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失地农民现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14 09:06:58

地方失地农民现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逐渐增多。如何有效解决失地农民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我们对全区失地农民现状进行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失地农民总体情况

截至目前,我区被征地农民26051人,征地面积为21000亩。此次调研共涉及镇、镇、乡3个乡镇的21127名被征地农民。其中:镇8671人,占受访总数的41.1%;镇9555人,占45.2%;乡2901人,占13.7%。

(一)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1.居住地分布。在受访失地农民中,区内居住20573人(其中,在城区居住11214人,在乡镇居住9539人),占受访总数的97.4%,多数居住在本地安置房;区外居住554人,占2.6%,主要是在外出务工地或就读学校居住。

2.年龄结构。从年龄结构看,中青年失地农民居多,其中:0—18岁2802人,占受访总数的13.3%;19—59岁12418人,占58.8%;60岁及以上5907人,占27.9%。

3.学历层次。从文化程度看,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比例较小,且以年轻人居多,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7426人,占35.15%;初中文化9806人,占46.41%;高中文化3338人,占15.8%;大专及以上文化557人,占2.64%。

4.参加社保情况。据调查结果显示,12363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008年以后的失地农民),占受访总数的58.5%;常年有4150人参加失业保险(动态数据),占19.6%;11356人参加医疗保险,占53.8%;317人参加生育保险,占1.7%;1000人参加工伤保险,占4.7%。

(二)失地农民就业情况。

1.劳动力就业情况。在受访失地农民中,拥有劳动力的失地农民有13178人,占受访总数的62.4%。其中:9806人实现就业,在区内就业7687人,占受访劳动力人口总数的58.3%;在区外就业2119人,占受访劳动力人口总数的16.1%;未实现就业3372人,占25.6%。可见,部分拥有劳动力的失地农民还未实现就业,政府应关注这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通过加快公益岗位开发、引导园区就业等形式,促进失地农民加快就业、就近就业和稳定就业。

2.劳动力职业分布情况。据调查数据显示,从事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1444人,占就业总数的14.7%;从事第二产业4535人,占46.2%;主要集中在工矿企业、建筑业和建筑安装业;从事第三产业3827人,占39.1%,以餐饮业、家政服务业和百货经营类为主。(见图二)

3.劳动力就业愿景和途径。在受访的未就业失地农民中,选择愿意就业2835人,占受访未就业失地农民总数的84.1%;认为无所谓432人,占受访总数的12.8%;不愿意就业105人,占受访总数的3.1%。在失地后就业途径选择中,5039余人通过中介介绍就业,占就业总数的51.4%;2082人通过亲友介绍就业,占21.2%;643人通过政府部门安置就业,占6.6%;612人通过自主创业就业,占6.2%;245人选择继续从事农业,占2.5%;1175人选择其他途径就业,占12%。(见图三)

从以上数据观察,我们发现通过中介介绍和亲友介绍是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主要在外出务工群体中体现;政府提供的服务型公益岗位和园区企业岗位未能全面实现失地农民家门口就业问题。

4.劳动力自主创业意愿和资金来源。通过调查,1666人表示有自主创业意愿,占受访总数的7.9%。在创业过程中,481人使用拆迁补助创业,248人申请小额贷款创业,39人在亲友募集下创业,79人享受政府补贴创业,210人是通过其他形式募集资金创业。

(三)失地农民收入状态。

1.家庭月收入状况。从收入水平来看,就业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有2783户,占受访总数的34.7%,其中靠领取低保金生活的家庭、就业困难家庭主要集中于此。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有4280户,占53.3%;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966户,占12%。(见图四)

2.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失地前,以农业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失地农民有11674人,占受访总数的64%;以外出务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失地农民有4784人,占26.2%;两项合计占受访总数的90.2%,由此可见,大多数农民失地前是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失地后,从统计数据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以农业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失地农民下降到1349人,占受访总数的11%;以外出务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失地农民有4976人,占40.1%;以自主创业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失地农民由原来的640人增加到1747人,占14.2%;以其他类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失地农民由原来的816人增加到2812人,占22.8%;可见,以农业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所占比例直线下降,主要以外出务工、自主创业和其他途径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比例增幅较大,由原来的34.2%增长到77.4%,提高了43.2个百分点。

