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优生小团体的管理

时间:2022-05-19 04:18:58

班级优生小团体的管理

用先进的理念,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放飞梦想。让他们由单一的优异成绩成长为4A优生,智慧的面对成长中的一切困难,从而优化班级的管理。

一、学生案例分析

本次课题研究重点班级是2010级1班的三名同学。这里的分析把三个人的各自表现说到一起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优秀表现:

1富于进取的精神。他们积极肯干、善于思考、主动热情、求知欲望强等优良品质。他们在学习方面表现出来超强的能力,能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参加更多的活动,思维敏捷,喜欢深入探讨并独立解决各种问题,成绩优异。

2具有较强的荣誉感。他们集体观念强,能够自觉地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积极完成教师和集体交给的任务,主动的为班级和学校做好事,工作热情、办事公正。他们会用实际行动给集体带来荣誉而高兴,也会为自己做了对集体不好的事情而感到羞愧。这个荣誉感处事他们发扬优点、客服缺点,力求进步。

3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他们能够做到课前认真预先、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一定自学能力,对老师有礼貌,与同学团结友爱,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

2、不良表现。

他们成为优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从小学到现在他们总是走在别人前边,老师表扬,家长呵护,同学羡慕等让他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能听好话,怕遭受打击。特别是问题出现显得很脆弱,承受力差。在逆境中的处事能力差,很容易陷入焦虑状态。

二、优生小团体管理的措施

1、平等意识,公平发展。

平等的意识让我们能够用同样的心态看学生出现的问题,在管理中形成一种公平的环境,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才会有利于全体学生的成长。注意两个方面:1学生违纪时有一个统一的尺度。2表扬时特别兼顾不是优生的同学,形成有效激励。我常说“优生是夸出来的”,那是让我们对不是很优生的表扬,产生习得性成功,从而产生动力,努力学习。

2、树立目标,促进成长。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初中学生由于知识等各个方面的限制,他们对自己未来构想比较模糊,知道自己成绩好就往前考。班主任可以用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目标。可以这样做:1名人故事讲解。这个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让他们心动。2心理暗示。班主任必须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觉得我能行,从而激发学生潜能,让他们行动。3个别谈话。其实那种特优生团队是比较少的,我们完全可以采用谈话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激励发展。

3、严格要求,小题大作。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讲句内心话当班主任的没有不喜欢优等生的,但在内心可以,在管理中千万不可以。有少数尖子生的沦落就是因为在管理中忽略了很多必要的细节。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适当的时候做的严格甚至苛刻都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增益其所不能。当我们遇到优生违纪,我们可以采用小题大作的方式处理,让他们知道我们比不是老师眼中的宠儿,原来只是一个普通一个学生。注意让学生形成“生于忧患” 的观念。

4、情境创设,提高适应能力。

从现在中学一日常规看,我们研究的优生小团体,很难找到他们违纪的地方。怎么办?找问题。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具体的情境创设让他产生新的情感体验达到教育的效果。主要在这些方面:1创设人际交往的障碍。现实中的优生与差生之间本来就有距离,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一步创设就达到目的。让他自行去解决交往的困难,从而改变他们的观念,形成新的能力。2潜能游戏设置。这类游戏不需要专业心理学知识都可以做,让他们发现原来人还可以这样从而激发潜意识,迸发出超强的能量。3感恩励志情境创设。这个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创造出能够洗涤学生心灵的动人场面。这个可以建议使用邹越老师演讲视频片段“感恩父母和老师”那个章节。

5、正确处理小团体与集体的关系。

优生小团体的产生,对班级发展产生很大的带动作用,能够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这样老师也要注意正确的引导他们。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处理不好也会给集体带来很大的坏作用,特别是人际关系上两级分化。在管理中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他们只是集体一个部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团队都将存在。

6、主题班会,沟通你我。

优生小团体的管理其实就是如何优化班级的事情。主题班会很多时候成了班主任工作的负担,处于被动地位。我们从研究中发现,利用好这个阵地可以解决很多我们说教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有效的关键因素是他们能够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把老师要表达的内容感悟出来。从外因边内因。这个操作的重点在于主题的选择和活动的准备,关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注意活动延续性,从认知变为行动。

上一篇:“丫头”词义考辨与分析 下一篇:教师作为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原因及应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