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旧路改造设计探讨

时间:2022-04-27 05:10:08

公路旧路改造设计探讨

摘要:文章结合公路旧路改造设计实例,提出进行旧路改造对设计标准、路基、路面及其公路设施的要求进行探析,并提出本工程所采取的设计措施,为同行参考。

关键词:旧路改造,设计,路基

中图分类号: U41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由于公路建设耗资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历史欠帐太多。而我国在公路建设上资金也严重短缺,为了更好地节约利用资金,加快公路建设,应高度重视旧路改造。与新建公路相比,旧路拓宽改造更经济实用。首先,旧路改造可以减少农田基本规划及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影响;其次,对旧路拓宽改造可以更好地拉动沿线经济发展;第三,旧路改造主要是沿旧路进行布线,因此可以节约大量耕地,充分利用旧有路基和桥涵构造物可以减少投资;第四,原来的二、三级路改建成一、二级公路,路面质量将有很大提高,对沿线的环境状况将有明显的改观,减轻了噪声、粉尘、废气等污染。

1.工程简介

某公路路线全长11.4km,共分两段。其中的一段是旧路,里程长度9.61km。路面为9.2m,两侧各0.4m路肩石;路面结构为面层4.2cm沥青碎石,基层采用17.9cm二灰碎石,底基层为15cm12%的石灰土、15cm10%的石灰土。另一段线段长度1.79km,路基宽12m,路面宽11.4m,两侧各0.4m路肩石。路面结构为上面层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5.2cm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18cm二灰碎石,底基层为5cm12%石灰土、15cm10%石灰土。

2.路基路面病害及造成原因

通过对旧路的现场调查发现,由于通往车辆繁多,道路年久失修,导致损坏极为严重,道路深坑多达100余处,另有几处深达一米的大坑,目前坑洼道路难行,特别是雨季根本无法通行,曾多次造成车辆侧翻;且沿线经过村镇多,排水不畅,对旧路路基路面造成了严重破坏。由于该路段技术等级低,路面窄,车辆拥堵严重,加之大型车辆碾压,路基路面严重破损。为解决公路两侧村镇交通来往和主要公路连接需求,本项目与等级公路交叉2处进行渠化交通设计。与其它道路交叉8处,进行加铺转角处理。

3.公路改造设计原则

公路设施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顺畅、快速、安全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本项目在选择工程设计标准时应从这一主要功能出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实际上就是对公路基本功能的反映,通行能力是否满足远景交通量,是对工程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服务水平则从车辆运行状态,对工程技术标准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通行能力是实现服务水平的基础,对通行能力的要求,最终体现在服务水平的满足程度上,因此,对服务水平的要求包含了对通行能力的要求。如果选择的设计标准在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前提下,既能提供足够的通行能力又能保证车辆的快速、顺畅,所选择的技术标准就是合理可行的。

按照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到2026年将达到9674辆(折合小客车)。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关于公路等级和与之相适应交通量的规定,本项目处于二级公路的适应范围。

4.改造方案设计

对本公路项目考虑加宽为标准二级公路,一般路段路基宽12m,路面宽11.4m,其中一段现为21m,此次维持路面21m不变,因路面破坏严重,利用价值不大,考虑挖除新建;而对于第二段则采取维持路面11.4m不变,考虑对旧路面稀浆封层。

4.1 横断面设计

其中第一段旧路路基宽9.6m,路面宽9.2m。该段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断面,路基加宽为12m,路面11.4m,其中行车道宽2×3.75m,右侧硬路肩宽1.95m,横坡2%。该段采用双向四车道公路断面,路基宽21.2m,路面21m,其中行车道宽 4×3.75m,右侧硬路肩宽2.75m,横坡2%。

4.2 路面结构设计

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结合近年来公路建设经验,路面结构方案全面考虑了经济合理性。采取就地取材,降低造价。结构设计还应考虑施工方便,养护维修容易,行车平稳舒适等特点。沥青面层宜采用重交通沥青。

根据沿线自然地理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材料来源和现有公路施工、使用情况的调查,可供比选的路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两大结构类型。两种路面结构各有其优、缺点,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少,行车舒适,变形调节性好,而且开放交通快,但沥青混凝土路面所用沥青质量要求高,由于沥青价格不断上涨,修建沥青路面的费用也不断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总体造价较低,但不适用于地材匮乏地区使用,另外由于接缝降低了行车舒适性,虽然相对使用寿命长,维修、养护费用低,但一旦损坏,维修成本非常大。结合本地区特点并考虑施工方便、养护维修容易、行车平稳舒适等特点,本工程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大小及沿线气候、土质、水文、材料供应情况,本次大修推荐的路面结构层如下:上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30cm二灰土。

5.路基防护排水设计

一般路段路基填土高度小于等于3m,采用植草防护;路基高3m以上,采用格网防护,并进行绿化,美化路容。对桥头路基及可能受河水冲刷的路基边坡,全部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同时对本公路项目一般路段植草防护,路基高3m以上,采用浆砌片石或格网防护。

路基、路面排水采取以综合规划、合理布局,并与沿线排灌系统结合协调,确保原供水、排水系统畅通。路基排水设计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及降雨量,通过截、排、引等方式,将路基水大部分引入沿线沟渠内,主要排水设施有:街道化治理、泄水槽、排水沟、急流槽等,其中建国镇街里部分路段已有地下排水设施考虑利用,无地下排水设施的此次也考虑地下排水。本路处于平原区,地面自然坡度小于1/1000,积水除距河流较近处可以通过边沟排出外,距离较远的难以排出。为此,两侧边沟采用断面均较大,以蓄存积水,并通过渗透蒸发排除。该项目与等级路交叉需进行渠化交通设计,与其它道路交叉,进行加铺转角处理。

另外,由于在高等级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车速高的特点。因此,需提前预告前方道路与环境实际情况,提醒道路使用者及早识别、判断。因而本项目明确设置了指路标志、禁令标志、预告标志及村镇警告标志。本工程的标线(路面标线)主要包括宽度不同、虚实不一的车道中心线、边缘线、车道分界线、斑马线等,根据道路的使用功能,分别表示出车行道、路肩以及交叉口的渠化标线车道指向,以便车辆各行其道,完善交通流的组织、达到行车安全之目的。防护设施是针对车辆在高等级公路行驶的特点,在妨碍交通安全的地点,为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而采取工程措施。本项目本着经济、实用方针,本工程防护设施在临近深坑路段采用波形护栏进行防护。

6 结语

老路改造工程设计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比新建工程设计中考虑的问题要复杂得多,根据公路改造标准,结合老路现状,综合进行路线线形,路面结构及路面排水等的设计,使老路改造工程设计既能灵活地运用工程技术指标,满足公路改造标准及公路施工的各项要求,又能使建设成本最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杜红云,姜来平.对老路改造线形设计的探讨[J].建筑工程,2010(8)

[2]赵峰涛.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10(28)

上一篇:水工隧洞的渗漏与综合治理 下一篇:浅析民用建筑工程的外墙保温及防水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