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意见

时间:2022-05-05 08:53:56

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意见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老龄办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政办发〔〕45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宗旨,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建立以国办福利机构为示范、社会养老机构为骨干、社区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兴办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坚持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政策扶持与资金扶助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坚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三、服务对象及内容

(一)服务对象。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对象为开发区及其所辖乡镇具有城镇户籍、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养老服务分为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无偿服务的对象为符合补助条件的“三无老人”;低偿服务的对象为符合补助条件的低保、高龄老人;有偿服务的对象为有一定经济来源并需要提供养老服务的老人。

(二)服务项目。根据老人的需求设立的服务项目分为: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务、日托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

四、补助对象及标准

(一)社会养老机构补贴标准。新建50张以上床位数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按照每张床位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改扩建30张以上床位数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按照每张床位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依法设立的社会养老机构按连续入住6个月以上的托养人员实际使用床位数,每床每月补贴50元。

(二)养老服务对象补助条件和标准。对入住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的低保老人、高龄老人、“三无老人”,政府实行货币养老服务补助。享受补助的条件和标准如下:

1.60周岁及以上分散供养的“三无”老人中生活能自理的按人均80元/月、介助(半自理,下同)老人按150元/月、介护(不能自理,下同)老人按250元/月的标准给予补助。

2.60周岁及以上享受低保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按人均100元/月的标准给予补助。

3.90周岁及以上老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5倍低保标准的,按人均100元/月的标准给予补助。

上述标准,就高不就低,不重复计算。在其他地方享受此项补助的不再重复补助。服务补助只能用于购买养老服务。

(三)公益岗位补贴标准。政府应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公益岗位,社会办福利机构公益岗位的比例应不低于该机构内服务工作岗位的10%,国办福利机构的公益岗位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公办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推进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意见的通知》(政办发〔〕82号)执行。录用就业援助对象的,可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扶持创业和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荆政发〔〕31号)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等相关补贴。

五、服务补助申请程序、审批程序和拨付方式

(一)申请程序。

1.符合补助条件的养老机构,可到机构所属地的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如下材料:

(1)《市资助社会福利机构申请表》;

(2)民政部门颁发的《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年检合格的《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

(5)养老机构服务满意率自查报告;

(6)养老机构与服务对象签订的托养协议;

(7)房屋所有权证明或1年以上的房屋租赁合同。

2.符合补助条件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可由其本人或其亲友到居住地的社区申请居家养老服务补助,并提交如下材料:

(1)60周岁及以上分散供养的“三无”老人须提交的材料:一是《市养老服务补助审批表》;二是所在社区提供的分散供养证明;三是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提供县级及以上医院提供的诊断证明;四是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60周岁及以上享受低保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须提交的材料:一是《市养老服务补助审批表》;二是《市社会救助证》原件及复印件;三是县级以上医院提供的诊断证明;四是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3)90周岁及以上老人须提交的材料:一是《市养老服务补助审批表》;二是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三是经济收入来源证明。

3.入住养老机构的符合补助条件的老人由所在养老机构按规定提供名单及相关资料。

(二)审批程序。

1.养老机构的补助审批按初审、核准的程序进行。所辖区民政局收到养老机构材料齐全的申请后,在3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市民政局核准;市民政局应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对符合补助条件的机构,由区民政局发给书面通知书,不符合补助条件的书面说明理由。床位运营补助及一次性补助每年核准一次。

2.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补助按初审、复审、核准的程序进行。

(1)初审。社区收到材料齐全的申请后,在10个工作日(含公示时间)完成初审,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形式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核实,申请人应予配合。社区需将申请人的有关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监督。经核实无误后,上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

(2)复审。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对申请人的情况进行复审,并在5个工作日内签署复审意见,报所辖区民政部门。

(3)核准。所辖区民政局收到复审材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同意补助的,出具书面核准通知书;不同意补助的,书面说明理由。

3.入住养老机构符合养老服务补助条件的老人,由所在养老机构负责按规定程序申报。

居家养老补贴每半年核准一次。

(三)拨付方式。养老机构补助由各区民政局将补助经费直接发放到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补助由各所辖区财政局根据相关资料和预算安排,将补助经费直接拨付给补助对象。

