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00:00:32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专业;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到工作现场,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1]因此,顶岗实习这一实践教学活动在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问题较多,把PDCA循环引入顶岗实习管理中有助于改善对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毕业质量。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1.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匮乏,影响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具体落实

高职顶岗实习要直接面向职业岗位,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相关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业务能力。然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岗位比较匮乏,与专业相似度接近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翻译、文秘、外贸、报关、跟单等几个方面,而且相应职业岗位用人需求量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无法实现类似于餐饮、旅游等文科类专业或纺织、机电等理工类专业一次性可以接受数量较多的学生进行规模化顶岗实习,方便学校统一安排和统筹校外实习管理,往往是某一个单位或特定岗位只能容纳一名学生顶岗实习,给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落实安排带来很多困难。

2.商务英语专业顶岗实习学生分散,影响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有效管理

受制于职业岗位用人需求量少,难以成规模化顶岗实习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除极少部分学校能够帮助联系安排顶岗实习单位外,多数学生通过学院召开的“双选会”上与用人单位主动联系或通过网络投递的方式进行撒网式联系以及通过家长、亲戚等社会关系寻找,导致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地点分散,学校定期的巡视检查困难加大,管理成本增加,影响学院的有效管理。

3.商务英语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流于形式,影响学生岗位技能的综合培养

基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学院很难统一为学生联系到专业相适应的顶岗实习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成为一个“走过场”、学生被学院草草推入社会进行“放羊式”的实习[2],与教育部要求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再加以学校不愿投入必要的管理经费,缺少真正具有实践管理经验教师的跟踪指导,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和实习效果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很难考量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商务英语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并能在岗位实践锻炼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的职业素养。

4.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够,影响未来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许多学生对自己三年毕业后的就业行业和就业岗位不了解,对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认识也模糊不清,认识不到顶岗实习是自己职业发展的必经过程,未事先很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在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没有认真考虑专业对口性,而是随意地选择自认为感兴趣的岗位或企业进行实习,当在实习中遇到各种专业知识不对口或人际交往不畅等挫折时,极易产生心理恐慌和委屈感[3],有的学生便以无法适应岗位需求或不喜欢为由,高频率地更换实习单位和岗位,致使顶岗实习结束之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依旧一片迷茫。

二、PDCA循环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具体应用

按照PDCA循环四个阶段的工作程序,其在高职商务英语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为:

1.策划(Plan)阶段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高职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的总目标,明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培养目标是所学专业知识和今后的工作相结合,在实习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基于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多重特性的考虑,如管理时间的长期性,管理客体(学生)身份的特殊性,管理内容的复杂性,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实习地点的分散性、安全管理的隐患性等[4]。

首先,建立一套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保障机制。学院成立了系-专业教学团队-实习领队-专兼职指导教师四级顶岗实习管理机构,把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纳入学院教学考核之中。出台一系列管理考核文件,如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过程学生管理细则、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细则等。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顶岗实习工作流程:编写顶岗实习实施计划和指导书-审核-落实顶岗实习企业-开展实习动员与安全教育-顶岗实习计划实施-考核与成绩评定-顶岗实习工作总结-记录归档。

其次,落实实习单位和岗位,合理制定实习计划。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所取得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和未来就业意向等,落实与专业相对应的实习企业和岗位,与企业商定企业兼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业务指导,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安全、纪律、礼仪等;校企双方共同商讨顶岗实习方案,制定实习计划,共同设计实习任务、内容和目标要求,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5]。

再次,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各方面的服务工作。如明确顶岗实习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在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之前,下发人手一份《顶岗实习指导书》和《顶岗实习工作手册》;积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转变角色,融入企业。

最后,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企业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做出的工作业绩、实习纪律情况、工作态度积极情况、个人专业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给出相应的考核等次;学校指导教师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小结完成情况、中期巡回检查情况、顶岗实习报告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学生根据自身对工作流程熟悉程度、有利于自己未来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吻合度、顶岗实习取得的效果等进行自评。

2.实施(Do)阶段

实施阶段是PDCA循环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是对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控制。在策划阶段把所有的操作性措施制定完成之后,就必须保证所有的计划都能得到有效实施,努力实现预期的目标。让学生明白顶岗实了训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也要强调职业道德、责任感、组织纪律、创新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3.检查(Check)阶段

检查阶段是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培养岗位实践能力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是承上启下的一环。通过检查,可以总结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又可以将检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检查报告,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信息依据。由于实习地点的分散性,给顶岗实习管理和指导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学院引进了顶岗实习管理监督平台,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校内管理教师、企业指导人员、企业主管人员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种种情况上传到平台,学院相关部门随时可通过校园网了解学生实习动态,使学生在实习中在不可避免地遇到的各种技术、生活、思想问题时获得及时地帮助和支持。

4.处理(Action)阶段

处理阶段是对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的环节,对确认为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需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并在今后的实习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对某些不妥当的措施和做法要进行整理、分析、记录备案,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或产生严重问题的部门及个人进行奖惩,以维持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将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之前,应对这一循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分析原因,制定新的方案,待下一循环中提高,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管理体系。

三、结 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实践环节,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与用人单位良性对接的有效途径。PDCA循环是使这一实践环节良性运行的质量控制工具,利用好PDCA循环将有效地解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个数多、地点分散、教师指导困难、安全管理难等问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改革等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6]。

参考文献:

[1] 李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实施与管理[J].

教育与职业,2010,(11):172-174.

[2] 王永福.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的改革与实

践[J].教育与职业,2010,(11):46-47.

[3] 杨晓红.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顶岗实习的问题分析及

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4):139-140.

[4] 戴海燕.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再认识[J].职教论

坛,2009,(9):17-18.

[5] 徐暄.PDCA循环在园艺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的

运用[J].江苏教育,2010,(3):57-58.

