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与公办高校学生消费观念调查

时间:2022-05-15 08:31:59

民办与公办高校学生消费观念调查

摘 要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状况普遍较好,使得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与公办高校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别,由此孕育了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为比较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消费观念的差异,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勤俭节约、科学合理的消费意识,理性消费,特此开展了燕郊地区民办与公办高校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公办高校 消费观念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1 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出生地以及所属高校类别;第二部分主要被调查者的消费情况以及消费时考虑的主要因素,通过这些因素判断被调查者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观,然后通过理财方式、理财目标来确定被调查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调查主要是网络填写问卷和口头提问的方式,调查了燕郊地区的几所高校,民办高校主要是燕郊理工学院,公办高校有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

共发放60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510份,回收例为85%。调查中,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调查问卷各240份、270。男性192人,占37.6%,女性318人,占62.4%,有276名调查者来自农村,占总人数的55.3%,有234名调查者来自城市,占总人数的44.7%。来自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调查问卷分别为240份和270份。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47%和53%。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大学生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指大学生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

2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消费观调查

月生活费差异:民办高校学生月生活费在500元以下、500~800元之间、800~1000元、1000~1200元、1200~1500元、1500元以上几个区间段的比例分别为12%、25%、20%、25%、10%、8%。公办高校学生月生活费500元以下、500~800元之间、800~1000元、1000~1200元、1200~1500元、1500元以上几个区间段的比例分别为11%、51%、18%、11%、7%、2%。从以上数据对比明显看出民办高校的学生生活费消费区间比较分散,而公办高校的学生的生活费消费区间比较集中在较低的水平。在民办高校中,存在部分生活费500元以下的学生,然而同时也存在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的同学。但是,民办高校中500元以下的学生和15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是12%和8%,大于公办高校中的11%和2%。民办学院学生的生活费消费区间没有趋近于任何一个生活费消费区间,不同的是,在公办高校中,他们的学生比较集中在500~800的消费区间内,高消费和低消费的比例都低于民办高校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中存在着严重的两级分化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民办高校中更为明显。

生活费来源比较,86%的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活费都是由父母寄送的,14%的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是勤工俭学。在公办高校,71%的学生的生活费来自父母的寄送,29%的公办高校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是勤工俭学。也就是说,民办高校的学生勤工助学的比例要低于公办高校。

购买商品时考虑因素比较,民办高校30%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商品的价格,50%的学生会考虑商品的实用性,8%的学生会考虑商品的品牌,2%的学生会随大流,另外还有10%的学生会选择其他方式。而在公办高校中相应比例是25%、61%、6%、8%。表明民办高校的学生相比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购买商品时更多考虑价格、品牌等因素,而考虑实用性的比例低于其他高校的学生。民办高校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考虑价格的因素更多,而公办高校的学生在购(下转第253页)(上接第246页)买商品时考虑实用性更多,由此可以得出,民办高校的学生更注重于价钱,有攀比的倾向;而公办高校学生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消费较为理性。

理想生活费来源比较,民办高校中27%的学生理想的生活费来源是父母给予,37%的学生理想的生活费来源是勤工助学,36%的学生的理想生活费来源是奖学金。公办高校19%的学生理想生活费来源是父母给予,47%的学生理想的生活费来源是勤工助学,34%的学生的理想生活费来源是奖学金。公办高校学生选择勤工助学的人数比例远远高于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学生希望奖学金和父母给予是最理想的生活费来源的比例为63%,而公办高校的是53%,可见民办高校学生希望奖学金和父母给予的意愿要大于公办高校的学生,公办高校的学生更希望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来作为理想生活费来源。相对而言,公办的高校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小,经济自主性强。

消费状况比较,民办高校的学生“只要够花就行”的比例为30%,“能订出较细的消费计划”的为20%,“让每个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的50%。而公办高校的学生。“只要够花就行”的比例为33%,“能订出较细的消费计划”的为22%,“让每个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的43%。

理财能力比较,民办高校的学生“没有平常有记账或编制预算的习惯”的比例为54%,“有,但并没有认真地按预算执行”的为38%,“有,并且实际支出基本与预算一致”的8%。而公办高校的学生“没有平常有记账或编制预算的习惯”的比例为72%,“有,但并没有认真地按预算执行”的为17%,“有,并且实际支出基本与预算一致”的11%。

调查中发现,民办高校的学生会月生活费消费计划性更强,公办高校管理剩余生活费的能力比较差。调查中民办高校学生的月消费支出更合理,“让每个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的占50%以上,而公办高校学生“让每个月有盈余,可供自己支配”的比例在43%,明显低于民办高校的学生;在记账或编制预算的习惯方面,民办高校的学生有预算和计划性的比例更高,可见民办高校的学生消费更有计划性。从民办高校的学生与公办高校的学生在消费状况及平时的记账或编制预算的习惯方面的差异中可以看出民办高校的学生理财能力要强于公办高校学生的理财能力。

3 结论

通过此次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消费观念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得出民办高校的学生理财能力强于公办高校学生的理财能力,公办高校的学生在理财方面要多向民办高校学生学习。通过此次对比分析我们还发现民办高校的学生生活费两极分化的现象远远高于公办高校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方面,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学生多数是比较理性的,但民办高校的学生注重价钱攀比的消费心理严重。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学习消费、理财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也应积极为自己创造条件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及理财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为自己的未来铺好道路。

上一篇:浅谈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服务工作 下一篇: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