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计算兴趣举隅

时间:2022-05-28 03:21:41

培养小学生计算兴趣举隅

摘 要: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必备能力。然而,计算教学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从联系生活实际、适当选用游戏、创设故事情境等方面举例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兴趣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必备“法宝”。然而,由于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让学生感到畏惧。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计算兴趣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是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如能及时地将捕捉到生活信息,引入计算教学,就能使学生感到计算是“生活”的需要,并不神秘。例如,一次语文测验之后,Z老师教学平均数问题,他巧妙地利用这次测验成绩作为情境进行导入:这次语文测验哪个组的成绩最好?学生有的说是一组、有的说是四组。争执不下时,大家想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法:求平均数,教师又问:怎样求平均数呢?学生讨论后有了办法。然后大家一起计算,得出了大家都信服的结论。教师趁热打铁又启发:假如我们每一竖排进行比较哪个组最好呢?假如我们每一横排进行比较哪个组最好呢?学生纷纷进行计算,一次又一次地评出“最高分组”。

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关注的问题,使学生感觉到不是在计算干枯的数字,而是在解决自己关注的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二、适当选用游戏

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选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在一年级教完10以内加减法之后可以用“找朋友”的游戏,既能进行口算练习,又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方法是:两人一组互相问答以找朋友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每组甲学生边拍手边发问:我说2,2和几组成10?乙学生边拍手边回答:我说8,8和2组成10……这样的游戏,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创设故事情境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小学生更是如此。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往往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计算的热情。例如,S老师教学“5的加减法”后,上了一节练习课,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在封闭的房间里一只花猫正在捉老鼠的情景图,一共5只老鼠,老师鼓励学生根据所给情境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让花猫继续捉,根据花猫捉的结果,列出算式。这样通过动画创设的花猫捉老鼠的情境,学生兴趣盎然、全情投入地在帮助花猫捉老鼠的过程中练习计算,不但学得轻松愉快,而且计算的正确率也提高了许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计算、掌握计算方法,才能想方想方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笔算和工具计算的能力,从而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

参考文献:

朱秀芳.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 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及应... 下一篇:引“源头活水”,借“生花妙笔”,喜看“满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