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概述

时间:2022-05-08 09:25:07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概述

摘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加速期,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成就与发展,最后简单概述了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提出了几点解决水利工程负效应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发展成就;生态效应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也在不断深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不断加快。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既能加快国民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工程,也是我们人类不断改善生存环境、适应环境、利用自然环境的手段。

2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成就与发展

随着人类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地质学也在逐渐形成。早在公元前,人类的工程活动就开始了,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都是古代伟大的工程代表。中国的水利建设起源较早,如公元前485年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公元前250年修建的都江堰分水灌溉工程。

20世纪20年代以后,工程地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我国幅员辽阔,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达6.8亿KW,但目前开发的只有10%左右。根据1993年之前的统计,我国建成的蓄水量在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一共有235座,水电装机量超过2416.5万KW。1993年之后又相继建成有二滩、万家寨、小浪底、三峡、李家峡、龙羊峡、漫湾、观音阁、隔河崖、大朝山等大型水电工程。以上这些工程在进行建设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工程地质问题,如风化槽带,坝基泥化夹层,活断层、断层破碎带以及水库诱发地震,岩溶渗漏及边坡、洞室岩体稳定问题等。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这些问题,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并且也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防治经验。除此之外,在工程地质试验方法、勘察方法及数值计算的方面,也取得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供水、电力的需要,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仍将有重大发展的空间。水电开发程度将由现在的10%左右提高到20%以上,装机容量也将增加到4000万KW以上。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达295米,装机容量640万KW;雅砻江锦屏引水式电站,最大水位落差达300米,装机容量达320KW引水隧洞长约17千米,最大埋深达2500米以上;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拱坝高达292米,装机容量320万KW;跨流域的南水北调和引黄济晋大型工程。这些工程有些都已竣工,有些仍在设计勘察施工中。这些工程规模都较大,因此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也很严格,涉及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较多、较复杂。因此,我们对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和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我们也肩负着更重的使命,地质工程学同样也必将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工程地质学在我国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曾出现过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地质勘察与工程设计、施工的脱节,只局限于局部和现状研究,对大的地质环境研究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偏重于定性分析研究,缺少定量研究,认为工程地质工作重点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对如何处理不良地质问题则是工程设计、施工人员的事。有些工程技术人员对地质因素认识不足同时又缺乏工程地质方面的认识,不能充分利用地质材料根据地质条件作出科学设计。因此,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开展洞室围岩、边坡岩体、坝基岩体、区域构造稳定(地震、地应力、活断裂)等问题评价、计算和预报预测的研究工作。80年代后,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向岩土工程体制发展。岩土工程体制不仅查明地质条件,而且还研究岩土体的整治、改造和利用,它是工程地质学与岩石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紧密结合的产物。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工程地质学者提出建立地质工程的观点。地质工程是面向工程全过程,它是工程地质、岩体工程、土木水利水电等工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是正确认识与解决工程建设及建筑物使用过程中与地质相关的一门工程问题科学。

3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

水利工程建成之后会对自然界产生生态破坏和生态修复两种效应,这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就是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

生态破坏即水利工程作用于水生态系统,造成水流紊乱,而后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明显减弱和结构显著改变,进而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水库建造之后,河道下游水量减少,引起气候干燥、湿地面积减少,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气候恶劣,人居环境恶化,水闸建成后,流动水变静止水,污水排放,河道自身净化能力减弱,产生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态修复即利用水利工程改变现有的水流运行规律,恢复河道水质,光热条件优越后形成新的湿地,使河流的主支流、河湾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鸟类、鱼类、两栖动物家园。河道周边的景观和水流融为一体,从而也改善了人的居住环境。

生态效应对自然环境其改善作用的成为正效应,而对自然环境其破环作用的成为负效应,对于产生生态负效应的水利工程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恶势的蔓延。如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修复水边湿地沼泽,加强防治水土流失,控制库边污水排放,加强对排污口管理等。

参考文献:

[1]孙宗凤,董增川.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水利水电技术[J].2004(04).

[2]刘光华等.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环境分析[J].北京水利,2005,(01).

上一篇:浅谈建筑塔吊选型与施工 下一篇:水工隧洞工程钻爆法施工超欠挖控制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