[6] 王篷.高职农林专业实践教学中运用PDCA模式的探讨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调查 就业情况统计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绕大学生的主要难题,就业问题同样已经成为实现商务英语专业长远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真实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工作就业情况、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这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等问题,从而找出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而使人才培养规划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人才市场需求,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方面工作,课题组调查并分析了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近三年以来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对本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工作就业情况及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深入分析。

1 调研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力图发现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工作岗位技能,以及其他素质方面的要求。调查研究后,要根据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岗位要求,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式,努力做到专业教学内容和职业岗位工作范围挂钩、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技能挂钩,从而增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的持续发展。

2 调研方法

该问卷面向天津滨海职业学院2012-2014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发放,共计发放问卷181份,实际回收问卷181份,其中无效问卷为6。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的性质、工作岗位、专业对口率、毕业生期望起薪线、实际起薪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等方面。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1)毕业生就职单位性质(图1所示)。图中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是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我们应加强与滨海新区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用人需求,同时依此来制定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期望起薪线和实际起薪线对比(如表1)。就当前就业市场整体来看,对于刚毕业的高职院校专科生,1200元――2000元的月薪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可以提供的待遇,毕业生的实际起薪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除非有一定的个人专长、技能才能或者面试中的出色变现,方能获得用人单位青睐,进而可能获得较高的薪酬。因此加强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以及爱岗敬业等方面的教育,并把这种择业和就业教育同专业技能教育一起作为今后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重点之一来抓是非常必要的。

(3)专业对口情况(图2所示)。图中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毕业后能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这说明本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式依旧比较严峻,同时也说明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的发展今后需要做更多、更全面的建设工作。

3.2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

为了发现问题的实际所在,我们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问卷调查,专门收集了该届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并对一些重要信息统计如表2。

通过上面这个数据汇总表(表2),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如下结论:我们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商务英语专业的整体实践教学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所开设的课程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基本相符,认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就业帮助较大。但是于此同时,缺点也非常明显,这在模拟实训和实习基地学习两个方面尤为突出。这反映出目前我们的实训教学没有形成专业特点,在专业模拟实训和实习基地学习方面没有办学特色,教学安排内容和形式量不足而且形式老化。上述这些方面如果不改变,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会影响到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并最终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状况。

另外通过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综合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较弱,商务洽谈能力欠缺,综合实践能力不足等。而综合实践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业绩和个人持续发展能力。我们知道只有提升个人的综合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生存下来。经过分析总结,现将发现目前的主要问题做出如下归纳:

(1)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我院自 2000年开办商务英语专业以来,课程设置的形式虽然从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成实践和理论教学兼备,但是教学模式单一,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制,实践教学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理论层次,难以真正深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2)能够独立进行商务实践类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围绕单纯的英语语言类技能训练,比如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英语阅读训练等等。而诸如实用外贸函电写作能力、商务沟通技巧能力、会谈技巧等这些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联系的商务技能类训练都未能有效地开展,相关师资力量缺乏无疑成为了主因。

(3)实训实习条件落后,投入不足,无法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机会较少,导致学生的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择业、就业、转岗和自主创业能力都比较薄弱。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亟待完善。

(4)缺少学生能够进行集体实训的单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三年,能够进行集体实训的基地或者单位严重不足。如何联系更多的企业来容纳学生集体实训,这将是商务英语专业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

4 结语

通过对近三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力争找出造成毕业生工作能力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完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力.培养社会需求的英语专业复合人才的教学新模式[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2]毛忠霞.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需求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07.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 顶岗实习 现状 对策

一、英语专业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现状

本文通过对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总共400人进行顶岗支教问卷调查情况获取的资料,得出当前的支教情况如下。

1.深刻认识顶岗支教的意义 经过顶岗支教后,师范英语专业学生对该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与感想。在调查的实习学生党中有206名认为顶岗支教的活动能够促进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有104名实习生认为顶岗支教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有235名实习生认为顶岗支教可以提高自我的教学技巧。每个人对顶岗支教的认识都不同,但是可以看出顶岗支教对于任何一个实习生来说都是有积极正面的效果。

2.指导教师方面 有73名实习生认为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会经常指导实习生上课,有165名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教学水平偏低,有201名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只会听自己的课,有300名学生认为高师院校应当多派一些有指导能力的教师辅导实习生。

3.高师院校课程设置方面 有385名学生认为学校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师范类型课程,有400名学生认为在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高师院校应当多加注重。

4.实习学校办学条件方面 有103名学生认为实习学生的办学条件好,是一个环境优良的地方。有291名学生认为办学条件差,很多地方都没有跟上时代的办学水平。

二、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实习生的指导,教学实践效果不明显。高等师范学院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实习生的指导,要进行定点巡查,对实习生的实践情况多加关注。实习生在进行实习时,也应当遵守学校的管理准则,听从教师的指导安排。带队的教师其实管理指导相对不便,校园的点都较为分散,要想全面管理还需要多花一些心思与精力。当前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果带队的教师知识指导能力不足,只是存在与表面功夫指导的话,那根本无法带领实习生。

2.顶岗与实习要相互并重。所谓顶岗实习支教,就是师范生通过顶岗来实现自己的支教。在现实当中,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顶岗,忽略了实习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达到顶岗支教的最终目的,就更应该想考虑清楚自己的意图,自己顶岗支教的意义何在。

三、解决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支教问题的对策

1.强化对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指导和管理。加强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顶岗支教管理与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方面就是加强院校的指导管理。师范院校应当派遣教学水平高、指导水平高的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制定规范的教学工作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实习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因为师范生是属于全职性的实习,学校应当把他们当成与全职教师一样的对待,同时还要安排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有效指导。最后就是顶岗支教的实习生应当进行自我约束,在实习过程中对问多学,自己多花点时间去研究学习。

2.轮流授课。轮流授课的方式就是为了让实习生能够得到更好锻炼的同时,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备课。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备课是非常重要的,每一节课的知识都是新知识,没有准备充足很难发挥课程效果。指导教师与实习生轮流授课,不仅可以让实习生学习到指导教师的教学技巧,也能够让指导教师从实习生的授课中去发现问题,进行正确指导。

3.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当前,高师院校的课程一般都是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师范教学技巧的培养,导致师范教学能力一直停止不前。所以,高师院校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师范性教学技巧的训练。

第一,要调整课程的结构,增加教学实践课程。传统的师范性教学方式,都是单一的,师范性课程特别少,内容还非常死板,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极远。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这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对教学方式要求极高。英语专业的实习生就算自身英语水平极高,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也只能做到纸上谈兵。

第二是加强文理课程的渗入。现今的高师院校学生教育课程中普通课程的比例较高,学生的课程较为单一,不利于综合能力发展。所以,师范生的教学中,要多融入文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总结

