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学习积极性低的成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时间:2022-05-27 06:47:43

职校生学习积极性低的成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摘要:中职生因为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失败者,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许多人在学习方面不太适应,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人际交往各方面。因此,找出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改变其状况,让他们更好地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业,是中职教育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积极期望;中职教育;学业成就归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49-02

近些年来,由于大学扩招,直接影响普通高中也跟着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愈来愈少,导致各校之间展开激烈的生源大战,学校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经过层层淘汰后剩下的学生进入了中职学校,这些学生初中各科学习成绩不好,是现行以分数衡量学校、学生成败的学校教育的失败者,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学习积极性仍然不高,许多人的学习适应性较差,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职校生活。因此,找出中职生学习积极性低的具体原因和改善措施非常迫切和必要。

一、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期望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对活动的预期会直接影响其积极性,并最终影响活动结果。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期望效应”能很好地印证这一理论: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歌布森来到美国一所小学,从1~6年级中各选出了3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做发展预测,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并叮嘱名单不要外传。实际上,这份名单上的学生并不是根据智力鉴定,而完全是随机选择出来的。8个月后,他们对8个班进行复试,结果是列入名单的学生比没有列入名单的学生智力水平有更明显地提高。由于被列入名单的学生是完全随机抽取的,因此,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只能由成人(教师)对两类学生形成不同的期待来解释。对列入名单的学生,教师对他们抱有积极的期望,并在实际的教学和生活中倾注了更多的关注与鼓励;而未被列入名单的学生,则被老师忽略,得到的关注较少;因此,两部分学生在学业、智力发展上存在较大差异。

任何一位教师对学生都会形成某种期待,这种暗含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递给学生,激发出他们的潜能,并促进他们达到预期的水平。我们应该给予学生适当水平的期待,正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提出适当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对其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对其困难尽力帮助、解决,耐心、真诚与学生沟通,聆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深深的关注和爱心,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努力。

二、提高学生自己的学习预期

中职生由于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经验失败多于成功,又难免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所以他们经常面对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不被老师看好,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重挫伤,逐渐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以消极的方式对待学习,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他们普遍存在着“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具体表现为:中职生一般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进取心,遇到挫折时大多倾向于放弃,甚至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也不愿完成,而且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

进入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大部分都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无助感,针对这种情况,除了前面所说的教师给予学生积极期望外,学校还要从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改进,增加学生学习成功的机会,提高自身的学习预期。比如:课程方面,许多学生在初中时英语和数学较差,因此,可以不开设这些课程的专业就尽量不开设,实在要开设的就尽量从内容上简单化、基础化,让学生容易学、能学懂。教学评价方面,注重过程评价,把学生平时的表现,如上课出勤、回答问题、作业完成、课后提问、考前复习情况等全部纳入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且在考试方式上多样化,书面的和口头的结合,操作运用的和理解记忆的结合,让学生容易获取成功,减少学生的不成功预期,增加成功预期。

三、改变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错误归因

国内外研究者对学业成就领域的归因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证实,学生对学业成败结果的归因影响其成就动机、焦虑水平、自我评价、自信、自强等个性品质。当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和能力等内部原因时,就会感到信心十足,并对今后的成功抱有较高期望;当学生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或学习方法失当时,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示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时,就会产生羞愧或内疚的心理,并对未来的成功抱较低的期望。从中职生的归因来看,绝大多数的人是不理想的。从成功者的归因看,学生比较看重教学水平、考题难易、考场发挥等外部的、不稳定的原因;在失败者的归因中,诸如学习基础、能力、学习难易等稳定的、不可控的原因占较大比重,归因于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表明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

中职生由于学习的自觉性差、学习成绩差、讨厌学习,而经常受到老师及家长的指责甚至打骂,教师及家长将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归结为接受能力、脑子苯等等,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惯于把学习中的的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差,逐渐对学习产生厌倦,最终变得不思进取。我们老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点,激发出他们的热情,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所以,我们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正确评价自己和学生,对学生多鼓励、少指责,多理解、少处罚,多帮助、少训斥,多赏识、少批评,让学生有自信心。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对于有推卸责任倾向的学生,教师应该耐心引导他们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全面、客观地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增强责任心。

四、利用活动迁移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人的兴趣是可以迁移的,人可以将已有的兴趣迁移到相关的事物上,对它也发生兴趣。

中职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厚,但很多人对其他的,诸如体育中的球类活动;文艺中的唱歌、跳舞、小品表演和手工活动;语言中的朗诵、演讲活动;机械中的操作、动手活动;计算机中的打游戏、上网活动还是非常喜欢的。因此,职业学校可以多开设以这些活动为主题的各种竞赛、联赛,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利用人追求上进完美的心理,把他们这些方面的兴趣慢慢地迁移到学习上。中职生的年龄小,他们的可塑性强,只要教师努力、得法,他们学习积极性低下的状况是绝对可以改观的。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幼儿的情绪管理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