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

时间:2022-05-16 11:57:19

论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

摘 要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面临高中升学遴选的考验,初中教育任务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完成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我们面临的日益紧迫的现实性问题。文章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对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的实施提出一点实践性建议。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相关界定

1.有效教学概念界定

有效性教学的存在是由来已久的,自教学这一行为开始之时,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探讨就从没停止过。但是在现代的教育理论界,由于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角度不同,客观上造成了对这一重要教育学领域的概念理解千差万别。但是在一个共性角度上,在教学活动中讲求相率优先和效益产出是具有共识的,故本文参考不同流派的观点,将这一概念总结为:

所谓有效性教学,即任课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状态,在客观上有效地引起了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2.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特征

(1)教学目标富有弹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必然要配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要达成初中英语教育的多重目标,必然要适应其语言性学科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相对刚化的教学目标批量化的管理不能满足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有效教学的弹性教学目标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兼顾到全部人的学习进度,必然会收到有效的结果。

(2)教学内容科学完整。为适应现代新课标教学要求的需要,为达到初中这一特殊阶段学生群体的学习要求,虽然可以通过较为弹性的教学目标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没有一个较为严谨科学的内容纲领,必然散乱无比,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尽可能的完善课堂教学,必然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3)教育任务以终生学习为主。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往往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学识。但是作为语言性学科的英语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这样硬性的填充式教学往往达不到要求的教学效果,而终生式学习的培养方式往往能够使其将学习作为自身存在的使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1.有效性教育理论缺失,教学标准落后

目前由于教育学界的研究缺失,我国关于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相对滞后,而国外的相关理论又由于国情的适用程度不同不能直接引用,这就使得有效教学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宏观运行环境,加上我国初中教学大纲上对于这一领域同样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客观上不利于英语有效教学的展开。

2.教师观念滞后,能力欠缺

有效教学由于其理论的不成形,在实施上往往会受到一线教师的抵触,由于这些教师的观念更新不够及时,这就使得其在有效教学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不能达到目标效果;加上一些教师的能力确有欠缺,对于新事物不能很好的领会,这都会造成有效教学展开的困境。

3.教学方法单一,忽视情感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有效缺失的现况中,教学方法单一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初中教育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但由于其存在中考遴选的压力,往往教师会在教学中偏重应试结果,由于教师迫于应试教育压力和教学目标繁重的矛盾时,往往放弃通过较为努力地主观状态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时期,采取较为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同时往往忽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就使得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难以接受,事实上降低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标实现。

三、新课标背景下完善有效教学的若干思考

针对目前出现的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困境,笔者根据个人经验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对时局有所借鉴:

1.加强先进教育理论构建

加强先进教育理念的构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翻译和引进,对我国的教育现实提出借鉴性参考;二是加强教育理论的本土化构建,我国目前虽然出现了一些教学学家,但是其对于教育有效性实现的效果研究仍不够突出,加强这一领域的发展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效性提升的重要途径。

2.缩短教师观念更新教育周期,加强业务能力

鉴于目前初中教师接收有效性教育观念滞后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加强这一层面的业务培养,通过缩短其在新的教育观念上的学习周期,不断迫使其跟进新的教学学界理论动态,不断实现其在业务领域的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显著提升。

3.丰富教学方法,注重情感教学应用

只用通过更加丰富的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在这一环节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其兴趣转到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情感教学由于较为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师生间的交流,这样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进行渲染式教学通过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将教育的理念传达至学生,使之进行自身的教育提升,最终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厚德.基础教育新理念――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用声音烧水的人 下一篇:盆腔炎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