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教学方式如果仅限于传统的模式那一定是止步不前的。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顶岗支教是中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的成功探索,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未如此顺利,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实习生顶岗教学能力,就应当先让高师院校注重顶岗实习支教的工作,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创建示范基地,进行创新能力的指导培养,保证实习生的顶岗支教工作能够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芳.英语专业顶岗实习生班级管理能力的历练[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5).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在岗实习 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目前推行的是“3+1”的教学模式。即3年的在校专业基础知识、校内实训+1年的企业在岗实习。笔者所在学校,实习环节主要是将学生推荐到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互联网+外贸的中小企业,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营销模式体验。此次暑假,作为实习负责老师,深入企业,实地走访了长三角的每一同学、及每一位同学所在的企业。通过对在岗实习学生的走访,与实习学生的企业交谈,发现了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实习指导、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的一些指导和借鉴。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企业服务意识、浮躁、焦虑情绪有待调整。良好的企业服务意识、好的心态,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由于实习工作琐碎,快节奏、看重业绩等做法,容易引起实习生失望与焦虑的情绪。不少实习生抱怨实习部门主管或是领导不能委以重任,让其从日常的办公室做起或是下工厂。另外,看到周围的同事或是同期入职的同学开始拿到外贸订单,比较浮躁,有较强的焦虑感。甚至有些学生,心态还未能完全调整过来,未能给自己找准职业定位,在实习工作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中出现一些浮躁、倦怠的情绪。

2.课堂知识与实践稍有脱节。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践。走访过程中,部分学生有反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稍有脱节。企业也有提出,我们的学生操作电子商务平台还不够熟练,同学们所学的商务知识过于笼统,企业需要花时间进行系统的培训。其次,同学们的销售技能有待提高,在面对客户询盘时缺乏技巧,在跟进时,对于如何吸引客户也显得青涩。

3.实习指导教师指导、监督、管理难。我院2013级学生,近50名,分散在长三角、珠三角的20多家外贸企业。由于实习单位的分散性,校内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职能基本是借助远程指导。指导的方式主要是电话、QQ、微信。而一旦学生失去沟通的主动性,学校的指导老师就“鞭长莫及”了。因此,指导老师很难及时掌握学生在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实现实习的预期效果。

4.实习指导教师师资队伍结构单一、缺乏“双师”队伍。所谓“双师”,就是要求实习指导老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二是要有广博的专业实践技能。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多数是直接到校工作研究生,且大多数是英语文学或英语教学教育出身,加之缺乏在一线公司、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无法对学生实习做出有效的指导,影响了实习效果。

三、对策探讨

1.加强学生的企业服务意识及职业技能的的培养。学生的企业实践,除了对专业知识进行很好的运用,还应该具备较高的企业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今后的实习指导中,要加强学生的企业归属感的引导。增强企业的归属感,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职业能力方面,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电子商务技能和外贸业务知识,了解海外客户网络购物的消费理念和文化,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营销技巧,从事跨境电子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应该重视对学生除了英语专业知识以外的,满足跨境电子商务营销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实习管理。严格、科学的管理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关键。我校根据近几年的实习情况,总结如下经验:第一、以学校及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为主导,密切联系企业,建立“企业+学校”双元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效率。第二、对实习教学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求学生参加的实习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监督、有总结、有反馈,保证实习的有效实施。

3.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有效进行的有力保障。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能够给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系统的商务知识和丰富的商务实践经验。今后积极鼓励有参加过企业挂职锻炼的年轻教师,加入到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

4.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指导性纲领。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都是基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都在经过综合调研,在校企合作理事会的验证下通过的。都是基于企业需求和“校企合作、商英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技能+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课程体系。

四、总结

此行对于今后我系实习工作的指导及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同时也能为商务英语专业更好的切合工学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打下基础。通过走访,我们会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形势变化,建立全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途径,使我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更有针对性,引导学生从职业能力提高角度出发提升个人的能力,促进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意义的突显。

参考文献: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分析

1.商务英语科学概述

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商务英语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可见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理论为指导,涉及经济、金融、贸易、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作为基础交流语言,从事或参与国际商务活动[1]。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具有扎实商务英语功底和较高商务英语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制定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相关合理课程,完成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2.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2.1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效果甚微。

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当前商务英语教学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在:(1)专业课程开设不合理,专业教学效果不明显。研究发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课程以英语课程为主,以商务课程为辅,比如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少量商务课程,甚至出现商务英语主干课程被设置成选修课,加上受课时和学制的限制,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教学效果不明显;(2)商务英语专业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培养,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目前许多高校进行商务英语教学仍然以教师教授理论为主,通过以教师为主体讲授英语语言语法,以及商务知识,缺乏学生实践操作,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参与商务交流能力低,教学效果不明显。

2.2专业师资局限,教学效果不明显。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跨专业的学科,既涵盖普通英语的基本知识,还涉及贸易、经济、金融、法律、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求商务英语教师不但具备教师职业应有的素质,同时还要具备英语与商务跨学科的知识,即“双师型教师”[2]。然而目前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多是英语专业的高学历教师,缺乏商务专业实践经验,以至于教学过程中无法透彻地向学生讲解,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3.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新模式

商务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其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立足商务与英语有效结合,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1商务与英语相结合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融合英语专业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商务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学生商务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相关课程、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职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英语专业与商务职业的高度融合,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新型模式,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综合能力,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

3.2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将课堂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通过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但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实践中发现问题,提高专业技能。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1)校内实训是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指通过校内模拟逼真的商务流程进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商务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和施展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个人和集体的才华,提高其专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能力、商务操作能力、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等,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校内外贸仿真模拟实训室,为学生展现各种商务流程和场景,营造一个真实的商务环境,让学生亲身模拟商务操作,加深学生对商务流程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校外实践是指学校鼓励学生进入社会参加专业实习,通过深入企业岗位工作,了解外贸行业的发展方向,增加专业见闻,提高专业素质。比如学生通过参与某一项具体的进出口贸易,实战演练报关、商品检验、货运输、银行结汇等,并根据需要制作进出口贸易所需要的商业发票、汇票、保险单据等相关单据,从而实地了解国际贸易的操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因此,校外实习不仅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外贸公司的业务现状和岗位职责,以及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实习使得商务英语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得到了升华,提高专业综合能力素质。

3.3将商务案例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将案例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是来自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包含深刻的道理,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教学中,应用案例进行教学属于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践能力[3]。以商务英语单证教学为例,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展示各种单证实例,并对相关单证的种类、使用范围、缮制技巧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外贸单证形成全而的认识,应用外贸单证的能力随之提高。

总之,商务英语教学应当以培养具备扎实商务英语和熟练商务技能为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性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校内模拟仿真教学、校外岗位实习、导入案例教学等途径,全面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了社会对商务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侧,2010,10(11):23-24.

