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学生口语纠错策略

时间:2022-05-12 04:59:08

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学生口语纠错策略

摘 要:初中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口语错误,教师如何适时地、选用合理的方式给予纠正?首先要给学生错误归类并分析错误原因,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师纠错、学生自我纠错的方法。教师通过传授交际策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帮助学生自信、流利地使用英语。

关键词:英语任务型教学;口语错误类型;错误原因;纠错策略

长期以来,在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经常会犯一些口语错误,如,“He runned all the way.”“I have just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也会犯一些口语错误,如果教师强求学生完全正确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只会使他们选择沉默。应用语言学家杜雷和贝特曾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所以,英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采用选择适当的策略灵活有效地纠正学生口语中出现的错误。

一、错误类型

英语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认知过程,它牵涉到许多不同的因素,学生在运用英语时所犯的语言错误也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语言行为错误、语言能力错误和交际错误。

1.语言行为错误

语言行为错误也称语言失误,是指学生知道语言规则,但由于紧张、焦虑或激动等因素,在组织话语时出现过失行为而所犯的语言错误,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口误(slip)”,如:“He is my sister.”

2.语言能力错误

语言能力错误指学生尚未掌握英语的规则体系,在头脑中储存了错误的信息而犯的系统性错误,这种错误在学生运用语言时反复出现,也反映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如,一些语法错误:“I very like to read the novels.”

3.交际错误

交际错误也称语用失误,比如,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女子说:“How old are you?”尽管说出的语言语法正确,表达清楚,但用词不得体更是无法被对方接受。

二、错误原因

那么,学生为什么会犯这些错误呢?根据以上错误类型,笔者认为是“语言因素、情感因素、交际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根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母语迁移

母语迁移也称母语干扰,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语系,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特征(语音、语法、文学)迥然相异,因此,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远远超过正迁移。学生把本国语言的习惯迁移到英语中,误把自己生成的语言系统当成所学的英语语言系统。如,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打开”时往往不会想到,“开锁(unlock)、开灯(turn on the light)”和“开窗(open the window)、开会(have a meeting)、开车(drive a car)、开玩笑(play a joke)、开店(start a shop)”等是有区别的;还有,汉语常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但在英语中,“because 和so”“although和but” 是绝对不能搭配的。另外,由于英语思维重解析式、演绎式,在表达“时间、地点”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汉语思维则重整体式、具象式,在表达“时间、地点”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2.语内错误

语内错误就是学生不能正确或熟练使用语言规则遣词造句,表现为过分扩大英语某一规则的使用范围;或把英语规则程式化,不知该在怎样的上下文语境中使用;或应用规则不全面。比如,学生掌握了特殊疑问句的语序Why is he often late for school?但在宾语从句中,他们却说成Do you know why is he often late for school?还有就是形成错误的概念,学生误把was作为一般过去时的标志,把is作为一般现在时的标志,因而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错误:It was happened.和He is walk to school.根据语言学家Richards的分类,语内错误包括以下四点:

(1)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过度概括是指学生过分扩大某一语言规则的使用范围,他们一旦掌握了某些语言规则,就无限制地加以使用,从而创造出一些错误的结构,比如,学生由两个正确的英语结构推论出一个错误的结构,如,She can dance.和She dances.推断出She can dances. 过度概括往往和减少冗余有关,很多语言都有冗余现象,学生很容易潜意识地去除,以减轻学习负担,如,将来时态的标志有时是冗余的,因为将来概念往往由上下文决定,所以,学生在口语中会说“Tomorrow I go to the zoo.”

(2)忽视规则的限制(ignorance of rule restrictions)。学生知道了一些语法规则,却不知在怎样的上下文语境中使用,往往把英语规则程式化,想当然地加以运用。例如,学生认为行为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一律在动词后加ed,因而说出下面的句子:The window is breaked.和He hopes his son to be a doctor.

(3)应用规则不全面(incomplete application of rules)。某些句子结构需要应用两条以上规则,但学生往往不能全面了解和应用。学生掌握了特殊疑问句的语序why is he late for school?在宾语从句中加以运用时说成Do you know why is he late for school?

(4)形成错误的概念(false concepts hypothesized)。例如,学生误把was作为一般过去时的标志,把is 作为一般现在时的标志,因而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错误:It was happened. He is walk to school.

