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拉近数学生学生的距离

时间:2022-05-27 06:49:32

高中数学教学中拉近数学生学生的距离

高中数学给人以高度抽象,难以接近的感觉,有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因为数学学习困难而心生辍学的念头,即使没有这个念头的中等生,甚至是学优生,对于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也是相当的苦闷.只有拉近学生与高中数学知识间的距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

教师的观念决定教师的意识和课堂行为,目前江苏高考模式,数学权重太大,所以教师都放不开手脚,大量的习题、训练、讲授,功利性教学把学生和自己都累垮了.

笔者时常回忆自己的高中生活,数学老师挺悠闲,课堂上常与我们互动,课后的课业负担也不是很重,感觉很轻松地消化了数学知识,课外辅导资料几乎没有.现在的数学课却变成了高考的演练场,考什么讲什么、练什么,学生也不敢开小差,课堂很紧凑,更严重的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问题没有讲透,提出高难度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练,学生难以应付,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这一做法无疑扭曲了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感觉数学教学是学生通向高考的手段.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这种功利性教学观念,数学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是为了让学生亲近数学,是为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符号的美丽,是为了让学生自然生成一种研究数学、勇攀高峰的毅力与精神.为此,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拾级而上,要重视基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度.

二、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数学教学的价值有两个:数学的实用性;思维训练功能.数学教学必须同时兼顾教育价值的两个方面,目前的教学过于偏重于后者,导致在数学课程与生活脱离,课堂充满了密不透风的演绎与推理,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的只有“冷冰冰”的一面,感受到的只有数学对考分的贡献,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自然就有偏差,误以为学数学就是学解数学题.当然,过于强调应用而忽视思维也是不行的,这是另一个极端.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同等重要,而且思维训练是推进数学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就要理清楚高中数学教育的出发点.高中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在于培养高中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这是与其价值取向高度相关的.(1)给学生提供最基本的思维训练平台,通过高中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以数学的眼光去认识世界、思考问题.(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将数学与现实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社会价值,从中学会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案例分析: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1.导入新课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早期,我志愿军某炮兵团侦察出美军阵地后当机立断炮击美军阵地.可是在此不久,美军也较为准确地将炮弹打到了我军的阵地,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美军会如此准确呢?提出这一历史性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什么原因呢?大家都想一探究竟,这个时候教师初步进行解释,

而解释的最佳方式就是配上图形来理解:如图,美军在其阵地旁建筑了三个固定观测点A、B、C,假设我方阵地的位置在D点(任意位置),美军从我方的打炮声到达这几个点的时间差,再借助于声速就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我方阵地的位置,这是数学在军事上的应用.

这样的解释,学生能够理解,但是玄机究竟在哪里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如此导入,学生的精气神都调动起来了.

2.开放探究,合作学习

(1)提供双曲线形状的建筑物、实物、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双曲线的形状,对知识学习有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感性地认识双曲线,感受其美丽.

(2)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出发,类比“椭圆”来理性地剖析双曲线,将前面学习的数学思想方法迁移到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学习中来.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没有附加习题训练,而是将大量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从“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和推导经验出发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虽然有些学生的思维过程比较慢,但是自己经历了数学思维过程,总是能够归纳出一些结论.

(3)开放探究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教师可以给出若干条件如下:①双曲线的焦距为10;②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5,0),F2(5,0);③双曲线上的点P距离两个焦点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6;④双曲线经过点(3,0).要求学生就提供的几个条件进行选择,并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同时思考“确定双曲线方程需几个条件?”

从整个教学活动来看,不仅仅导入凸显了数学教学的双重价值取向,同时注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整个课堂气氛融洽,效果良好.

上一篇:浅谈初中化学之备战中考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