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学科

时间:2022-05-17 05:37:37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学科

摘 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学科的融合,是现阶段教育的本质要求。内涵式发展以质量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特色学科是培养人才,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内涵发展 特色学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重视并关注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是以本科质量提高为核心的成长模型,要求高等教育在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四个方面作用的同时,根据社会与行业发展需求,制定符合企事业单位需求的教学课程体系,树立特色办学的观念,旨在高校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形成符合新时期的独特理念,培育品牌,形成特色。

特色学科是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基础之一。高校可因势利导,推动特色学科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的最终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近年来,我院集中力量,积极实施以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内容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并且初见成效。例如,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部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入选专业。

2 确立学科特色发展思路,促进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创新人才

从高等学校的作用和社会功能来讲,学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平台,是孕育经济增长点的沃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知识创新的源头。在学习创办国内高水品一流大学方面,模仿和学习很有必要。要想成为一流大学,一味地跟着一流大学后面学习和模仿也可能永远成不了一流大学。原因在于其历史底蕴,一流大学一方面引领社会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科技创新的孵化地。这就说明,唯有要创新,即有科研的创新、体制方面的创新,才能创办出一流大学,才能有创新的意识、环境,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交通运输学科是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我院根据学校的优势和基础,分析国内外现状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已成功选择了两个突破口,集中力量办出高水品特色。为了把交通运输专业办成一流专业,我院的自动控制系、自动化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从不同角度配合交通运输的研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两个学科尝试学科交叉渗透,向综合化发展。

3 增强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能力

我院依托我校一级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和特色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促进应用型专业的科研和教学。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学院不断凝练研究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强化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能更加全面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把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基本合理的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立足于地铁、轻轨、铁路等行业,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理念和能力。

4 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1 在学科特色发展中注重拓宽基础

就课程中的“基础”而言,狭义的讲,具体是指某门课中的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掌握这些方法所必须进行的基本训练;广义的讲,指课程和基础课程,一般指通识教育中那些属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课。与一些专业课程相比较来说,基础课具有稳定性、宽泛性、延伸性的特质。

实施宽口径的培养方案,就是按学科大类培养学生,转变既有的传统人才培养观念,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打破按专业培养的方法,积极探索和实施“按类招生、分段教学、中期分流、按需培养”的模式。具体以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例,“按类招生”是指按轨道交通信号学科大类招生,大一新生按大口径招生;“分段教学”是指本科四年的教学和培养,前2.5年按轨道交通信号学科大类进行“厚基础”的人文、经济管理、计算机、自然科学和外语等基础理论教学,后1.5年进行“宽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期分流”是指从第七学期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阶段人才需求,采取以专业方向分流策略;“按需培养”主要考虑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并适当考虑相关学科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尝试因时、因才制宜的“按需培养”。

4.2 确立学科特色的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方案

在教学计划修订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注重构建课程体系中的学科特色发展,把握教育思想先导作用,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和难点,并从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入手,重点把握本科教学计划,在以拓宽基础课程和全方位育人体系中正确定位,确立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最终形成以“学科发展为龙头,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目标”的理念。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启动名牌专业建设工程,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核心,在优化课程体系中,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基础学科与特色学科紧密结合,专业技能与素养并进,建立与现代轨道交通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名牌专业的无形资产与学院名称的无形资产同等重要,我院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中,“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铁道信号及控制)专业”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国内铁路行业,院校、研究所均享有美誉,因此,在教学计划修订完善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科特色的切入点,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架构方案。

4.3 完善过程控制,保障教学质量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和教学目标管理制度,构建了适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反馈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服务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在“学校、学院、系”三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本科教学督导组为主体,师生参与的教学监控体系”,聘请资深专家参与办学条件、教学投入、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情况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研讨,以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

此外,学院以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就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例,以铁路信号实践环节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理论教学、知识体系、人才能力结构的协调为主线,构建了由基础理论课实践环节、专业理论课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和创新实践环节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化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并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以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建立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采取构建高水平列车运行控制仿真实验平台、打造精品专业课程、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强化科研技能训练、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铁东,杨欣,李斌等.自动化专业基础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5).

[2] 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

[3] 王黎黎.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之研究[J].学理论,2011(33).

[4] 田长霖.知识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展望[J].国际学术动态,2002(3).

上一篇: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新思路 下一篇: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