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时间:2022-10-07 03:30:37

全面加强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摘要: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本文试从语言文字基本功、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三个方面对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进行初步探讨,为培养未来合格的英语教师打下结实的基础。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师范生 教学技能 培养

教学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它不但有教育、教学理论做基础,还有实践的原则和要求,是教师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专业师范生应该从语言文字基本功、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技能的培养。本文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扎实掌握语言文字基本功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作为英语专业的师范生,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写规范的汉字是一名合格英语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威信。尽管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但“三字一画”技能的培养仍然不容忽视。这里所谓的“三字”指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一画”指教学简笔画,它们是教师教学必备的素质。教师运用“三字一画”技法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除了熟练地掌握汉语语言文字基本功外,作为英语专业师范生,应努力培养自己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技能,有较强的朗读、演讲和讲话能力,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或通过参加校、学院及班级组织的演讲赛、辩论赛、英语戏剧等活动进行自我练习,做到口语表达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育、教学、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

二、灵活运用教学工作技能

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简而言之,教是指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所必备的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的培养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基本教学技能的培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课前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设计和批改作业的技能,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的技能及教学研究的技能。

1.教学设计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是教师通过对教材、学情及“课标”的分析后,针对其所发现的问题或焦点,运用其教学理念、策略和方法,为教学营造环境、构建教学资源、完成其所要进行的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等一系列教学设计的思维与行为活动。教师对教学设计技能的运用能力,取决于其教学经验积累。完成教学设计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我们在对英语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学设计技能培养时,不仅要培养师范生对教材进行处理和加工的技能,而且要培养其学会为自己的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资源的能力。所进行的教学行为活动主要包括:课前对教材、教育对象的分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情的了解,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焦点,确定好学习目标;认真分析教学条件,充分利用好环境与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选择所要采用的教学策略、方法,为教学提供支持与挑战;构建具体的课堂教学结构、管理系统、评价系统等。

2.使用教学媒体技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越来越为学校与教师所重视,大家试图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状。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英语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它通过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有了多媒体,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挖掘教材,制作课件,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能就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英语专业师范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计算机基础课程等自我练习,也可选修《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CAI》、《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综合教育类课程。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使用教学媒体,如:挂图、标本、模型、教具、投影、幻灯、录像、CAI等,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媒体选择、学生特点与媒体选择、媒体的教学特性与选择、媒体的价值与选择,培养自己的媒体教学技能。

3.课堂教学技能。

(1)导入技能(the skill of leading in)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导入可发挥以下作用: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些事物或进行某些活动的倾向。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能促使动机的产生。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精力集中,积极思考。因此,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时,决不能忽视导入的作用。在上课伊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起其对所学内容的关注。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状态。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形成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兴奋中心”,把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学习任务中,为完成好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③为整个教学过程定下基调,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

(2)介绍技能(presentation skill)

介绍技能,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及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来创设情境,呈现出新语言知识,使学生初步理解新语言知识的教学行为方式。介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介绍技能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有意义的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把新语言知识恰当地融入到语言交谈的情境中,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首先获得对新语言知识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语言材料中逐步理解新语言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英语专业师范生年轻有活力,思想前卫,在充分理解“新课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加强介绍技能的培养。

(3)讲解技能(explanation skill)

讲解技能是教学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能,也是文献中研究较多的一种技能。然而,在我国外语教师职业培训中给予的注意却不够充分。这是一个需要加强的培训领域,因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用到讲解的方面很多,例如讲解发音要领、讲解词义、讲解语法概念、讲解课文、讲解文化背景知识等。因此,每个英语教师都要掌握这项重要的教学技能。在对英语专业师范生进行这方面的技能培养时,可以进行单项训练后再综合运用。比如:教师在英语专业的学生上综合英语课或教学法课时,可利用课上五分钟给每个学生进行单项训练,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每位学生都要进行自评和互评,找到自己的长处和差距,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训练。实践证明,只要能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教学技能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4.设计和批改作业的技能。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简言之,它具有以下功能:巩固与延伸的功能,培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的功能,反馈与矫正,以及交流的功能。

笔者认为作业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四性”,首先要考虑针对性。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层次)与知识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次要注意层次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同时还要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发展能力送学生。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再次,达到时效性。作业不仅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且是对某一阶段内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因而它应具有时效性(即教师布置的作业应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难点知识为主,不宜有过多超前或滞后的知识内容)。若某作业作为课内作业,就不能作为课外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每次作业训练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轻松、愉快、有成效。最后要注意适量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练习。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原则,做到选材有针对性且题量适中,不可把练习变成“题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业当成学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应努力做到“三结合”,即“粗改”与“精批”相结合,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口头”与“书面”作业相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某些作业的处理,可采用让学生“自改”与“互改”。可让学生交换作业,根据提示互作批改(也可以在讨论中进行)。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那些学习兴趣不浓、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当面辅导批改(这样还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扫除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障碍,激发求知欲,有利于“转差防差”,从而避免大面积地两极分化)。最后再由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误,集中评议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掌握纠正的方法。按照英语学习的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并经过一定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而书面作业是检查学生能否将口头操练的材料用正确的表达形式记录下来。因此,设计和批改作业决非易事,英语专业师范生在培养自己的技能时,必须从这方面下苦功夫。

5.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技能。

教学技能培养的“延伸”――组织和开展以教学技能为中心的课外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许多师范院校的外语学院和外语系已初步形成了以自主发展师范生综合能力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社团文化活动、英语文化活动节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的具有浓厚教师教育特色的课外实践活动格局。一是依托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如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自主义务到学校周边的中小学进行义务支教和义务家教,这不仅能拓展师范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范围,还能把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与自身兴趣爱好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学生自觉提高教学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通过英语文化活动节,如通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比赛、英语歌唱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口译比赛等,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英语专业师范生能力素质培养氛围。三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师范生提供了加强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环节。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以教学技能为中心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基础教育领域,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向性和学生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自觉性。

三、班主任工作技能

班主任工作技能是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为合格中等学校英语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班主任工作技能是指中学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它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班主任工作技能主要包括:班集体的组建和教育的技能、个体的教育技能、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

1.班集体的组建和教育技能。

了解建设班集体的几个重要环节,掌握组建班集体的主要方法;了解在中学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能组织各种活动;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掌握对其训练的一般方法。组建班集体的技能: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选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协调好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培养优良班风;组织和指导班会和团队活动。组织各种活动的技能:组织指导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技能。

2.个体的教育技能。

英语专业师范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教学法课程等自我练习,也可通过见习等手段提高或选修相关课程。了解学生个体思想和心理变化的特点,掌握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几种主要方式方法。如:可通过观察学生、与学生谈话、分析书面材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来培养了解学生的技能,通过加强《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和咨询相关心理专家来培养对学生心理咨询的技能,以及培养处理偶发事件和进行操行评定的技能。

3.与教师、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

英语专业师范生在见习或实习时应努力了解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与家长关系的基本特点和相互配合的教育意义,掌握与其沟通的几种方法,努力获得任课教师和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他们就会更能够胜任英语教学的任务,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慧.浅谈多媒体与英语教学的结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1.

[2]《英语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大纲. 210.33.28.152/wyx/uploadfile/2008116164258269.doc.

[3]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www.省略/Article/UploadFiles 997/200712/20071207164420737.doc.

[4]谈谈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http: //www.省略/anArticlelist.asp?ArticleID=10979&ArticlePage=1.

上一篇:英语学习中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其转化策略 下一篇:有效控制Chinglish,提高英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