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训练一组

时间:2022-05-05 02:05:11

古诗词鉴赏训练一组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1)“曲径通幽处”一句中的“曲径”,有的版本写作“竹径”,你认为“曲径”与“竹径”何者为佳?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以“曲径”为佳。一字之差,意境不同:“曲”字写出诗人在竹木掩翳的曲折蜿蜒的小径上行走的情景――转来转去,小径一直通到最幽深的地方,这才发现花木丛生处有座禅房;而“竹径”缺少这样一种意趣。(2)尾联运用了反衬(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在诗人笔下,古寺万籁俱寂,没有尘世的喧嚣,那回荡在寂静山林中的阵阵钟磬声,使人感到了禅院生活的宁静幽寂。

【赏析】

常建的诗在当时就颇受重视,《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为人们所欣赏的诗篇。诗人通过新颖的构思,把当时佛教寺院的幽静环境和自己的淡泊情志,鲜明地反映出来,并表现为一种“静”的情趣。

诗的开头出以偶句,即所谓“十字对”,一意到底,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写出诗人“清晨入古寺”即目所见的最初景象,虽是平平道出,却也生趣盎然,幽趣宜人。三、四两句,随着诗人的行进,来到了僧人住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禅房深隐在花木丛中,像这样幽静的地方,只有曲径可通,展示出一片富有色彩的静而有趣的世界。禅房本是僧人们的宿舍,也是其日常生活之所。这里静谧清幽,毫无世俗尘嚣的烦扰,令人心驰神往。本诗最精彩的正是这一联,抒写细腻,状物精微,把环境的幽静雅致描绘得出神入化。可见诗歌中的“炼意”,是比“炼词”更为重要的。接着的五、六两句,就这一诗意进一步写出万象纷呈中的静的世界――上句写自由飞翔的鸟儿,在晨曦映照的山上娱乐自行;下句写名利场中的人们,在澄澈潭影的反照下万念俱灰。这里,不仅正面描写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也表现出幽静环境所给予人的启示,极富禅理而又自然生动。结尾两句,正是这一禅理意趣的反映。全诗风格清丽,意境幽绝。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你怎样理解第二句诗中的“泪不干”?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另有一首思乡名作《赴北庭度陇思家》:“西向陇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中数寄书。”你更喜欢“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还是“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中数寄书”?为什么?(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逢入京使》写作者路漫漫而思家的急切心情,第二句中的“泪不干”展示了“故园东望”但望而不见的思乡之切,读来情真意深,亲切感人。(2)示例:我更喜欢“马上相逢”两句。望鹦鹉飞返故乡传送口信虽属奇思异想,但总觉有雕琢的痕迹,不如“马上相逢”两句来得直率真切,有如天籁(或“自然天成,脱口而出,言简意赅”),以一颗赤子之心表达了诗人作为外人对家园的强烈思念,意境沉郁深切、含蓄悠远。

【赏析】

岑参在前后两次出塞轮台、北庭的生涯中,诗歌创作的主旋律无疑是激扬高昂、奋发向上的。本诗写于天宝八年(749),此时诗人才过而立之年不久,卓荦的才华,充沛的精力,新奇的眼光,乐观的性格……这正是诗人一生中创作大丰收的好时光。岑参的许多名诗(如《走马川行》《轮台歌》《白雪歌》《热海行》《天山雪歌》等)均写于天宝八年以后,所以本诗写作背景决非“他此行只是迫于君命,实非所愿”(黄雨评语)。那么,又如何解释诗中的“泪不干”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这首诗包含了诗人功名进取的精神和行为(“马上相逢”)。诗人也是人,他也是要思乡的(“故园东望”),可由于望而不见(“路漫漫”),因此只能是“泪不干”了。所以说,这首诗极为真实地描写了诗人既欲仕进又要思乡的矛盾心态,而且解决方式又是如此实在,如此平凡,如此本色――“凭君传语报平安”。他把普通人时常也会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式,提炼成这样一个名句,于是此句成为不朽,成为绝唱,给诗作增添了新的光彩。

(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嵩阳高级中学)

上一篇: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下一篇:从教材练习题到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