3.失地后生活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得知,15193人认为征地后生活水平有一定改善,占受访总数的71.8%。5979人在生活上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其中,有就业困难1975人,占受访总数的10.8%;自主创业困难775人,占4.2%;医疗保障困难223人,占1.2%;住房保障困难383人,占2.1%;养老保障困难1749人,占受访总数的9.6%;其他方面困难876人,占4.8%。(见图五)上述情况,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要采取积极且富有成效的举措,积极解决以上失地农民群体生活困难,着力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失地农民培训需求。

1.就业培训情况。调研发现,失地农民对就业培训认识不够充分,主动接受就业培训情况不容乐观,整体就业技能水平较低。统计显示,68%的失地农民从未接受过就业培训,成为就业困难最大的群体,基本上只能从事清洁工、餐饮服务等技能要求较低的行业。

2.就业培训愿景。在就业培训方面,希望接受培训的失地农民有5215人,占受访总数的28.5%。其中,想参加家政培训的占希望培训人员的10.5%,电工培训占12.3%,厨师培训占17.8%,美容美发培训占11.1%,计算机培训占32%,建筑安装培训占4.1%,现代种养技术培训占3.1%,餐饮服务培训占9.1%。失地农民最希望接受培训行业紧随市场紧俏行业走向。(见图六)

二、失地农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区在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与就业出路问题上,虽然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但部分失地农民在生活、培训、就业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一)失地农民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从全区调查数据可知,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失地农民占到受访总数的81.6%,这部分失地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思想相对保守,缺乏从事二三产业工作的相应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类失地农民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加工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及以受限制较少的临工。以罗龙镇的调查数据为例,现有的失地农民中仅有7.5%的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也多以木工、泥工为主,只能从事建筑业,就业行业选择十分单一。

(二)失地农民市民观念转变缓慢。

在调查中,许多失地农民担忧:原先有地种,有房住,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现在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觉得生活无着落,还没有从有地变为无地中走出来。因此,一些失地农民在新修的安置楼房里养猪、养狗,扰乱城市社区社会环境;甚至有一些农民不思上进,拿到政府的安置补偿后整天打麻将,根本不愿意接受城市新生活,在衣、食、住、行、娱等方面与现代城市文明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社会对其市民身份的认同,逐渐导致“假性市民”人群增多。

(三)部分失地农民生活出现困难。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失地后就意味着生活已经城市化了,以往自己种自己吃,而现在生活用品都要到市场去买,从而增加了生活成本。加之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后,受文化程度、职业要求、择业观念、年龄、身体等因素影响,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只能闲赋在家,靠补偿费度日,致使一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且土地征用赔偿还不足以长期解决失地以后的生活来源问题,因而失地后生活变得较为困难。特别是2006—2008批次的失地农民,因征地分批次且跨年代久远,加上生活成本提高和保障较低,原有补偿款目前基本已被失地农民日常花销开支,这批次失地农民逐渐陷入生活困境,对社会稳定存在着潜在隐患,容易引发问题。

(四)失地农民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在调查的家庭中,农民失地后,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因年龄偏大、受技能限制、有病等因素影响,很难实现就业,即使一部分失地农民因征地安排进厂务工,但因企业管理不适应、技能不对称等原因而纷纷下岗,能坚持在企业工作的所剩无几。加之企业用工与失地农民需求矛盾较大,多数企业想用年轻、高学历、有技能的人才,所需岗位要求设置较高;而部分失地农民就业要求过高,大部分在择业时看重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对时间长且管理严格的工作都选择放弃。通过调查,我们发现70%左右的失地农民已更换过企业,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就业形势不乐观。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解决失地农民出路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逐步建立起一套“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实现“一次性补偿”向“长期性保障”的战略性转变。

(一)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

1.加强就业培训组织。就业是增加失地农民收入,提高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保证。因此建议:一是根据全区失地农民基本情况,制定《区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一览表》,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基本情况信息库。二是由乡镇人民政府对家庭成员、经济收入、社会保障情况、就业技能、就业意愿、就业去向进行详细登记,统计失地农民人员名单及就业需求。三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与乡镇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统筹组织全区失地农民技能培训。