[2]赵迎春.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2010,10(12):56-57.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KAS模式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一、KAS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融入的意义

KAS即Knowledge、Ability、Skill,KAS模式是源于美国对职业的培训模式。就是对企业管理阶层的人员进行训练,重点在工作的知识、能力和技巧。简单的说KAS模式是管理学上的一种培训方法。KAS培训法主要内容: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模拟角色法、对抗辩论法、专题讨论法、参观学习法、现场实习法、职务轮换法和继续教育法。当下高校所采取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训进一步的细分及融入的尝试,以高校的课程出发,结合成熟的教学资源,能够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对实际的融入。构建KAS模式平台要以结构性整合、教学环境多元化和教学动态化等方式。通过实施相关基础、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探索KAS模式在商务英语中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是实际工作能力,上手快,商务英语实践性很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的课程应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进出口业务的具体操作作切入口。解构目前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把英语、外贸知识、技能掌握三个方面与KAS结合分析,从KAS模式的专业课程、教学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在融入KAS模式上,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二、基于KAS模式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一)完善专业的知识结构

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不同的教育种类,明显标志在于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同的。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向导的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要把社会需求与个性需求融为一体,即职业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要有确定自己的类型,使其不能被取代,才能够使高职教育得到广泛的发展。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上岗的周期缩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人才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对于国际商务、经贸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熟悉掌握,熟悉礼仪、谈判和文秘工作,各类现代化办公设备与通讯掌握自如,同时,还要具有相当强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实用型复合人才。个人素质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通过各项能力的综合,构建出商务英语专业的能力要素,见表1

2、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要确立准确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要完善专业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就是KAS模式中的K。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最主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语言基本技能和商务操作技能培养层由主干课程实践部分完成,主要培养学生英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译和国际商务基本操作技能;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和商务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和国际商务基本操作的能力。依据教学进程的合理化, 使部分课程实现综合化 见表 2

(二)提高学习知识的应用能力(A)

1、学习能力培养

每个人都在不停的学习,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教师不但教授给学生知识,也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要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可以让人受益终生。还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从一开始对商贸英语专业的了解到实际中开始应用,都需要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同时,要丰富教学资源,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覆盖面广,所以要丰富教学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还要采取多样化课后作业,要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测重点。

(三)培养职业素质和技能(S)

1、校内模拟实验

可以多媒体已安装的模拟实习软件,建立真实的商务虚拟环境,学生可以在其中体验整个过程,对他们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出口业务的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文秘、企业管理人员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了解到各项工作的业务流程的动作方式,锻炼了学生在实际应用的综合素质。

2、校外实地实习

商贸英语专业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就要结合课外的实习。可以安排学生到各部门进行实习锻炼,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工作环境中,积累实践的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重视度日益增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如何培养算命应用型人才成为广大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KAS模式对高职外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多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顶岗实习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 影响 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向来是中国长期存在的一大基本问题,尤其是专科毕业生。每当毕业季来临,专科毕业生便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如何使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青睐,如何让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岗位,已经成为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关键。为此,学院采取顶岗实习这一政策,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职业意识和综合素养为目的,更好地适应市场目标人才的发展需要。

一、从不同角度分析顶岗实习目的

(一)从教学角度分析

1.教学质量考核。商务英语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是学以致用。考核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传统的考核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学生的卷面成绩。这种考核形式导致学生只知道学知识而不会用知识,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难以充分发挥。根据商务英语本身的特性及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学院扩大实践考核比例,通过安排顶岗实习这一实训课程,将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结合起来,把实训过程与实训结果结合起来,从平时的课堂讨论、实践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等方面评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考察学生的系统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2.人才目标培养。根据调查,社会对素质较高、专业能力与沟通能力较强的商务人才求大于供,衡量标准主要是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这表明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商务应用人才。在职业知识方面,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三位是: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知识、财务与金融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在职业技能方面,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五位是:英语听说阅读能力、办公自动化设备应用技能、文书写作技能、信息与档案管理技能、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在职业素质方面,企业需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前四位是: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发展潜能、中外文化修养。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系统的国际贸易知识与进出口业务流程,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办公设备,能熟练运用外语独立从事一般的进出口业务,以及其他与外贸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这个目标人才的培养过程,是学院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完成的。

(二)从个人角度分析

1.尽早接触社会定位自我。大学就是个象牙塔,一直处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状态的学生,对未来的想法大都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往往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所以尽早地接触社会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清自己,明白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为以后的发展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

2.提高工作能力,明确择业目标。顶岗实习,就是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地积累经验,提升工作的能力,为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多个行业的尝试,看看自己喜欢什么行业,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哪方面更具有潜力,从而更加明确自己择业的目标。所以说,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来学习岗位知识,累积经验,从而提高工作能力,使学生的择业目标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二、商英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顶岗实习的确让学生学到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得到的实践锻炼、能力积累及适应并投入新环境的经历,提高了毕业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但同时,顶岗实习使学生经历了学校的学生角色与职场的社会角色的迅速转换,由此伴随的关于专业学习、心态调整等各种不适应现象也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调试。

(一)专业学习与岗位需求衔接不够

在顶岗实习中,学生会慢慢发现专业学习与岗位需求的衔接不够,书本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行业知识技能还远远不够等问题。所以,在这一阶段,学生不应该碍于面子,要学会不懂就问,通过各种渠道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巧。例如通过积极参加商务技能培训,与有经验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在工作过程中慢慢掌握并熟悉应用行业知识技能,这样就可以弥补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不足。

(二)心态需要进一步转变

走出校门,踏入职场,不同的环境使学生很快意识到大学生活与职场生活的重大差别。学校三点一线的生活,是简单而相对轻松的,但是在工作当中就不同了。在工作中,学生要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处理与上级领导、周围同事的关系,如何应对工作中的诸多突发事件及环境转变,这些都需要他们以一颗平常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及时地转变心态会让他们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因此,摆正心态,及时转变是更好地工作的关键。

