthony“挽回自尊、争取公平、自强自立”的途径却是“只抢白人,不偷黑人”。Anthony一方面愤世嫉俗;一方面崇拜黑人中的英雄和名人,这样的结果就是把自己孤立起来,缩进自己狭小的黑色空间,不与外界交流对话,排斥白人,形成自己的“种族中心主义”。实践在行动中就是抢劫白人的车辆。在黑人导演的感染下,他偶然解救了偷渡到美国差点被贩卖的一些亚洲人,但也掩饰不住自己身为美国公民的骄傲和对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到大洋彼岸来寻找“美国梦”的亚洲人的“怜悯”。这种不平衡的心态不是Anthony的专利。导演Haggis谈到剧本的酝酿时说:“9・11后,我的一个黑人朋友说,他看到阿拉伯人在机场接受严格的检查感觉很痛快,因为特殊待遇终于轮到别人了――以前总是黑人。我很惊讶,觉得他的想法很值得思考。”考虑到社会环境,持有这样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无可非议的是,这种心理成为思维定势后会给交流带来不小的阻碍。

上一篇:文字游戏的妙用 下一篇:作为成长小说的《棕色姑娘,棕色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