2.加快就业观念转变。在市民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迫切需要以城乡文化融合为目标,实现由行政村管理向城市社区居委会管理的转变和文化的转型。由此建议,一是对于土地已被基本征用的村,统一转业转户,建立社区居委会,按照城市社区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二是开展城市文化生活方面的宣传、解释和培训,更新观念、转变方式、消除陋习,实现“洗脚、上岸、进城“的转换,成为一个真正的市民。三是开展”认清形势、主动就业“形势培训,促使失地农民主动参与市场化就业。

3.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和失地农民求职意愿确定培训专业和设置课程。一是开展电工、车工等“蓝色证书”实用技术培训以及驾驶、保安、月嫂、家政等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开展房产中介、旅游、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培训。三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用工单位继续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和“自助餐式”培训,打造规范标准的实用性“培训超市”。

(二)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失地农民就业途径。

1.科学统筹,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一是由财政划拨专项经费,在办公场地、设备设施、队伍建设上保障劳动力市场建设,为中高级技能人员、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二是建立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援助就业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竞争、交换规则,统一工作业务流程,做到劳动者求职、单位用人及职业中介行为规范有序。三是借助互联网、电视台、手机短信、城市电子屏、宣传服务卡、网站等信息宣传平台,真实、准确、快捷的供求信息,构筑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2.创新实践,探索完善安置模式。实践证明,一次性的货币补偿安置并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根本问题。因此,今后可采取股份合作、发展园区经济等多种安置模式,引领失地农民走城镇化、市民化道路。城区模式:一是在已征的国有建设用地中将规划允许的区位条件好、商机好的地段,留出部分地块给村集体进行开发建设,村集体可以自行经营、可以招商引资合股经营、可以出租经营。二是鼓励城市周边失地农民和集体将少量土地盘活起来,推行股份合作制,建商厦和公司,发展商贸。园区模式:一是继续与征地企业、招商企业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优先安排失地农民进入园区生产企业就业。二是鼓励和扶持有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围绕工业园区特色产业,自主创业,从事加工、修理或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三是按照规划用途,征地时按比例返还一定土地给被征地的失地农民开发经营,保障其后续发展和生活来源。

3.集聚产业,促进就业岗位增加。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更是扩大城市就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只有把经济发展蛋糕做大,才能把就业蛋糕做大。一是围绕“食品、轻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产能升级,可重点发展以“豆腐干”产业为代表的劳动型密集产业。二是以古街业态培育为引擎,大力发展就业潜力较大的商贸物流、商务会展、信息咨询、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创新创意等城市业态。三是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扶持失地农民发展花卉苗木、特色水产、优质蔬菜等特色产业,让失地农民有用武之地。

(三)强化政策落实,筑牢失地农民就业保障

1.用活用好就业政策。坚持政策导向,放大政策优势,以优惠的扶持政策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创业。一是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对失地农民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除税收优惠政策以外的就业失业扶持政策。二是鼓励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用人单位广泛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由人社部门按照相关政策给予一次性补贴。三是将小额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信贷支持“失地农民”创业作为商业银行信贷支农的新平台和切入点,重点帮扶“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残疾人、低保户、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困难人员。

2.深化就业制度改革。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就业。一是编制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发展规划,建立城乡一体化创业就业制度和就业服务网络。二是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在税收减免、贷款、场地等方面给予其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扶持政策。三是探索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深入实施土地增减挂钩,着力破解失地农民创业中遇到的融资、土地等瓶颈难题。

3.建立长效保障机制。随着集中区和滨江新城的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和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化进程加快,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长效保障问题势在必行。一是在探索安置模式和升级产业促进就业的基础上,把社区公共管理服务业的就业岗位和社区公益性岗位作为统筹失地农民的主攻方向和新的就业增长点。二是明确规定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依照法定程序直接与员工本人订立劳动合同,禁止以劳务派遣合同、集体合同、包工头代签合同等形势签订员工劳动合同,同时建立职工维权平台,及时预防处理各类侵权行为。三是加强养老、医疗、就学、就医等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与覆盖,让失地农民享有市民化的社会保障服务,可重点建立失地农民住房保障体系。

上一篇:关于抓好助农增收工作通知 下一篇:三项建设工作自查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