三、商英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影响及意义

(一)对个人的影响

1.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顶岗实习,通过在具体岗位上的“真刀真枪”工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精神,还拓展、巩固了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人的心态也得到改变,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遇事不慌,从容处理,从而为个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人生价值观。顶岗实习,学生身临企业生产第一线,熟悉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体验了企业文化和经营流程,了解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顶岗实习能让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并在实习过程中缩小就业意向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形成比较客观的择业观、就业观和人生价值观。

3.奠定了坚实的求职就业基础。顶岗实习的经历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从而掌握就业信息。另外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并构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把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具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适应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经历。从一开始的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到后来总结出自己的理论并用其指导实践,这些都为学生的求职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商英专业教学设计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1.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是学以致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是单一地传授知识,不能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适时适当地创造一些活动,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例如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专题研究法、组织竞赛法,以及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例如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型、体验型、案例型、问题型等,积极开展“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应多安排多媒体课程教学、网络教学,充分挖掘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方法方面的资源,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在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英语人才。

3.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在专业教学组织上,以教材为依托,以案例分析为契机,以问题为本,创设仿真情境,将商务英语语言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及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将大学所学付诸实践,提高就业竞争力,更能让学生了解到工作的艰辛,了解到责任与团队的意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客观认识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更好地完成自我目标定位和人生观的塑造。同时,学院可以根据学生顶岗实习中的不足进一步改进专业课程,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目标人才。

参考文献:

[1]谭利娅.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探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报,2009(02).

[2]陈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010:20.

[3]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梁志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C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109-04

近年来,随著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加强,经济越发全球化,文化交流日渐多元化。但与之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一个客观事实就是,高素质的英语从业人员匮乏,尤其是既掌握了较高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可谓“风毛麟角”。在这样的机遇与挑战面前,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

一、“2+1”教学模式的实践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2008年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只有60%左右的学生从事了旅游行业的工作,不到20%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可以发挥其在旅游和英语两个方面的专业特长。所以及时发现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十分迫切。因此,我院在旅游英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前,进行了较全面的社会调研,以对口的行业(包括酒店、旅行社等行业)、行业人士、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已毕业的学生等为对象,了解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生素质要求、技能要求等。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果断地决定实行“2+1”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后一年到企业进行综合技能的整合训练和顶岗实习。

(一)“2+1”教学模式中“2”的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高[2006]16号),在使学生获得文凭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技能,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为其顺利就业铺平道路。我们通过对旅游英语专业进行的教学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近两年该专业的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达到了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顺利完成由学习者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过渡。

1.教学目标定位: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旅游英语人才。从市场的需求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多数毕业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无法达到企业单位的要求。为此,我们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在保证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大口语技能的培训,并将口语课贯穿于每个学期的教学当中,实行小班教学,每班人数20人左右。此外,开展以赛促学:第一学期通过语音达标训练,培养学生的语音能力;第二学期通过电影配音大赛,培养学生的口语和英语文化的认知能力;第三学期通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第四学期则通过开展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涉外综合职业能力。

2.教学方式:突出“就业为导向,能力本位”,引进“合作学习”。旅游专业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旅游英语的业务操作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与网络应用能力等(姜希星,王鹏2006)。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堂教学采用的形式主要有两人对话、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组间交流、组间竞赛、角色扮演等。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及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四五个不同基础、不同性别的学生构成,各小组的组成情况有强有弱,以强带弱,组与组之间强弱相当,势均力敌,使组织竞赛成为可能。各小组自己推选组长,在小组合作中,每组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任务,有分有合,各展所长,特长互补。其次,教师把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最后,进行组间互评、竞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个人和同伴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并且相互妥协让步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

3.教学实践。实践学习是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通过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和课程教学内容,开发立足工作岗位,用工作过程来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强化课程的工作化管理,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学”转换成“工”,学习变成了工作,通过“工”的途径来达到“学”的目的(李海燕2012)。几年来,旅游英语专业选择一些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例如,海关报关公司、大酒店、景区和旅行社等涉外业务较多、比较规范的宾馆和旅行社,开展联合办学,如我院应用外语系与广州四大名苑之一余荫山房签订了实习协议,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去景区实地为游客做义务导游讲解员,在实践中学习导游讲解技巧,并把课堂上学习到的茶艺技巧运用到余荫山房的瑜园茶艺表演当中。此外,旅游英语专业还与一些旅游、企业加强联系,实行合作教学。聘请大饭店、大酒店等单位的既有英语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从业人员来学校做兼职教师,给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做短期的实践课培训或行业人士讲座。同时,旅游英语专业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生到酒店去实地参观或实践。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们对旅游业有了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同样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日后的学习中,端正了学习态度,激发了学习热情。

4.考核方式:内容形式和时机的多元化评估。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可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在内容方式上包括:平时表现,如课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上课出勤率、实习实训等;考试,如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习报告、论文答辩等;团队活动,如各种比赛;在评估时机上改变静态的一次性考试形式,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对学生实施准备性、形成性、诊断性及总结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毕业后的跟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找出与相关标准的差距,锻炼学生终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潜能和学业成就,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双师素质”教师:专业+英语的复合教学能力。由于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既包括使用英语授课的英语专业课,也包括使用中文授课的旅游专业课,而往往这些课程都是由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分别授课。然而,旅游英语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培养“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复合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英语教师掌握一定的旅游实践知识,旅游英语专业每年选派英语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鼓励他们考取证书并去企业实践。同时,安排实习指导教师时,采取1+1的方式,即每组实习指导教师都由一个旅游专业教师加一个英语专业教师组成,每月定期到实习单位蹲点、考察。同时,安排旅游专业教师听本系英语相关课程,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要求他们进行双语教学。几年来,旅游专业教师队伍逐渐成长为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到目前为止,旅游教研组的教师“双师素质”达标率达到100%。

(二)“2+1”的教学模式中“1”的实践

根据珠三角经济发展和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特点,依托与广州市政府、广东省旅游局、广州市科协等的共建关系,以育人为本,与富力君悦大酒店、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嘉鸿华美达酒店、广州四大名苑之一的余荫山房、广州从化碧水湾度假村、广州市长大厦、广州敦豪游艇有限公司等十多知名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合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了多方共赢、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和文化融合的交流沟通等机制,形成了人才培养“多方联动”机制。

