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电工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实施方案

时间:2022-05-05 11:35:45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电工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实施方案

摘 要: 作者阐述了在高职《电工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成功地在高职《电工技术应用》课程中实施了“行为导向教学法”,详细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方案,在教学工作中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电工技术应用课程 行为导向教学法 实施方案

一、《电工技术应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电工技术应用》课程是高职电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由于目前高职学生录取分数低,学习基础不好,加之电类专业学生实行文理兼招,文科学生学习本课程更加吃力乏味,若沿用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模式,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根据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寻找符合高职要求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我经过多年来《电工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实施课程改革前后对比,认为“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比较适用的教法。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新思潮,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内容来看,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关教学法早就形成并得到推广。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其教学内容是职业活动的具体行为;在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教学的主持人,通过师生双向传递和互动实施教学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准则。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

教育学指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是同一教学活动中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技能。为此,在教法上要大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正是这一原则下的产物。它改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行为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抓住了主要问题,突出了技能培养,强调了实际应用,它遵循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培养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即在传授文化技术理论的同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因材施教已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因此将因材施教融合于行为导向教学法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行为导向教学法不再囿于教师的行为,而更加注重学生这个主体的行为,图1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结构要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遵循行动回路。

行动回路包括计划分组、实施、检查、评价、处理回路。下面以我讲授“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的教学过程为例予以阐述。

1.打破教材的章节结构,以完成实际工作行为作为学习目标。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敢于打破教材的章节常规,进行学习目标的开发,以含有涉及章节内容的实际工作行为作为学习目标。如我们在电类专业《电工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提出了以下行为目标。

(1)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

关联的知识点是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2)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关联的知识点是单相交流电路、RL串联电路。

(3)电力系统中串联谐振分析。

关联的知识点是单相交流电路、RLC串并联电路。

(4)企业功率因素的补偿。

关联的知识点是功率因素的提高,RLC并电路。

(5)民用水泵电路分析、安装、调试。

关联的知识点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相关知识、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

(6)电力系统电气设备操作过电压的防范。

关联的知识点是电路中的过渡过程、换路定律、电路的暂态分析。

学生接触到这些具体的任务,学习兴趣就激发起来了,因为这些学习目标的提出突出了职业行为,体现了技能训练,能扣住学生心弦。

2.制定完成实际任务所需的完整的行为措施。

制定行为措施是一项周密而细致的工作,教师备课的主要精力就花在这里。教师要周密计划行为步骤与行为措施,包括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处理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方法,等等。表1为《电工技术应用》课程中学习单元“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行为导向教学实施表。

表1:行为导向教学实施表

3.组织学生以小组方式实施行为措施。

行为导向教学采用以小组方式实施行为措施,教师在实施行为过程中主要是调控,在教学组织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小组的人员安排上,要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合理搭配,要求学习小组紧紧围绕职业实践和实际应用来学习,强调合作与交流。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和主持人,教师要随时向学生提供咨询,与学生就专业问题展开广泛的对话,要认真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非常规的方法并接受其合理的内涵。

4.促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课堂教学毕竟受时间的限制,因而行为措施中的每一步骤都规定有合理的完成时间,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每一步骤一般不允许越时完成(每步骤规定的时间都有一点裕量),以确保学习步调的一致性,时间的分配可参看表1。确实完不成任务的小组,可利用第二课堂完成。

5.在系统行为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检查与评价环节。

对于给定的学习目标,经过计划、实施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每个小组是否按预期完成了任务,小组成员是否掌握了该学习目标中的知识、技能,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与评价。

由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展开自评和互评,“车间主任”(模拟生产车间)和班长可监督小组长开展此项工作。根据各小组成员完成的情况、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情况检查评分。

指导老师评价主要通过抽查学习小组成员的成果来进行考核,但是抽查学生的成绩影响整个小组的评定成绩,在评选优秀班组时作为参考。这样必然促使同一小组的成员互相监督学习、有利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6.在系统行为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处理环节。

在系统行为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最后的处理环节。该学习目标完成过程中存在哪些遗留问题,提出改进性意见,指出该学习目标中拓展性知识。如“日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学习目标,还有哪些学习小组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需要继续作出完成方案,则要求在第二课堂时间内完成。同时对于已经按时完成的小组,提出拓展性知识,如日光灯为什么晚上关了灯还看到闪亮呢?电子型日光灯是怎样点燃的呢?若负载增加,日光灯为什么变暗?通过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效果

实践证明,在职教领域中课堂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统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达到了知识和技能的小面积高产、大面积丰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怀康.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创建现代教学新模式.多媒体课件.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研究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对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名言的重新审视 下一篇:“基于问题的学习”:创新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