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成本优势

时间:2022-05-16 12:53:00

企业集群成本优势

摘要:中小企业集群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领域中的一种突出现象,显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浙江省是国内中小企业集群经济发挥作用较明显的省份之一,中小企业集群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企业角度来看,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若将二者结合进行研究,分析集群企业和非集群企业相比在成本管理上的优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一、中小企业集群对浙江经济发展的意义

我国企业集群的分布非常普遍,企业集群在我国绝大多数的省份都有分布,如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集群、云南的烟草企业集群、重庆的摩托车制造业集群、河北清河县的羊绒加工企业集群等等。但是,我国集群的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一带,而这其中又以浙江省和广东省最具有代表性。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1989年到2001年,其国内生产总值由844亿元增加到67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倍,年均增长13.6%,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9元上升到1465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9%,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4.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均由1989年的第7位跃居2001年的第4位。2001年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浙江占了26个,居全国第1位,并且数量明显多于其他沿海发达省市。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的主体,同时,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又极具特色,是在当地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选择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集聚而形成的企业集群。2000年单个企业资产在5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有100多万家,约占全部企业总量的99%;规模以上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4%,销售收入和利润占70%左右:而在全部工业中,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更是占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中小企业集群的总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这样,单个企业的规模并不大,但该地区形成的行业规模却很大,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

二、中小企业集群成本竞争优势

企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就是集群在国际市场中得以实现产品销售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产品的成本。

1、外部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的具体表现

在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逐步将生产的价值链条向外部延伸或剥离(如将一些零部件的生产转包给专业化的小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与同行业企业共同进行研究开发或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在企业的协同过程中进行创新,从而继续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获得更大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行业的发展也由于专业化的协作和不断采用新技术等,导致了其内部单位产品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大幅度降低,实现了规模基础上的收益递增,这些无疑提高了产品本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小企业集群通过公共受益的外部性使得产品成本下降。具体表现为:第一,中小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增加的额外投资。第二,中小企业集群内,众多小企业与服务单位和政府机构群居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减少了向外寻求配套支持的成本。企业群内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的集聚使得区位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相应地,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市场需求量增加,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大量的生存机会。而逐渐增强的专业化水平,也使得企业群落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第三,保证了专业性劳动力的高效供给。企业集群的发展往往能带动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集群本身也通过企业和社会化培训高效获取专业性雇员和专门人才,降低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集群营造的产业氛围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性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强的特点,员工经常在同一地区变化工作单位,客观上还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增加了创新的机会。第四,减少市场变化带来的损失。群内市场信息可以使企业洞察市场环境的变化,捕捉有利的市场机会,以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避免或降低因市场变动造成的损失,实现柔性生产。

2、空间聚集效应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伴随交易过程的发生而产生,它可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执行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等。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企业间的柔性集聚,其空间聚集的特点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是实现中小企业集群低成本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降低空间区位成本。企业间的交易本身也包含着区位成本,企业在空间上越分散,交易频率越多,交易成本也就越高。但长三角中小企业集群大多呈现区域分布的特点,众多中小企业集中在地理范围不大的县镇之内,这种空间接近能降低每一次的交易成本,并且重要资源大多可以就近获得,节省了运输与库存成本。第二,降低信息交易成本。集群区域内企业相对集中,并与功能发达而完善的专业市场共存,使企业容易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价格和技术信息。同时由于密切的社区联系和人际交往,信息传播流动加快,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大大节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贴近市场,甚至超前于市场。第三,降低交易机会成本。在企业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活动一般植根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共同的价值观念之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较高,群内企业间容易建立信誉机制,交易双方往往拥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交易过程中的机会成本大大降低。第四,降低配套交易成本。集群内各种不同形式的专业化企业在同一区域的聚集,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以及人才招聘成本。

