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造型趣味改革

时间:2022-05-14 08:49:15

素描教学造型趣味改革

[摘要]

素描教学不纯粹是素描(造型)技能训练,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对物象美的感受,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艺术个性,发挥其主动性和独创性。在素描教学中,除了临摹和分析经典作品,更要让学生掌握“分析—吸收—转化—运用”的素描学习方法,并完善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系。

[关键词]

素描;教学;改革;造型;趣味

[基金项目]

2012年广西新世纪教改项目“广西高校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系统研究”(2012JGA116)。

一、认识素描

在传统艺术中素描是造型训练的重要基础和艺术创作的必要准备,其本身也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被称作“造型的精髓”“绘画的根柢”。托马斯•吕辰格指出:“素描对于艺术训练来说是一门主课,是从艺者必不可缺的基本功,对于画家则是始终需要探索的课题,素描的研究,贯串于一个艺术家的一生。”[1(]p1)素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当今高等院校素描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素描的基础性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因此有必要从厘清对素描的认识入手,深化素描教学改革。现在常把素描定义为“以单色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从原始的洞窟壁画、崖画和器物纹饰,可以看到人类的祖先很早便具备造型的本能,并且在他们生活环境中提取、创造了许多极为生动的艺术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素描与其他形式的绘画一样发展壮大,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素描是造型的基础,对于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培养观察方式、锤炼艺术语言和探索艺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素描学习中有两种类型的素描有必要重点介绍。一种是带有研究性质的素描———研究性素描,也称“习作性素描”。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物象作深入细致的全面研究。为了充分理解、认识观察对象,可以抽取对象的某一片段或局部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它并不要求画面的完整程度、物象的美观或技法的圆熟,而纯粹通过实践训练,锻炼自己的观察方式和表现方式。这类习作,要求反复多次的训练,以求达到对造型结构基本规律的透彻理解和熟练掌握,使素描行为逐渐成为学习者潜意识的一部分,从而在表现对象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另外一种是注重表现性的表现性素描,是研究者在明确的表现意图下,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对象的基础上,满怀激情地把对象概括、生动表现出来的素描创造活动。我们可以在技法方面作某些探索和创新,也可以在质感材料上作某种尝试。研究者运用这类素描,往往会倾注较多个人情感,并探索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手法,创造更具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

二、素描教学是艺术教育的基础课程

“从前辈画家的艺术历程可以看出,往往是素描形式上的突破带来创作形式上的创新,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风格的贫乏,往往由于缺乏素描功力所造成。”[1(]p1)素描是造型的基础,与各类型绘画形式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往往与其互为补充和促进。素描的观察方式、思维方法和表现技术很明显地影响着诸如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创作风格,不同的素描表现方法也导致了不同的绘画形式和画面效果。风格是个性的表现,是艺术成熟的标志,学生能从经典艺术作品中明确辨识不同的艺术面貌和艺术家,正是依赖于不同的艺术风格。素描教学的目的,便包含一个学艺者在面对自然形态的时候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加以表达的问题。素描教学不纯粹是素描技能训练,它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对物象美的感受,培养和爱护学生的艺术个性,发挥其主动性和独创性。借素描课程所培养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举一反三,在其他艺术门类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和发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院校的素描课程是其他艺术门类课程的基础。

三、掌握“分析—吸收—转化—运用”的素描学习方法

素描表现是从感觉经理性思维到创造的过程。从观察对象到表现对象,不仅仅凭借单纯的直观或知觉机械的再现对象,更重要的是需要理性的思维与理解。艺术上所说的“观察”与普通人的“观看”,是有本质区别的。“观察”包含对自然物象的选择、判断、删减以及作者的想象,并且进一步研究和把握对象的内部规律和内在本质。抓住本质就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地发掘艺术个性。从经典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极富个性的绘画语言,它们或表达画家个人的情绪,或表现对象的质感,或创造一种新的节奏、韵律,这种语言风格都是画家在写生、创作的研究中有意识形成的。在艺术的道路上寻找个人风格,是每个艺术家和艺术专业学生都要经历的过程。在素描教学中,只是分析经典作品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一个既定的教学路径,学生很可能会忽略大师经典作品中的关键元素。为了让学生有效吸收经典作品中的绘画元素,并能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手段,运用到自己的写生或创作作品中去,要使其明了作者对画面语言(点、线、面、构图、肌理、黑白处理等)的应用及画面的处理,学以致用,以完成“分析经典作品—吸收经典知识—转化为内在认知—运用到自身创作”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与德国教育学家克拉夫基所开创的范例教学模式有相似之处。这种主要通过典型案例教学举一反三的范例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为“直观的范例分析—获得典型知识—上升为规律认识—获得关于世界的关系经验(更为抽象的规律)”。这也与中国传统的“授之以渔”的教学观念相类,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四、学会自我评价

一般来讲,高校素描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普遍停留在依靠课程教师的实际操作经验及个人艺术修养所达到的总体水平上,评价方式极为主观、不系统。教师不明确教学目标、评价方式,学生也不明所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明确素描教学的目的,根据这个既定目标,我们就可以知道如何切入学习点进行教学,也能依此作为评价的标准。学生和教师都可建立“评价档案袋”,针对素描教学和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比如临摹经典艺术作品,设定总课时数并分成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参照评价指标进行自评,确定达到了什么标准,在下阶段还需作哪些努力,等等,这样,学生和教师变都会对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学生和教师都可用此表对同一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然后互相交换,看看对方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区别在哪里,并对分歧点进行讨论。讨论是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也是学生向教师学习的过程,根据实际的评价点进行的讨论更有针对性。当然,这种评价是灵活的,教师可根据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学生实际情况制作评价表格,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知识的系统化,及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作者:黄光良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君萱,金一德.素描研究[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86.

上一篇:工笔画结合素描教学 下一篇:生物教学创新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