1.校企合作。本专业教学与企业紧密合作,深度融合,拥有一批优质校外实训基地。目前,与广州十甫假日酒店、嘉鸿华美达酒店、广州南湖国际旅行社、广州敦豪游艇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完成了从103届到108届广交会的接待项目、完成了亚运会比赛场馆的志愿者项目等。基于与这些企业的深入合作,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认知实习、课程实习、岗位实践、顶岗实习全部真正走人企业、实现企业实践课堂与校内理论课堂相结合。

2.轮岗实习。积极探索多企业联合岗位订单培养,已经与广州南湖国际旅行社和广州敦豪游艇有限公司等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专业教学团队在前2年进行的同岗不同点实习基础上,做到与企业的多岗位轮换实习。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多企业间岗位轮换。

3.订单培养。2011年,我院与广州敦豪游艇有限公司签订了旅游专业订单班培养协议。在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学生作为公司的准员工,独立组班,企业全称介入教学过程,开展“订单班”培养。企业与我院共同商讨开发“订单班”课程,选派优秀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对自己的订单班授课,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主要在企业进行,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指导。

4.管理制度。为了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旅游英语专业制定了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及工作内容、毕业实习教学工作职责条例、学生毕业实习“三导师”管理办法、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学校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期间的轮岗协议等办法。在顶岗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填写顶岗实习手册,每天大致记录工作情况,每周总结一次。实习结束做大总结,由实习单位开出实习鉴定,对学生实习表现进行评定。学校分配实习指导教师,并建立“师生混编,积分考核”的管理制度,让实习实训告别“放羊”现象。此外,由于学生就是订单企业的员工,采用的就是对员工的管理方式,以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为标准进行考核——这就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学生岗位实践阶段容易出现的缺乏管理、无心管理、无效管理等局面。与此同时,企业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也极大地推动了我院的管理与评价方式改革。

二、工学结合环境下的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几年来,通过“2+1”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一个体现高职特色的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形成。我院坚持从行业人才培养规律人手,以“三平台”为依托,即专业平台、实践平台和就业平台,以“三结合”,即教师、学生和行业专家为原则,逐步确定“专业认知—课程实训一岗位实践一顶岗实习”四个环节组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三三四式”实践教学体系。

(一)打造平台,突出实训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即培养人才以企业用人为主,培养目标以企业需要为主,课程体系以实践能力为主,专业技能以岗位技术为主(嵇美华2012)。为此,我院在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方面通过岗位调研分析,以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并对工作过程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重构了学习领域课程,逐步构建实践教学的三大平台。

1.专业平台。专业平台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形成专业素养的基础平台。培养应用型旅游英语人才的课程设置及建设的定位必须符合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各种理论课程的专深。要求学生过早进人专业理论的学习,因而造成学生知识面窄、学科单一、应用能力较弱、创新能力较差等现象(王金洛2005)。因此,旅游英语专业应依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坚持立足高职、导向就业的办学定位,坚持理论适度、能力与行业同步的课程设置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起基本满足商务、外事和旅游行业需求的、较为完整的、实训突出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但这都有赖于通过具备相当实践能力的教师的教学而实现。为此,我院要求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五年内要累计有两年时间的企业实践经历。特别是鼓励老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去了解各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熟悉各工作过程与环节,掌握工作流程的组织形式。将课程改革的著力点落实到生产一线之上,让课程体系的根扎在企业生产一线。根据生产一线的工作流程,以岗位(群)能力为基本单位,编写原生态的教学资料或讲义,形成课程改革最鲜活、最原生态的第一手资料。近年来,我院旅游专业老师深入到企业。先后到东方宾馆、流花宾馆、中国大酒店、碧水湾度假村、南湖国旅等十余家企业学习并提供内训,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3000多人;完成纵横向课题多项,编写教材3部,其中,我院是广东省旅游局指定的广东省酒店职业英语等级考试报名点、培训点和考试点。从2008年7月至今,我院有多位老师参与20余次的考试考评工作。

2.实践平台。实践平台是为学生提供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转化的关键平台。旅游英语专业在产学研合作工作中十分重视实训基地建设。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以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我院发展规划为目标,以专业发展实际为依据,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训基地为重要补充,校内校外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旅游英语专业兴建了5个实训室,改扩建了6个实训室,保证了项目教学的开展。上述实训室均在行业、企业的参与下,按行业标准进行设计、装修,体现了企业典型工作环境的主体要素,优化了实训环境,形成了与行业一线单位合作的有效机制。

3.就业平台。就业平台是为学生提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升的平台。旅游英语专业以“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市场化”为目标,以毕业生“早接触社会、早接触专业实践、早进入岗位工作”为导向,以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社会环境、适应工作要求”为要求,构建和完善了毕业生就业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王金洛2010)。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应聘前的求职技巧培训,比如,应聘前,及时有效地组织模拟招聘现场,通过模拟使学生学到各种应聘技巧,从容应对招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前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培养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顽强坚定的自信心。

(二)依托行业,整合资源

教师、学生、行业专家三结合可以取得优势互补,多方共赢。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寻找合作企业,了解行业、企业现状,组成教师智慧团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服务与咨询,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并积极主动地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现状与需求分析,制订企业培训计划与方案,使企业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使职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使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嵇美华2012)。旅游英语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紧紧依托行业,与专业对口企业建立长期的、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学校教育保持与企业教育的沟通、对话和衔接。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开展项目开发、科技创新,为学生提供参与项目开发、科技创新的机会。与此同时,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开发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工作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了解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从而为实现“零距离就业”提供前提条件,为学生减轻就业压力,为企业减轻岗前培训的压力和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缓解社会就业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跳起和谐的“集体舞”。

此外,教师、学生、行业专家三结合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姚芝楼,王建国2006)。在校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校内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教师与行业一线的专家共同指导学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相结合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邀请他们定期不定期地指导旅游专业的教育教学建设。与此同时,从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上著力,强化教学指导。教学做合一是项目课程开发的重要理念,也是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组织的基本实现途径与基本原则,但这都有赖于通过具备相当实践能力的教师的教学而实现。