三、诸暨大唐袜业集群成本控制案例分析

1、大唐袜业集群简介

大唐镇位于西施故里浙江诸暨市西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它是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镇之一,2005年该镇实现GDP48.2亿元,年人均收入达1.8万元。大唐镇经济发展的力量源自于袜业企业集群,它以大唐镇为中心,包括城关镇、草塔镇、五泄镇、青山乡等在内的12各相邻乡镇,120多个行政村,1万多户农村家庭作坊,吸纳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05年该镇生产袜子116多亿双,实现产值236亿元以上,完成出货值76亿元,占国内市场的65%,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强,被誉为“中国袜业之乡”,在整个袜业界,素有“大唐袜机响,天下一双袜”的说法。

2大唐袜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举措借鉴

(1)促进分工和协作

大唐袜业群是以市场为导向,由众多小企业相互联结而成的一个专业化分工网络系统。其专业化可体现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整个集群致力于同一产业,在大唐袜业集群中表现为劳动力市场、袜子市场、原料市场、生产设备市场以及联合托运市场;第二个层次是集群企业基于生产链的不同环节而分工生产,在袜子的生产过程中表现为织袜、缝头、卷边、印染、定型、包装、运输等10个环节,相应地同时形成十大部门:袜子生产企业2500多家,原料生产企业550家、原料经销商400余家、缝头卷边厂312家、印染厂5家、定型厂112家、包装305家厂、机械配件供应商208家、袜子营销商635家和联托运服务企业103家。各个企业的分工协作环环相扣,关联配套产业完善,产业链完整,要素高度聚集,资源配置成本大幅度降低。并且建有占地400亩、共有商铺1600多间的大唐轻纺袜业城。分工出效率,就近建立交易市场从而促进分工,形成镇口为市场、镇内是大群中小生产企业的“前店后厂”新格局,成为我国企业集群获得集群效应的有效途径。

(2)降低成本

第一,生产成本的降低。袜业集群内具有非常精细的分工,小企业对内是独立的生产者,对外则联合起来发挥着大型企业的功能。集群这种组织形式大大降低了因企业规模大而引起的内部管理的交易费用,又符合现代柔性生产的要求,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集群的生产成本第二,采购成本的降低。大唐镇本身就拥有数百家原料生产和经销企业,能够满足当地原材料需要;同行企业利用地理邻近,通过合作合资、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购销,又降低了原材料价格;同时配套运输业的成熟,也使得运输和库存等成本降低。第三,搜寻成本的降低。搜寻成本的降低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和客户搜寻方面。大唐镇聚集人口6万余,袜业从业人员达2.8万,流动性强,可以满足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袜业生产,同时各种劳动力中介服务完善,企业聘用劳动力和搜索劳动力的成本都不高。另外,大唐轻纺袜业城和每年一度的“中国袜业博览会”,也使客户的寻找成本大大降低。第四,隐形知识学习成本的降低。袜业集群内,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同行业的生产厂商、供应商、重要客户及其他相关厂商和个人经常聚集在一起,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降低了隐形知识的学习成本。

3、结论

大唐袜业是长三角地区,也是全中国最典型的企业集群之一,它的产业链相当完整,在规模总量、产业结构和装备技术方面表现出很大优势,群内成熟的分工协作体系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集聚效应又使得生产和交易等各类成本不断降低,从而为集群产品提供了质量与价格这两大进入国际市场的“杀手铜”;同时中小企业本身灵活敢冒险的特性,与群内全面即时的信息沟通也使得集群创新力量不断增强,产品的差异化与推陈出新成为集群产品源源不断的竞争优势来源,作为整体品牌,大唐袜业己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大唐袜业发展中政府的作为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政府的角色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逐渐转变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看门人”。但针对我国当前的特殊国情,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仅仅依靠市场的作用还存在很大风险,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政府要发挥“协调人”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特别在影响区域经济的产业问题上要制定明确的战略部署,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保障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池仁勇,郭元源,段姗,陈瑶瑶.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软科学,2005(5):1-3

[2]陈剑锋,万君康.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10):68-69

[3]旭东,胡兰兰.中小企业集群竞争理论与集群竞争优势.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l):39-41

上一篇:国际贸易经济管理 下一篇:电子商务对贸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