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为素养所依,素养随情感而增

时间:2022-05-27 06:01:46

【前言】情感为素养所依,素养随情感而增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是一个成功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比如爱岗敬业、忠诚奉献、乐观进取、用心、集体观念、团队协作、创新;有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塑造的能力;有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 2.做好一个职业应该...

情感为素养所依,素养随情感而增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生的就业优势也将遇到一些潜在的危机和竞争。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更看重应聘者的职业素养。语文教学应该借助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呢,让情感教育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添助力,为学生顺利与社会需求接轨插上隐形的翅膀!

【关键词】中职生;情感教育;职业素养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不仅要解决人文性与工具性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还应充分考虑中职生就业、创业的需要,利用情感教育进行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突出职教特色。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文化素质低,有厌学情绪,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信心不足,心理健康程度低,自控能力差,缺乏安全感,c周围环境有一种戒备、抵触或敌对情绪,纪律观念差,行为习惯差等共性特征。如何在学生现有基础上,把握其特点,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让他们与社会接轨,是目前语文教育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职业素养就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所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中职毕业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是一个成功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比如爱岗敬业、忠诚奉献、乐观进取、用心、集体观念、团队协作、创新;有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塑造的能力;有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

2.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有实用、够用的文化功底。

3.必须坚持不断的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未来的趋势走向,有高效的执行力。

一、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我们可以通过专业课养成职业技能;而隐性素养的养成,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之一的语文教育,对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该如何借助情感教育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呢?

情感教育,是完整的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以及信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同时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以及对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的教育。

首先,发自内心的爱和民主。教师要用满腔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与信任,营造一种平等尊重、宽松自由、合作交流的民主的气氛,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借以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曾倍受冷眼,以致对教师不信任、冷漠。只有打破这层心理坚冰,才能温暖他们的心,这就需要情感交流,多交流鼓励、少批评挖苦,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纯男生班,面对特别爱面子的、吃软不吃硬的男生们,更要注意这个第一步骤。

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身体力行,以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实际的榜样作用远胜于说教的效果。

第三,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父母情、师生情、朋友情、同窗情、集体情、爱国情等,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都是我们教育的切入点,找到教材、情感、职业素养三者结合点。

二、具体做法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知方面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而要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创设某种情境,做到“以境育情”,从而以情育素养。

讲《好雪片片》、《善良》时,我通过讲述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引出话题,让学生与善良对话,启发学生讲述、思考生活中自己所遇到的善良之举或挑战善良行为的事例,表达自己对当今社会中善良的看法,有讲述环节、思考环节,还可以设置辩论环节“善良者得多还是失多”,“当今社会缺不缺失善良”。既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作者观点,也能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身边小事、关注社会,提升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力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要创设情感氛围。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爱作者所爱。

比如,在讲《我的母亲》、《卖白菜》时,师生一起回想讲述自己的母亲让自己难忘的细节,再对比自己对母亲的回报。在理解母爱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演出的形式创设情感氛围:进行寻找、创作母爱的诗句,母爱的故事表演,母爱的歌曲演唱,“母爱的瞬间”图画摄影展示,最后选择一种方式向母亲表示感谢。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领会母爱,也让他们学会感恩,能够用积极、正面、乐观地心态对待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和与父母师长的矛盾,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开始勇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好习惯。

3.借助文字的传达,引导学生与作者形成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时,会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讲《项链》时,引导学生品读小说结尾,并续写结尾,既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想象力、交流合作能力、写作能力,也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追求美好生活,这无可厚非;但要脚踏实地,付出努力才行。否则是要付出代价的”。女主人公以实际行动勇敢地担起责任、她的丈夫对她不离不弃,对我们的学生都是很好的责任感的教育。

4.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中职学生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有没有正确的职业观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人生的大问题。作为中职生,应当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建立在社会理想的基础上,把国家的需要、社会的利益以及自身条件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为择业和就业做好准备。我们应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呢?马克思早就指明了方向,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强调: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青年人选择职业,是一个人生道路的问题,既要冷静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和职业的艰苦,也不要妄自菲薄,应选择有尊严的职业,以为社会造福和自身完美为主要标尺和指针。这些话对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职业观、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很有教益的。

5.要利用情感性的语言去打动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当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展示和延伸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把作者具有品质吸收为己所有、为己所用。

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如梦”的感慨并不消极,去探究苏轼的内心世界,进行文化上的拓展,并学习苏轼对人生和事业的激情和思索,对人生挫折和打击的洒脱进取的胸怀。被贬官绝对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但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的苏轼却能超然物外,洒脱待之,并不气馁,虽近知天命之年仍继续追求人生目标。这让学生自己领悟得出:挫折不是自己才有、大人物也有挫折、重要的是遭遇挫折后的胸襟和行动,能以豁达、积极的心态面对职业生涯中的风风雨雨。

第四,从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入手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求职要写自荐书,应聘要写应聘书,文员要写各种简报、通讯和通知等。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中职生最实用的能力之一。在教学这一板块时,以实际职场中出现的案例进行导入和分析,紧扣学生的实际需要,让他们感同身受,产生认同感、危机感和学习的紧迫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

“邻居老伯买了一架电视机,没几天就出现质量问题。要如何与商场协调?要是商场不愿意调换,又迟迟不答应免费修理,该怎么办?替他写投诉书,你会吗?”学生马上就有了兴趣,纷纷动手写了起来。写完后,我再要求他们与范文对比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再角色对换:要是你是商家,你又如何处理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比老师照本宣科的效果好很多。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应学的知识,提高了语言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借此展开必要的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准备,使自己在越来越接近职场的时候,信心越来越充分,行为越来越淡定,必将对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产生积极影响。

让情感教育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添助力,为学生顺利与社会需求接轨插上隐形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素质》.《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出版社,2007(5)

[3]叶卫青.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业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6.1

[4]周建华.中职语文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机械职业教育,2005.10

上一篇: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研究 下一篇:高中英语练习讲评课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