(三)完善体系,逐层推进

从行业人才培养规律人手,以“三平台”为依托,以“三结合”为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确定“专业认知一课程实训一岗位实践—顶岗实习”四个环节组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专业认知。专业认知旨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旅游英语专业通过让学生听行业人士讲座、参观校内外实训基地、观摩与旅行相关的企业等方式了解与感受本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及技能要求,让学生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清楚的整体的认识,明确将要从事的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明确专业学习的目的及内容,以初步形成对专业的感性认识。

2.课程实训。教师在传授专业基本理论课的同时,注重学生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即将实训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习边进行课程实践。实训主要包括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训。在多年的办学中,学院教学与企业紧密合作,深度融合,拥有一批优质校外实训基地,为课程实训提供了保障。

3.岗位实践。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任务后,集中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到行业一线参加行业真实环境的岗位实践,加强对专业岗位的认知。这一阶段的实践,既可以使学生检验过去的学习情况,又可以使其对照实际,发现差距,有针对性地完成来年的学习任务。此外,旅游英语专业可尝试在追求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过程中,探索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与企业需求的“口径”是否一致,从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地植入企业文化的基因,让企业文化基因在学生的心灵“胚胎”上滋生发芽。

4.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们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公关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在岗位编排上,按照企业的“班长、组长”的组织将师生混编,多岗轮换。先让教师担任“工头”,通过竞争让学生轮流竞争高一级岗位和“工头”位置。在学生考核上,“积分自然生成考核”与“企业量化考核”相结合,高岗高值,多岗累加,根据积分高低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等次。在教师考核上,实行“实训指导教师挂牌积分制度”。

三、结语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商务英语;评价体系;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54-02

一、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虽已蓬勃发展了近二十年,但是由于其是由英语和商务两个专业交叉和复合而衍生出来的一个专业,所以至今仍没有建立起自身独立的、特有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从现有的评价体系来看,其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本身需求,存在着诸多问题。

1.专业评价指标不统一。由于专业本身的综合性和跨专业性比较强,起步也比较晚,所以相比于英语专业相配套的(PETSⅠ、Ⅱ……)考试而言,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并没有相对专业的等级考试,各个学校和教师虽各自都有一套评价标准,但其评价体系尚未固定成形。而在传统的指标体系中,无视专业课程的实际需要以及各专业课程间的合作协调现象时有发生,使得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测评陷入了为评价而评价的怪圈,人为性和随意性较强,所以急需一套完整的、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内容单一。当前的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在评价内容方面存在着过于依赖教材和教学计划的不合理现象,过于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其实际的业务沟通能力,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而有的学校又过于注重资格证书的考取,追求高的考级通过率,干脆将考级的内容生搬硬套到课堂教学中来,不重视知识的前后衔接和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甚至将资格证书的考取作为学生能力及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度和开放性。

3.评价模式僵化。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评价模式重结果、轻过程,更多的是凭借一次考试的结果来判定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由教务处下达命令到专业科组,再由专业科组的任课教师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行命题、选择考试形式、制定考核标准,统一考试、统一改卷。这种评价主体单一的量化考核所产生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公平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和其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紧张和焦虑情绪,传递了错误的学习方向,使得学生认为只要通过死记硬背考取英语(PETSⅠ、Ⅱ)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对未来就业一片茫然,极其不利于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仅有“英语”的部分,还有“商务”的部分,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再加上中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性,学校还应尽力与相应的企业寻求帮助,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制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实施评价过程等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多元化评价体系。

1.规范化评价标准。制定规范统一的评价标准是建立科学有效的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商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直接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对外经贸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进出口贸易等国际商务活动,就此学校应该建设相应的商务英语模拟实训室和国际贸易业务综合实训室对学生进行实训,同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指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在对学生评价时,可以根据所考查内容的侧重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标准就各不相同:根据“说”发音的标准程度、使用语法的复杂程度、表达的简洁程度、与身份场合的适应程度等,可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等级,给予等级评分;通过观察学生的仪态、措辞、肢体语言等的表现还可以酌情加分或减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涉外业务中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外贸函电、外贸英语实务、商务英语谈判等课程,其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商科知识的理解和处理外贸业务的能力之上,教师将每个任务模块的考核标准细化分成ABCDE五个等级,并在考前明确将各部分的考核标准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根据各项考核的标准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2.科学化评价内容。根据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涵盖:英语语言技能、商务知识、商务沟通能力、人文素养这四个方面,在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更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所以商务英语专业评价分为语言技能模块、商务交流模块和涉外业务模块,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本能力是指学生的汉语和英语的基础语言能力,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素质,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而专业能力就是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商业业务的接洽、商谈、签订合同、解决跨文化冲突等的能力,以及学生本身对企业的贡献潜能;可持续发展能力则是指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处理工作中问题的能力。这三项能力的考核都必须要包含在评价体系之中。再考虑到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实习实训环节的考核也格外重要,学校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并相应地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也纳入到商务英语专业的评价体系当中来,以增加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企业考核的内容需包括:电话会议、拟定合同、分组商务谈判、询函回函、下订单、投诉应对等业务情境,主要强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将课堂所学反映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3.多样化评价方式。商务英语专业评估可以借鉴专业英语专业教学的评估经验,在进行专业水平评价时,可以考虑评价手段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做到教学结果和教学过程的兼顾。同时还需要考虑中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在评价中考虑社会和岗位需求,以下主要从评价主体的不同阐述商务英语专业多样化评价体系的建立。(1)教师评价。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的接触也较为频繁,所以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还是应以教师评价为主。只不过根据考核内容的不同,教师也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比如,可借鉴国外推行的导师负责制,即导师给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按照自己的授课特点灵活安排课程的测试。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完成不同的项目,学生合作将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等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导师,导师根据报告的陈诉、项目的完成情况等给予综合的打分。另一方面,还应将阶段性测试评价和一些非测试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执行,如课堂观察、学术讨论、访谈、问卷调查、日志、面谈,等等,并根据这些结果及时做出教学方法上的调整,做到动态评价、因材施教。(2)企业评价。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所以商务英语专业的评价体系中自然也少不了对学生实习能力的评价。在这一块,企业的领导会比学校的教师更具发言权,评价也更具权威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的就业单位是外企或外贸公司,因而校方要积极寻求这样的单位与自己达成实习合作关系,时常邀请公司的资深员工到学校来考察、听课,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水平做一个评估,还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而作为实习基地,校企双方也要建立科学的实习反馈机制,实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做一个动态的评价,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反馈给学校,为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提供专业的指导。(3)学生自评。新时期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的地位逐渐与“教”平起平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趋近于朋友。因此,在评价体系中也不能少了学生群体的自我评价和团体互评。一般每学期可设置两次学生自评,分别在学期中和学期末,主要是自我学习表现的回顾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将这些经验教训发扬光大。平时,学生也要养成在每单元的学习结束之后或是每个任务完成之后,将所学知识或工作内容进行一次大的梳理,并进行总结。而在一些小组活动如演示、辩论、表演等结束后,教师也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团体互评,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查缺补漏。(4)其他类型的评价。除了本校教师、合作单位和学生自身的评价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途径也可作为我们评价的标准,如证书的考取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参考。目前社会有着众多的与商务英语相关的考试,如英语(PETSⅠ、Ⅱ)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一、二级)考试、国际贸易业务员考试、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商务师资格证书考试、外销员资格考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学校要认真参考,仔细筛选,尽量推荐适合本校学生情况和当地企业需求情况的考试供学生选择,使其通过取得相应的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商业会、商务模拟谈判、外贸洽谈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外去实践知识并磨砺自己,接受更严苛更专业的评审,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水平、积累经验。学期终,教师再按照百分比将这所有的评价成绩进行加权,形成终结性评价。

