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工资划分效应分析

时间:2022-05-13 10:18:14

我国加工贸易工资划分效应分析

一、文献综述

对于外包与工资分配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外包与国内工资分配之间的关系。二是实证检验理论模型。在建立理论模型分析方面,贡献最大的是FeenstraandHan-son。FeenstraandHanson(2001)基于之前产业链理论模型的考虑,提出了三商品三要素两国家的产业内简单中间投入品贸易模型。该模型从外包角度将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和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联系起来,但此模型只有两种中间投入品与只有一种中间投入品在国外生产的假设不够接近现实,并且该模型未对中间投入品贸易对外包承接国相对工资的变化趋势给出分析。FeenstraandHanson(1996,1997,2001)中提出的连续中间投入品贸易模型更加均符合现实情形并且该模型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说明了外包对一国的工人相对工资变化的影响。实证检验理论模型主要有三种方法:①技术工人需求分析。

Feenstra与Hanson(2001)首先推导出以技能工人占总劳动力成本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然后选取了美国435个行业在1972~1990年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间产品贸易对工资差距扩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美国有3l%~5l%的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增长可以由国际外包来解释。之所以选择以技能工人占总劳动力成本作为被解释变量,是因为在技能工人相对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技能工人占总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反映了技能工人相对劳动力需求、进而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情况。②零利润条件的评估。Feenstra与Hanson(1999)对美国的估计结果是国际外包对工资收入差距贡献为15%,而与电脑使用相关的技术进步贡献了35%。与Feenstra与Hanson(1999)分析结果类似,Haskel与Slaughter(2001)认为工资收入差距贡献最大的是产业技术进步,国际外包的影响相对较小。③基于长期视角的GDP方程的评估。Harrigan(2000)分析表明,在80年代,资本积累提高了完成大学教育的劳动力相对于完成中学教育的劳动力的工资;国际外包对于要素收入直接的作用不明显。

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并主要集中于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方面。俞美辞(2008)认为我国制造业在进出口贸易中产生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会增加对本国高技术工人的需求从而扩大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间工资差距。张钜贤(2001)按照SS定理进行推断,认为香港与大陆的贸易会增大香港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随后的分析证明了这一推断。但是国内对于外包与工资效应关系的研究较少。宗毅君(2008)认为中间产品贸易提高了两类劳动者(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收入,但由于影响程度不同,可以认为中国在进行产品内贸易后扩大了国内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差距。王中华、梁俊伟(2008)的观点是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加深,国际垂直专业化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即收入差距。田园、宣烨(2009)以具有加工贸易代表性的广东为例进行分析,认为广东加工贸易净出口额和FDI对职工平均工资具有较强的正效应。

概览国外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证分析方面都较为成熟,基本结论也比较统一—发达国家外包非技能密集型生产环节,本国专注于技能型生产环节的发展,这就提高了对本国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对非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这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的需求变动产生了结构性的工资变动。但是国外的研究多以发达国家为对象,从承接国角度研究外包对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效应相对较少。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贸易自由化、开放程度为主分析其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以中间产品贸易、垂直专业化分工、加工贸易为对象进行的研究,但是直接研究加工贸易与工资效应关系的仍然较少,所以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加工贸易对我国工资效应产生的影响。

二、中国加工贸易与工资差距的分析

1.理论分析

在进一步实证分析前,本文借鉴FeenstraandHanson的研究、以我国为对象及进行理论分析。FeenstraandHanson(2001)中提出的简单中间投入品贸易模型,分析认为发达国家因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会降低对本国非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从而提高了技能工人的相对工资。由于我国在中间产品贸易中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进口中间投入品价格的下降会降低对我国技能工人的相对需求进而其相对工资水平。FeenstraandHanson(1996,1997,2001)提出的连续中间投入品贸易模型认为,在中间产品贸易中,贸易一方承接的生产环节对本国而言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本国因承接他国资本密集型生产环节而生产、出口的相对于他国而言为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会增加对本国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进而提高其工资水平。根据这个结论,作为发达国家生产转移的对象,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会使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水平上升。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中间产品贸易对技能工人相对工资水平的总体影响是不确定的。因此,本文下一步实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检验中间投入品贸易与我国技能工人和非技能工人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参与中间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加工贸易且加工贸易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的现实,本文以制造业为对象、以加工贸易作为中间产品贸易量的衡量来分析加工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技能工人相对工资的影响。

2.实证分析

①实证模型。本文借鉴Feenstra与Hanson(1996)熟练劳动力需求估计方法中采用的方程:假设生产商品M需要三种生产要素:非熟练劳动力Ln、熟练劳动力Hn和资本Kn。生产函数形式为:Yn=Fn(Ln,Hn,Kn,1,P/Pn)这里p/pn代表中间投入品价格与最终产品价格之比。在短期资本中资本存量是给定的,企业的决策是对劳动力组合的选择使成本最小化。由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的对偶性可知,成本函数的一般形式为Cn=(w,q,Kn,Yn,P/Pn),其中w、q分别代表非熟练劳动力、熟练劳动力工资。