3.语用失误

Thomas认为,不能领会说话者的意图即为语用失误,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就是学生想当然以中国式人的联想、理念去强加给西方,或者学生缺乏一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用“中国的交际+英语表达”,随着交际因素引进现代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已成为英语教学界的共识。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语言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因此,语言的使用应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而学生在应用语言时,忽视它的文化内涵和背景,这样产出的句子欠得体。

4.非语言错误

另外,学生的性格、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身体和精神状态这些情感方面的内在因素也会是出错的根源,比如,积极型的学生为了流利地使用英语,会不怕出错地和说英语的人士交流;而被动型的学生,在交谈时为避免出错,尽量回避使用没有把握的句子,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因素。

三、纠错策略

学生的口语错误在所难免,尤其在交际的初级阶段,错误更是层出不穷,从以上分析得知,学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纠正错误,而教师若逢错必纠,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更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怕“犯错误”的心理,极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但若对错误一概不管,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笔者认为,教师的责任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按错误的性质、类型,巧妙地以启发引导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认识并矫正不规范的表达方法。

1.纠错时机选择

纠错时机和场合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直接关系到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一定要慎重对待。一般来说,课堂活动的内容及目的决定了准确性和流畅性的取舍,比如,学生在操练某个句型时所犯的错误,教师就必须立即予以纠正,否则这种操练达不到预期目的;而在讨论课中,对于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所犯的错误,为了不影响其流畅的思路,应忽略不计,必要时做一些补充纠错。

2.教师引导纠错

语言能力的错误涉及语言的准确性,它包括系统前阶段错误和系统阶段错误。在系统前阶段,学生只是模糊地意识到目的语的系统,但对于目的语的使用,还是通过模糊的猜测,对于这种错误,学生确实是不懂该怎样说,又不愿胡言乱语,以免遭同学耻笑,所以,教师要密切监督学生语言行为的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语言问题,准确诊断、严谨分析和正确处理,给予适时的语言支持并能及时指出。在系统错误阶段,学生已发现了规则,但是不能正确使用,他们尽管能解释出错的原因,但无法自我纠正错误。在这一阶段,教师若发现的是规律性的错误,以致影响了学生的表达,可在全班学生面前指出,加以纠正。若是个别性错误,教师可把学生口语表达中的错误记录下来,以改错的形式留作学生的家庭作业,以一人之错引起全班课后的讨论或独立的思考,然后运用一段时间把漏掉和用错的语法内容作必要的强调和讲解,这对以后课堂上推动学生之间的纠错也大有裨益。总之,教师改错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多表扬、少批评;纠错要简捷、果断。

3.学生自我纠错

语言运用的错误涉及语言的流利性,主要是指系统后错误。大部分是由于规则运用得不熟练,或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运用所学规则来监察语言输出而造成的,或者是由于口误或暂时性的失误而犯的错误。对于这类错误,教师采取宽容的态度,不改或稍加提醒或给予足够的提示让学生自己改,比如,通过摇头、皱眉、疑惑的眼神等体态语言来暗示学生的错误,或插入一个简单的语气词以示疑问,特别是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思想的表达、意义的传递上时,决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

4.增强跨文化意识

语用失误涉及语言的适合性和得体性,学生可以自我纠正或由同学纠正;在学生语言形式、语言意义都正确的情况下,让他们流畅地表达,等到适合的机会再讲解语言运用的不得体性。更重要的是,笔者能利用学校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聘请了外籍教师),鼓励学生在外籍教师的口语课和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中认识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区别,吸取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学生掌握在各种不同场合恰到好处地使用具体语言的技巧,帮助学生消除汉语负面影响,使学生学会运用合适、得体的英语进行交际。

5.传授交际策略

除了强化跨文化教学,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一定的交际策略,以减少口语错误,使学生成功、自然流畅地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比如,采用回避策略,转述、求助和体态语等策略来完成口语交际。

(1)回避策略。当学生在遇到交际困难时,回避使用不熟悉的语言材料,如,遇到定语从句时,学生可选择使用I saw a film yesterday,It was very interesting.来代替The film I saw yesterday was very interesting.

(2)转述。也就是改说,用一种可接受的方法重说,例如,

Student:I reached to the school late yesterday.

Teacher: You reached to the school?

Student:I got to the school.

(3)求助。当学生为一个特定的单词或词组所困,有时可直接向教师或交际对方求助,那么,教师就要做他们的“活字典、资料库”,因此,要教会学生使用英语求助的方法,如,How do you say...in English?What do you mean by...?Would you please repeat...?

(4)非语言形式。学生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可用肢体语言、脸部表情、手势等非语言来完成口语交际。

总之,纠错的策略不仅要视错误的类型而定,还有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教师应遵循“先关注、倾听,再给予适当的反馈”这一原则。对于学生在口语中犯的一些语音、语调的错误,应及时予以纠正,否则不仅影响到交际的顺畅,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对于那些内向型的学生,要多鼓励、少挑剔,使其勇于开口说话,大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Yule.Focus on the Language Learner.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章兼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兴隆中学)

上一篇:浅论新形势下川教版初中历史教学的导入法 下一篇: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