三、结语

建成商务英语专业的多元化规范评价体系,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校方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积极研究、调查,与企业商讨合作计划,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共同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调整,使整个体系在动态的完善过程中逐渐稳固下来。

参考文献:

[1]王群.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综述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07).

英语专业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 商务英语 实践 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能从事各企事业单位外经、外贸、旅游、外事等行业的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逐渐变大。商务英语专业在全国各大高职学院相继开设和稳定发展的同时,部分毕业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商务流程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与人交往沟通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工学结合是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根本途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为企业和高校搭建了坚固的桥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对适合本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

一、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时间不长,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工学结合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管理方面。

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学校都缺乏完善的工学结合制度,因此在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管理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各职能部门与管理方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需担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商务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学结合深入发展的速度。

2.企业方面。

在工学结合实际实践中,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其中的一方,仅仅把帮助局限于给学校提供实习基地,没有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求,给予高职院校各方面的帮助,这就使得学校的培养模式和企业的需求不能很好地结合,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主要在涉外中小型企业,企业发展的规模不大,而学生参与工学结合人数相对较多,这就使得商务英语工学结合不能充分开展,影响实习效果。

3.学校方面。

高职学院没有严格、具体的工学结合执行制度,学校工学结合往往只是留于表面,对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动员远远不到位。同时,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相处不畅,校企利益关系处理不好,服务项目开发较少,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强。很多高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仍然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填鸭式教学,理论性强,课堂教学与实际运用、岗位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商务英语校内教学缺乏实践性和实用性。

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模式

工学结合的主体由学生、学校和企业组成,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将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际岗位相结合,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资源、师资、环境和设备的一种教育模式。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训实践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

1.校内单项技能实践训练教学。

学生单项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在第一、二学期首先获得。在商务英语语音室、自主语言学习室、国际贸易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内,综合开发多种商务软件,利用语言学习平台,设置相关场景,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教学。学生通过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课程实训,熟练运用商务语言,训练语言实践能力;通过国际贸易支付与结算、外贸单证等课程实训,熟悉商务流程,将语言知识与商务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商务谈判、商务沟通等课程,全面提高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和个人综合能力。

2.校内综合技能实践训练教学。

校内综合技能实践训练要求高职学院创造出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商务交往仿真情景,模拟演练外贸、翻译、文秘三大岗位群的教学内容,力求在第三、四学期发展学生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促使学生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口头交流和函电写作,熟练运用市场营销和商务谈判技巧洽谈业务、制定履行合同;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常见商务文本进行中英文互译;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会议安排与记录、档案管理。

3.校外实践教学。

学生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参加顶岗实习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下进行顶岗实习和实训,动手操作,体会深刻,不仅对业务的流程有真实全面的认识,而且能切身体会到自身专业技能上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使自己更符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实习日志和实结可以作为校外实践的主要考核方式;实习过程的见闻感受可以作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选题,企业专业人员和校内专任老师可以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综合考评。

三、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体系方法和举措

在具体实施高职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商务技能”的人才培养策略时,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与举措。

1.完善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政府是工学结合强有力的推动者,工学结合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要协调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工学结合实践,构建商务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交流平台,鼓励企业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场所,建立实习最低酬薪标准,从而保障学生利益。同时管理部门要针对工学结合出台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从而进一步完善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保障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改革和丰富实训教学内容,多种手段进行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是实现在真实场景中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能力和商务技能有效结合的最佳手段。商务英语教研室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编写适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教材,在第六学期的教学中将语言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有机统一起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创设各种真实的商务语境,展开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另外,英语教师要不断改进商务英语传统教学方法,多多探索和改革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任务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场景模拟法等,通过互动式、情景式、任务式等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革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行“三证书”制度。

这里所说的“三证书”制度,就是要求学生在毕业时最好同时拿到毕业证书、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秘书证等)。通过推行“三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学习语言技能和商务实践技能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另外,需要革新考核手段,注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增加英语口试,提交商务项目作业,模拟商务谈判等,也可聘请企业人员一起参与学生的实践考核评定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4.整合配置资源,实现校企“双赢”。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关键所在。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的场所,派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提供国际贸易、进出口实务、外贸单证、市场营销等实践项目,也为学校老师下生产第一线学习提供便利;学校帮助企业员工提高英语能力,掌握语言技能,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为企业输出所需要的对口专业毕业生,双方整合配置资源,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5.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即组建一支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都很强的教师队伍。目前,高职商务英语校内教师缺乏相关涉外行业工作经历,而涉外企业人员则缺乏相应学校教学经验。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建立师资队伍培养与管理机制,鼓励校内专任教师深入各企业访学和培训,鼓励教师考取相关商务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引进企业一线人员担任商务英语专业兼职教师。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努力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方向,是高职院校增加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新途径。但目前深入开展工学结合还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需共同努力,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才能最终实现高职教育走产学研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0,1.

[3]王黎明.高职商务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9,(5):84-88.

[4]郭晓丽.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1-302.

上一篇:大班学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数控顶岗实习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