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医院感染79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21 03:28:56

老年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医院感染79例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093-02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接受正规住院治疗的人次也明显增加,而医院感染是白血病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重要隐患, 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措施。本文回顾性统计了本院近8年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合并医院感染的资料,与同期住院的非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关资料的对比,分析老年组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老年急性白血病112例,同期住院非老年急性白血病患262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张之南“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老年组60―78岁,非老年组年龄介于19―59岁,本研究中老年组化疗后医院感染79例,发病率为70.5%,非老年组262例化疗后医院感染133例,院内感染发病率为50.8%。

1.2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无明确潜伏期以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1.3调查方法: 回顾性查阅老年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79例的病历资料,汇总分析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危险因素。

3结果

3.1感染部位: 本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112例,化疗后合并感染79例,感染例次数119次,其中单个部位感染占59.5%(47/79),2个部位感染占34.2%(27/79),3个部位感染占5.1%(4/79),四个部位感染占1.2 %(1/79)。

3.2医院感染的病原菌: 通过痰培养、咽试纸、血液培养、尿培养、大便培养共检出病原菌46例,检出率38.7%。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22株,占47.8%,革兰氏阳性菌(G+)16例,占32.6% ,真菌8例,占17.4%。居前4位的G- 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其均为条件致病菌;G+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等。真菌为最常见的白色念珠菌,曲霉菌仅检出2例。

3.3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4讨论

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机体防御、免疫、造血功能明显减退,加之反复化疗使得患者化疗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高达70.5%,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50.8%,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院内感染已成为白血病患者重要死亡原因。

本资料中以肺部和口腔感染最多见,与相关报导相一致[1]。由于老年患者肺功能下降,原有肺部基础疾病较多,肺组织弹性减低,气管和支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加之老年人吞咽功能减弱,容易吸入致病菌至呼吸道所致。口腔感染主要是因为口腔粘膜是非角质的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更新速度快,对化疗和放疗的直接和间接的毒性作用高度敏感;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引起的口腔粘膜损伤;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使一些条件致病菌侵入增生。在本资料中血液感染率为9.2%,高于白血病的相关报导6.91%,可能与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恢复慢,侵入性操作频繁,输血多,住院时间长,导致血液感染的发病率增高。而且血液感染的炎症反应多不典型、不明显,但感染易扩散,有的轻微的感染就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液感染。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而真菌感染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曲霉菌属深部真菌,预后差,本组2例肺部曲霉菌感染,加之骨髓抑制时间长,合并多重感染,导致死亡。真菌感染率高可能是由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激素和各种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减弱,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原菌能力减弱,特别是长期、广谱、联合使用抗菌素,从而易发生真菌感染。耐药菌株增加,机体免疫力下降,真菌过度生长机会致病真菌得以恶性繁殖,导致菌群正常生态平衡失调继发真菌二重感染。

老年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的易感原因,为多方因素联合作用为主,但部分因素起重要作用,如:中性粒细胞30天,血红蛋白30天,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因化疗后患者免疫力下降,临床上预防使用抗菌素现象普遍,特别是广谱抗菌素使用一周以上,易导致菌群失调,条件致病菌大量增殖,导致二重感染的发生。众所周知,血浆白蛋白是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十分必要,而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异常,感染等均可导致白蛋白,产生低蛋白血症,一方面使患者感染的机率增加,同时也影响感染的控制,在白血病患者中由于疾病本身的消耗及摄入不足,特别是老年患者,常导致低蛋白血症,而白蛋白降低导致的机体营养不良使患者皮肤及胃肠道粘膜萎缩,破坏机体的抗感染屏障,可导致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总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易感因素多,危险性大,要充分认知,提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控制。

参考文献

[1]曹莉.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283例调查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61

[2] 张之南.血液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上一篇:白芍配伍桂枝抗炎的作用探讨 下一篇: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