影响产量的外生的结构型变量,除p/pn外,还有国际外包,计算机的使用、资本设备投资等技术进步因素等,将这些外生的结构型变量放入Zn中,则成本函数的形式为Cn=(w,q,Kn,Yn,Zn)。为了实证分析的方便,对该成本函数做对数形式的泰勒二次展开,可得:lnC=a0+ailnwi+∑bklnxk+1/2∑∑rijlnwilnwj+1/2∑∑uijlnxklnx1+∑∑qiklnwilnwk其中wi表示选择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i=1、2、……、M,Xk表示各种投入品和产出的数量,k=1、2、……、K,两边对lwi求导、再采用一阶差分后,可得:Sn=a+a1lnwH+a2lnwL+b1lnKn/Yn+b2lnYn+c3Techn+c4Traden+en笔者根据以下两个方面对Feenstra与Hanson(1996)的回归模型进行应用:首先,根据测算,我国制造业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占整个制造业工资的比重非常低,以该比重作为因变量回归的意义不大。因此,以我国制造业高技能工人的工资与低技能工人的工资之比W来衡量相对工资差距,并以此作为回归的因变量。其次,由于被解释变量为技能工人的工资与非技能工人的工资之比,而解释变量WH、WL分别代表技能工人的工资、非技能工人的工资,应将这两项剔除。据此建立的模型为:W=a+b1lnKn+b2lnYn+c3Techn+c4Traden+en②数据的来源及说明。本文选取1996~2008年数据作为样本,来源如下:被解释变量W为制造业高技能工人平均工资与低技能工人平均工资之比。本文以制造业其他单位中其他就业人员的人数代替技能工人总人数,以制造业其他单位中其他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代替技能工人平均工资,通过计算得出非技能工人平均工资,即非技能工人平均工资=(制造业其他单位平均工资*制造业其他单位就业人数-制造业其他单位其他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制造业其他单位其他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非技能工人人数;有关技能工人平均工资、技能工人人数、非技能工人人数、制造业其他单位中其他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制造业其他单位平均工资、制造业其他单位就业人数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解释变量K代表资本投入,以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替代、Y代表制造业规模,以工业增加值替代、Trade分别代表外包规模,以中国历年加工贸易数据与制造业增加值之比替代,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Tech代表技术进步变量,以投入到制造业中的R&D与制造业增加值之比替代,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③分析过程及结果。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所用的数据类型为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避免变量的不平稳而造成伪回归的后果,笔者先利用ADF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在引入趋势项及三阶滞后变量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是平稳的。其次,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为:W=18.33183887+0.724lnK-1.996lnY-1.846Traden-60.561Techn(4.542)(2.262)(-3.260)(-2.265)(-0.170)AR2=0.8590F-statistic=19.290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增加值及加工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代表技术进步的变量研发投入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剔除研发投入变量后,回归结果为:W=18.598+0.745lnK-2.038lnY-1.877Traden(5.292)(2.670)(-3.839)(-2.453)AR2=0.874F-statistic=28.820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相对工资的影响是显著的,回归系数为正与现实情况也是相符的,因为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越大,对技能工人的相对需求越高,从而技能工人的相对工资越高。另外,制造业增加值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为负,说明制造业规模越大,高技能工人与低技能工人的相对工资差距越小,这一结果与我国制造业内部行业构成有关。

在我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而劳动密集型行业技能工人的相对工资小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因此,就制造业整体而言,其增加值与相对工资呈反方向变动。

加工贸易对相对工资的影响效应为负这一结果与我国现阶段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要形式有关。进料加工贸易中伴随着大量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进料加工贸易中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会降低对我国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我国非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而降低技能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非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使二者的工资差距缩小;进料加工贸易中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一方面,随着我国承接生产环节的扩大增加对我国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进而提高其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工业增加值较低,不可能引起非技能工人工资的上涨,这两方面均导致二者工资差距的扩大。此外,我国进料加工贸易中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仍占主要部分,因此,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与技能工人的相对工资呈反方向变动。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加工贸易额与产出比每增加一个单位,会引起制造业相对工资差距下降1.877个单位。

三、政策建议

首先,这有利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的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的性质,在按照国外方加工生产产成品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虽然我国在中间产品贸易中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会降低对我国的技能工人的需求,但是进口所带来的组装装配工艺的革新有助于提高对技能工人的需求;而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会增加对我国非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因此继续开展加工贸易有助于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其次,参与国际外包会使国内从事外包行业的行业内工资差距缩小,从而有利于解决国内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逐年加大。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制度方面以及开展对外贸易、引入外商投资等。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结果,我国可以扩大作为对外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规模,从而使参与外包行业的行业内工资差距缩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工资差距扩大的问题。

由此,笔者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继续实行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我国的加工贸易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进出口,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免征关税、进料加工贸易所用进口设备免征关税;二是在国内税收,来料加工的增值税实行不征不退,进料加工的进口料件部分免税,国内料件部分先征后退;三是外资企业享有进出口自营杈,享有较低的所得税负担,一些企业的进出口设备享有关税减免。结合不同时期我国发展及贸易战略的不同需要,我国每个阶段实行的加工贸易政策有所不同,就现阶段而言,采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以及引导外资进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是现阶段政策优惠的重点。

第二,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继续开展加工贸易。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繁荣。而就中长期来看,由人口的自然增长形成的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会造成的中国的劳动力继续呈供过于求的态势。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优势仍是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在中国仍有发展空间。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提升我国劳动者的素质,这不仅可以使我国的技能工人承接国际生产环节的范围扩大,使得技能工人的就业量上升,另外,增加对非技能工人的培训会使其更快的找到工作,提高其相应的工资水平。

第三,继续承接跨国公司生产转移。跨国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在全世界范围配置生产的行为推动了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将产品生产中的劳动力密集工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而将其主要优势集中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工序。也正是由于承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我国的加工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因此在下一个阶段,我国仍要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转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将加工贸易定位为吸引外商投资,赚取加工费的一种低层次贸易方式,应从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角度引进跨国公司的生产转移,从而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在的国际层次。

上一篇:骨科护理风险因素研究与处理方法 下一篇:建筑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