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应用型优质本科大学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5-21 02:37:26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应用型优质本科大学的若干思考

摘 要: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基本趋势。本文深刻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详细阐述了新型优质本科大学的内涵,提出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新型优质本科大学;思考

为了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自1999年开始,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至2013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驱动的引导下,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其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大多地方新建本科院办学定位和思路还不够明确和清晰,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很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4年2月26日,总理专门召开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型转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开创一条新路,为地方或行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适用人才,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面临的机遇

机遇之一:高等教育改革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获得发展空间。教育规划纲要和“高教三十条”对地方院校的正面效应正在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地方高校债务得到化解;二是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大幅度提高;三是中央专门安排专项资金,通过项目的方式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四是国家给予地方高校在招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支持。

机遇之二:地方(行业)背景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带来比较优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由专科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来,大多数位于地市级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在融入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共享地方(行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紧贴地方(行业)、信息灵通。地方院校与地方(行业)文化、经济、政治联系紧密,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或行业背景,学校易于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信息、行业发展趋势、规律和标准等信息。二是专业设置灵活,新型专业多。相对传统大学,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没有历史包袱和惯性,具有面向市场设置专业、机动性强的特点,容易培植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三是教职工活力足,思想禁锢少。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尝试进行新的本科教育后,其在升本过程中形成的“升本精神”会持续发酵,教师和管理者没有形成思维定式和惰性,一方面具有强烈渴求吸收和借鉴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又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国际化方面等具有后发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越老牌本科院校。

2. 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生源数量下降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带来的挑战。据河北省公布的数据,2014年河北省高考报名人数41.3万,比2013年下降3.7万人,这是自2011年以来,河北省连续第4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同时,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据预测到2020年高考的全国平均录取比例就可能超过80%,在经济发达、高校众多的省份,超过90%是正常的,甚至会达到100%。这就意味着,理论上考0分也可以上大学。可以预见未来十年,高考招生会一直持续“一高一低”现象,“一高”就是录取率的逐年攀升走高,“一低”就是报考人数的不断降低。届时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选择将会更加精细,更加理性,那些办学质量不高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或专业招生就会有困难。

挑战之二:信息技术发展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带来的挑战。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数据”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都前所未有的丰富,学生通过视频公开课、慕课这样的网络课程资源,可质疑本校教师教学内容、方式和水平,可完全用“脚、耳、眼睛”来投票。虽然类似“慕课”这样的网络教育资源现阶段还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高等教育,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如果还沿用“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及单一的考评方式,那么这些学校的老师和课程必然受到冲击和淘汰。

面对以上机遇与挑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较短,但与传统大学相比,教育观念还未固化。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只要我们立足地方或(行业),合理地组织与规划,及时向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就能够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实力,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

二、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内涵

所谓“新建”讲的是时间概念;所谓“新型”说的是属性概念,主要是从性质上来界定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即敢于用新理念、新思路、新定位、新模式、新方法等,开创性地走一条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发展之路。

1. 新型优质本科大学“新型”的内涵

培养目标:应用为本。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新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共识。与高职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相对于职业技能更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与传统大学本科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理论研究更注重知识应用。

学科专业:需求导向。注重依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学科专业是新型本科院校生存发展之基。社会或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办什么样的专业,特别是要办交叉融合的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同传统大学相比,新型本科院校重点考虑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切性,而不是专业的数量扩充。

课程体系:知行合一。设计知行合一课程体系是新型本科院校的本质要求。在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上注重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知识,尤其是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能直接就业,又不缺乏发展后劲,应有别于传统大学的学科本位或高职高专院校的技能本位。

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是新型本科院校的一个基本要求。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外,还要清楚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懂得行业标准及制定的过程,熟悉行业职业管理程序与规律,特别是有相当数量的业界经历和职业资格的教师,应有别于传统大学教师的高学历、学术标准。

培养途径: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合作教育是新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合作教育就是要打破学校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通过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开放办学,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应有别于传统大学自己的学生只由校方单方培养的单一途径。

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新型本科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强化实践教学,特别是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占有较大比重,应有别于传统大学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又不同于高职高专以熟练操作训练为主的实践过程。

教学方法:行动导向。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其核心要义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和动口,构建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应有别于传统大学的单项知识传递。

教学评价:能力取向。实现单纯从教师知识传授向以学生能力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转变是新型本科院校的应有内涵。能力取向的评价观注重学生“学”的有效性,注重考评方式的多样化和过程化,强调对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应有别于传统大学偏重知识评价。

