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论文

时间:2022-05-01 09:09:51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论文

一、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客观原因

(1)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新闻业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业不同程度地走向市场,新闻媒体逐渐由社会舆论引导者转变为经济创收者与舆论引导者的双重身份。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对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名利,从而出现了大量职业道德的失范现象,阻碍新闻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媒体之间竞争不断加剧,新闻媒体承受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媒体竞争的巨大压力下,新闻工作者不得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了职业道德。

(2)职业道德教育不到位。我国目前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却不尽人意。各大高校新闻传媒类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注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有的高校仅将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很多学生敷衍了事,更有部分高校根本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其次,一些新闻单位也仅重视新闻工作者业绩的考核,忽视了对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培养,致使新闻队伍出现混乱的现象。

(3)新闻岗位招聘制度不完善。目前,新闻类岗位的招聘大多以笔试和面试为主,注重专业技能的考察。很少涉及对应聘者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的考察。德才兼备才是新闻工作必须坚持的用人标准,能力是和品德紧密相连的,一个人的行为需要有高尚的品德来驾驭。

(4)社会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人生活于社会之中,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良的社会风尚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危害是极大的。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我国的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一个重构的过程。传统的道德观念难以适应现代的社会关系,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多种道德观念混乱的局面。一些新闻工作者逐渐受到社会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的影响,动摇了坚守职业道德的信念和意志,做出了错误的行为。

(5)有关新闻行业的立法不成熟。目前,我国有关新闻行业方面的立法还不成熟。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行为缺乏必要的法律监督和约束,由于新闻立法的滞后,我国法律法规尚存在一些“模糊地带”,致使很多新闻工作者为了一己私利钻法律的空子,打球。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观原因

(1)新闻工作者缺少职业道德意识,自律意识不强。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要明确职业道德的要求,对职业道德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和反对不道德的职业行为。然而,新闻工作者“言行不一”的现象普遍存在,认识与行动存在偏差。

(2)新闻工作者对于职业的定位存在误区。有些人认为新闻媒体应当以受众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制作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才是最重要的,收视率才是最终目标。这种完全将受众的需求作为判断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是错误的认识。还有的人认为,新闻即商品,可以买卖。“只要给钱,什么稿子都能发,只要给钱,什么负面新闻都能压”。小到私营企业老板,大到地方和机构官员人人都能花钱买卖新闻,这样的错误认识也导致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

首先,新闻工作者要自觉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意识。对于新闻工作者自身,要注重学习和思考,结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实践,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不断强化自身职业道德观念,省察克治,勇于自我批评,严于律己。

其次,改进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各大高校应把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之中,并将其置于首要地位,课程的讲授也应贴近实际生活,多以实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对于已入职的新闻工作者,领导队伍也要积极组织他们继续学习,强化自身职业道德。

第三,完善新闻岗位招聘制度。招聘增设职业道德考察的环节,考察应聘者对于职业道德要求的认识,入岗之后也要定期对其思想进行考察,设立职业道德评议委员会,督促新闻工作者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第四,优化社会道德环境。净化岗位内不良的风气,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摒弃错误的价值观,树立道德榜样,学习道德楷模,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其他新闻工作者进行鼓励和约束,唤起全体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道德凝聚力。

第五,加快立法,实现有法可依。强调新闻工作者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改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等措施并不能解决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所有问题。将职业道德的建设上升到法律的层次,依靠法律的手段,是防范、治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有效对策。

作者:周颖 许宗泽 单位: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上一篇:高校学生班级管理论文 下一篇:职业院校六位一体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