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5-21 04:27:42

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科技纵深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细化和提高,高校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相对于其他院校的毕业生,专业水平较低、适应能力较弱、创新能力较弱,在人才市场上竞争不强。应用技术型大学要谋求发展,必须转型,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应用技术型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该类型院校中的英语专业教学受到更高的挑战。英语专业该如何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大学应用技术型转型的现实需求着手,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剖析此类院校英语专业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应用技术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为了形成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理解和构建,首先要清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涵义。教育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这样描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国内许多教育人士和学者定义过“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双方使用一定的媒介,通过教学过程和相应的课程设置,在校内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综合体[1]。

笔者采用以国内普遍接受的董泽芳的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要素,即人才培养培养理念、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管理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法,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应用技术型大学英语专业该如何制定适合与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英语专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改革探索的新生事物,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类型和教育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培养和教学中很多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在培养客体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有些应用技术型高校把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作为办学目标,盲目追求与一流大学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忽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一宗旨。其次,英语专业教学组织和管理方面,没有凸显出应用技术型的特点,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知识讲授传承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课堂上教师的理论讲授不仅占据了大部分课时,而且实践环节拖延,实习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再次,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模式的设置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的需要。以辽东学院外语学院的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为例,英语专业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英语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内容和要求不亚于其他知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压力很大,导致英语专业不专业,通识课程不通识,学生对所设置的课程不感兴趣等。最后,跟踪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学校和经贸部门的翻译是毕业生们的主要就业方向,英语专业培养的专业课程模块中的课程选择和难度,与实际市场的要求不相符[2]。

据此,面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探索英语专业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转型和英语专业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行业化和社会性。潘懋元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的本科教育类型,以各行业的专门知识为主,是为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应用教育体系。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就是其构成要素的革新或重组。

(一)政策制度保证。德国高级应用型教育是中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借鉴的典范,这类大学主要由政府提供办学的外部条件,从政策导向、法律等方面保障德国应用型大学的课堂教学能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分配和实施,与当地经济实体的参与和合作,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了解工作岗位,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的制度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成功的支撑。

中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需要政府和学校当局的政策支撑。从课堂教学的环境看,在法律和政策上,为英语专业实现产学研培养模式提供必要的条件,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作用,确保培养模式中的实践实习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二)确立具有地域特色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在德国,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方针明确: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在本地区就业或创业。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英语专业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制订针对当地经济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为例,要结合和研究丹东市的发展战略和实际,制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丹东是东北亚的地理中心,目标是建成东北东部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力和以旅游、物流为重点的服务业。结合丹东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强调基于本地产业的职业能力,每一级的培养目标都要有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如请来自企业界的专业人士,商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在学生实习或研究合作中,英语专业随时与企业沟通交流,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计划[3]。

(三)设置应用技术型英语专业和课程。有学者认为,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出发进行设计,课程目标是“实基础”,而不是“厚基础”。根据德国的应用大学经验,专业设置虽然越来越宽泛、越来越细化,但在专业设置方面会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时调整,确保开设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重视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关的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因此,应用技术大学的英语专业设置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构建既适应市场需求又符合英语专业实际情况的设置体系。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构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科学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要体现“地域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市场和学生的需求,培养出的英语技能人才要适应岗位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在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业,可适当增设跨学科课程供学生选修,以满足有能力及感兴趣学生的需求。

(四)改革教育途径与教学方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施教、因材施教,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英语专业和课程的特点,通过各种现代设备和科学技术,在课堂内外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反馈式、项目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学习,使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此外,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及科研能力外,还应具备善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能力,强调服务社会的意识,因为教师的能力关系到应用技术型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能否真正实现。

(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实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显著特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实践时间长,内容侧重技术性、技能性,有专门的为期20周的实习学期。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制订了大学实践教学计划,以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为例,每个学年设置两周的实践时间,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但是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实践内容和活动形式以各种竞赛和戏剧表演为主,基本是教学课堂的衍生物。国内有些院校的实习学期主要是安排(或要求)学生去企业感知、入社会锻炼。当然,实习实践的形式可以是与专业相近甚或是没有关系的社会锻炼,最理想的方式是校企合作。英语专业可以考虑与外贸公司或者合资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三、结语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社会和市场多样化人才的要求进行革新,根据行业特点和需求,突出“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在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应该在研究应用技术型大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由政府各部门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社会各界提供资金资助,结合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地区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合自己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培养模式的地方特色及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工作要做到细致有效,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及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等,注意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关系,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关系等,体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36.

[2]李婷.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2):192-193.

[3]王守忠,韩伏彬.国外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及启示――以美、德、法三国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3(3):1-2.

[4]吴丽.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英语专业教学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4):426.

上一篇:网瘾少年的逆袭 下一篇:我们都在天鹅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