就业创业:联动并举。就业创业教育服务的系统化成为新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之一。新型本科院校不仅能培养在业界“顶天”的人,也要勇于培养为地方做“小事”的人,做“立地”的人。与传统大学相比,更侧重学生的就业率、创业率而不是考研率。

培养质量:社会评价。以社会评价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依据是新型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与传统大学相比,新型本科院校在建立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更关注用人单位和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对人才培养的评价。

2. 新型优质本科大学“优质”的内涵

所谓优质,就是质量优良,主要是反映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质的标准。新型优质本科大学的“优质”内涵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践行“大教育观”。众所周知,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和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接触,了解到老师对待世界的方法、对待学校的看法、对待生活的态度。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优质大学的教师不光会教书,还会育人,会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自觉地把学校优良基因传承给每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是普及“教学相长”。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止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会从学生身上看到亮点,吸取力量,也会促进思考、激发灵感。在优质大学的校园里,互相启发,教学相长成为一种普遍的模式,教师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鼓励者,而且还是青年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者和朋友。

三是坚守“质量标准”。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如何保障?标准必须先行。作为一所优质本科大学其专业建设有标准,课程建设有标准,教学过程、考试考核、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应该有标准。标准一旦确立,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坚持标准,守住标准。建立标准、实施标准的过程就是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四是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一直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有效教学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学科专业功底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育理论功底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教师即使教的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合作式、探究式、启发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是崇尚“团队协同”。在一所大学,由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的人组成的教学合作共同体,成为一个优质大学的必要条件。每个教师都蕴藏着自己的智慧和潜能,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团队中良好的研讨、互动氛围,将会有效地促进个人智慧与潜能的开发和释放,促进教师水平与素质的提高。

三、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的若干举措

河北金融学院始建于1952年,200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升本之初,学校开展了全校性教育思想大讨论,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本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已经明晰:即确立了“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培养适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战略目标定位,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 着力打造专业特色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专业特色是前提。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打造以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为主体,以文、法、理、工学科为支撑,金融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如各专业在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突出金融特色,构建了“金融+X,X+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学校注重发挥省级重点学科金融学、省级重点发展学科会计学、管理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了科技金融、金融统计与数量分析、金融会计与审计、金融营销、金融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英语、金融法等一批具有金融特色的专业方向。

2. 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课程建设是载体。学校秉承设计课程的理念,确定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每年聘请高校专家和行业高管来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脉问诊,着力构建一套新型应用型课程体系。如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与新兴业态相匹配,通过打破课程界限,以课程内容单元为单位,将现有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重组,形成新的特色课程,如将信息技术与金融课程整合重组,开设了“互联网金融”课程。增加了行业、企业对学生能力素质要求密切的选修课程,植入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增加专业导论课程、经典著作课程,不断扩展学生课程选择的空间。

3.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关键。学校注重行业背景的比较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机制,组建了河北省首家“区域资本市场”特色班,河北省首家ACCA特色班,开发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邀请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河北融投集团的业务高管来校授课。学校通过改造教室桌椅布局,大力推进“小班研讨、小组实践,互动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试行“微型研讨课”、“翻转课堂”等新型课程组织方式;各教学范围尝试多种考核类型、在线考试、多个阶段考试,强化过程性考评;推行多种成绩评定方式,实行结构化成绩。注重考评结果运用,用考评的创新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4.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实践教学是导向。学校构建了从大一到大四为纵向,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为三面的“金字塔型”立体化、相互协同的大实践教学平台,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的实践教学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一是研发设计了多学科、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平台,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二是校内建设了模拟证券、模拟银行、ERP沙盘等34个专业仿真实验室;三是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社会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共建,培育了一批切实可用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5. 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双师型”队伍是核心。学校出台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的激励制度,促进那些没有实践背景的教师愿意去企业、公司挂职锻炼;激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金融理财分析师等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还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网络资源、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形式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教学观念、模式、方法与工具及平台等方面的培训,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专业化的服务和支撑。

6. 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创建新型优质本科大学,质量监控是保障。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校、系(院)二级督导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构建了由专兼职督导人员、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及社会中介机构各方面参与的多维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与体系。在明确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前提下,学校正推动教学评价重心要从“以教为主”的低阶模式向“以学为主”的高阶模式转变:即通过评价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3(1).

[2] 潘懋元.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下一篇:从交互设计视角看通讯终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