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时间:2022-10-12 02:22:39

物理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最终让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重视实验;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服务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15-02

物理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物理的基本知识,获得观察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且还要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下面是笔者几十年来教学的几点感受,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谈几点认识。

一、发挥演示实验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成长

演示实验是教师揭示新概念、新规律的主要手段。许多物理概念,如电场、磁场、比热等都是在演示有关现象后抽象概括出来的。不少的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电阻定律等是直接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对此产生浓厚兴趣,有利与学生对物理现象有直观、清晰的了解。这样就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学生实验是学生直观参与物理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这是学生以自己为主体,亲自操作,不但要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而且要研究探索新的物理规律,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如初中“测物质密度”的实验中,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还要想出测量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并且对测定数据加以分析处理,得出结论。这些大大激发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二、因势利导,巧设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卢梭曾说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和利用真理。”当然,发现真理是为了利用真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善于捕捉实际,巧设疑问,启发学生进行思维,就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训练。如在讲“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线圈在磁场中不能持续转动,然后问学生:(1)线圈为什么不能持续转动下去?(2)要想让线圈能持续转动下去,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哪种方法最可行?这样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再提问,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提供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满足他们好玩、好奇的心理

中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好动,一旦对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便会扎进去,非弄个究竟不可。利用小实验、小制作可以满足他们这一心理要求。如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可让学生亲手做实验:取一个鸡蛋放在水杯子,发现鸡蛋不会浮起来,但是往水中慢慢放些盐,用筷子搅动一下,鸡蛋就浮起来了。学生做完实验后满脸笑容,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学生从中学到了知识——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瓶子吞熟鸡蛋”的小实验,学生开始不信,自己动手做了之后,信了,并体会到了大气压强的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走出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工业、农业、科技以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就为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学生不但要学好物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所学到的知识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与用、用与学的过程中才会对物理感兴趣,更能激发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欲望。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物理现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工厂的机器设备,思考其中体现了哪些物理知识。

以上的观点,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书本。一味地讲授书本知识,只能让学生们记住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知识结构,却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去理解概念和其中的规律性。这就是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死记硬背是没有办法学好物理的,只有掌握了物理现象中的规律及其联系,才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物理解题过程中,才能合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概念、公式等。这就是要吻合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知识的灌输只能说是作为能力的基础,而不是能力的全部。以往应试教育的弊端一直影响着我们,可能一段时间里我们想改变现状会有些难,但是我们必须先要有这个意识,以上提到的:发挥演示实验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成长;因势利导,巧设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满足他们好玩、好奇的心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走出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方面都是改善我们目前物理教学状况的好办法,只要我们能长期坚持下来,我们的物理教学就会打开一个全新的页面。

参考文献:

[1]朱文彬,任选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析解物理题时出现错误的原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2]须雪忠.“R=r”时输出功率最大吗?——由一道上当题引发对习题教学的思考[J].物理教学探讨,2006,(22).

[3]杨昌权.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的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09).

[4]党明杰,裴孟菊.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6,(08).

[5]易群红,黄致新.新课标下湖北省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6]朱大为.以体育课堂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7]曹东波,张洋.英语教师把握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8]黄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学力发展的主阵地[J].新课程(中学版),2009,(03).

上一篇:英语听力焦虑和听力成绩的相关分析 下一篇:职校生学习积极性低的成因分析及改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