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源头活水”,借“生花妙笔”,喜看“满园春色”

时间:2022-10-15 05:13:48

摘 要:要想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方法、策略很多,从指导写作的方式来说,要减少老师的悉心指导、细心讲解,这样会禁锢学生的思维,约束学生的思路;从评改作文的角度来说,要加强面批,让学生直面批改过程,知道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从老师的评价方式来看,可以采用延迟性评价,让学生有争取进步的机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多采用鼓励性评语,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体验,乐于习作;从读写结合方面考虑,在阅读教学中随机渗透写作方法,挖掘训练点,加强小练笔;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广泛阅读,丰富积累,要经常练写,熟练生巧。

关键词:积累;感悟;言之有物;言之有效

结合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生活阅历较浅、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的事实,笔者认为,要提高三年级习作教学有效性,立足点是开掘“源头活水”,让学生有话写,言之有物;关键点是借“生花妙笔”,让学生会写话,言之有效。

一、引“源头活水”,让学生言之有物

笔者认为,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把习作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生活、表达感受,去亲历生活、获得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丰富写作资源,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这样便挖通了习作的“源头活水”。

1.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自然景物,让学生有话可说

如,写第四单元“家乡或住的地方有名的景物”时,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流经本村的九十九溪,看溪水的清澈、听溪水的声音、想溪水的作用;写第六单元写“见过的鸟”时,本地方没有什么鸟,我们引导学生观察在家过冬的燕子,它们是如何垒窝、怎么哺养幼鸟;引导家长带领学生去泉州东湖园看孔雀开屏、喂鸽子吃食。学生走进生活,参与生活,就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写作就成为学生生活的自我需要。

2.引领学生走进社会,记录社会见闻,让学生有感而发

如,写第七单元“记一次购物的经历”时,我们要求家长带孩子走进农贸市场、超市、商场去购物,体验生活,感知购物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感悟生活中与人交往的礼节,感叹人性的美与丑,感恩别人的点滴帮助,感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感触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学生亲身经历,有体验有感受,写作就“下笔如有神”,有个学生的习作还发表在池店教育信息网“学生园地”。

3.引导学生立足家庭,品味家庭情趣,让学生有情可抒

如,第三单元写“家里的旧照片的故事”时,老师提前一个月让学生回家去查找旧照片,与家人共同回忆照片的来历,然后组织一个主题班会“照片里的故事”,让大家共同分享各自的照片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乐趣,感受家庭成员的亲情。心中有墨水,就能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把说的故事写下来,也就成作文了。这样会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

二、借“生花妙笔”,让学生言之有效

学生有了生活体验,有话可写,可并不等于他们就会写出好文章。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语文表达能力。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善于模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这一文本,随时渗透习作训练,向课文“借”生花妙笔,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启发学生向课文借“选材”,学会选择典型材料

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选材很有特点,引导得法对学生有启发作用。如,《说声“对不起”》写的是校园生活中学生之间发生的小摩擦;《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叙述了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姑娘成长的过程;《一只小鸟》记叙了孩子们用弹弓打中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的故事。多么常见的儿童生活,捕捉的又是多么新颖的写作素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习作丰富多彩,有了《说声“谢谢您”》,表达了对同学的感谢之情;有了《盼望长大的小妹妹》,描述了一个学打扮、盼长大的可爱的小妹妹,有了《捉知了》的“勇敢”经历,《捉蝌蚪》的后悔故事……

2.引导学生向课文借“构段方式”,学会习作构段谋篇

从三年级开始,应该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逐步领悟掌握写作如何构段谋篇。常见的构段方式有(1)“总—分—总”,如,《小镇的早晨》五个自然段按“总—分—总”的顺序排列,中间三个自然段是“分”,写出了小镇“安静”“热闹”“忙碌”的三个特点。《海底世界》也是按这样的顺序来描绘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2)按时间顺序写:如,《金色的草地》按“早上—中午—傍晚—第二天”的时间顺序写出了蒲公英的变化。(3)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在叙事作品中最常见,如,《喜爱音乐的白鲸》《说声“对不起”》。(4)按观察顺序写,如,《翠鸟》的外形特点,先写羽毛颜色鲜艳,再写体态小巧玲珑,然后再观察翠鸟的叫声、飞行。

三年级习作教学还应该渗透“顺叙、倒叙、插斜”等常用的叙事顺序;让学生懂得记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要素交代清楚;让学生明白表现人物品质要通过行动、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体现;让学生知道写景、状物应该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深入社会,关注校园生活,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丰富的校园生活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如果学生题材库存丰富,需要时就能信手拈来,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而发,学生作文自然也就言之有物。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随机渗透习作知识,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学会写话,言之有效。这样学生习作一定会是妙趣横生,我们的习作教学也将会收获满园春色。

(作者单位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唐厝小学)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计算兴趣举隅 下一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