六、资金渠道

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资金来源按福彩公益金出一点,财政出一点,社会和个人出一点的方式筹集。具体资金渠道如下:

(一)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补助资金,由市、区两级福利公益金按1:1的比例承担。

(二)养老服务对象的补助资金由补助对象的户籍所在地财政补助,并列入本级预算;公益岗位补贴由所在辖区同级财政补助并列入本级预算。

(三)补助对象超出补助额度部分的服务费用,由补助对象个人支付。

(四)动员和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居家养老事业,鼓励单位、个人对养老服务业的慈善捐助,促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发展。

七、扶持政策

(一)经民政部门依法审核批准设立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退休人员公寓、养老院、托老所、敬老院、老年服务中心、康复中心等,不论国办还是民办,都同等享受国家、省和市规定的扶持政策。

(二)加快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发展养老服务业,逐步实现由政府兴办养老服务业为主向政府与社会力量多元化兴办转变。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和个人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日托服务、康复服务、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对符合规划的养老服务项目,有关部门要优先审批。对列入规划的已建养老服务设施,任何单位不得挤占或改变性质,因特殊原因确需拆迁占用的,应依法给予补偿。

(三)对新建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业建设用地,经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后,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优先供地;对新建营利性养老服务业建设项目用地,以协议出让方式供地,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取标准予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当时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征地(拆迁)补偿的标准应依法科学确定,不得低于当时省、市相关规定的最低价;敬老院、福利院等项目用地在进行土地登记时免收土地权属调查费,其他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乡村公益性的养老服务业建设用地,经批准可以使用集体所有的用地。

(四)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审批认定的养老服务机构,免交城市建设和房屋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证照费除外),免交煤气、水、电增容费和供排水设施使用费;电价按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标准执行,自来水、管道燃气价格按民用水、民用气价格标准执行;申请安装水、电、气管线、管道工程的,有关单位应予优惠或减免相关费用;要求地籍测绘服务的,有关服务机构应按我省规定的最低标准收费。

(五)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暂免征企业所得税以及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房产所有人、土地使用权所有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养老服务机构的不征收土地增值税。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抚养孤老伤残的社会福利单位所立的书据免纳印花税。对修建老年公寓和敬老院占用耕地,利用社会福利公益金或单位、个人捐赠资金建设城市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活动场所和农村乡镇敬老院占用耕地的,免征耕地占用税。对养老院提供的养老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免征营业税。

(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由职业技能主管部门颁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加快开展老年保健、护理、营养、心理咨询等急需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实现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大力开发为老年人服务的岗位,鼓励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政府免费提供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的就业援助对象可按规定享受当地公益性岗位补贴和低保补贴。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办养老院、托老所,开展包户服务。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开办养老服务业的,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七)鼓励金融部门发挥信贷支持作用,积极关注和支持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创新信贷产品、改善金融服务、优化信贷流程,积极为养老服务提供信贷支持。

(八)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对外服务工作。养老服务机构要求创办内设医疗康复机构的,卫生医疗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积极支持。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内部举办的已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审批。

八、监督管理

乡镇、街道、社区要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日常监管;市、区两级民政部门要对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补助资金的申请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如发现以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补助资金的,应立即停发并追回已骗取的补助资金,同时取消当事人享受补助金的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对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补助资金的审核、发放、使用情况,财政部门要会同监察部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专项监督检查,对违纪违规行为严格依法查处。

九、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各地要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具体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认真解决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统筹规划,依法规范发展。民政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布局、规模档次以及资金、用地等统筹安排,防止盲目发展、一哄而起和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对申办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要严格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和《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有关要求建设,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

(三)动态调整,实现信息化管理。要建立对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补助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随时调整补助对象。要加快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全市网络化覆盖,建立全市老年人信息档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广大老年人转变养老观念,更新消费观念,逐步接受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研究在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和措施,总结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典型,以推进全市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本实施意见适用范围为市城区,各县市可根据本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上一篇:土地一级开发工程意见 下一篇:文化产业招商博览会筹备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