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回顾反思

时间:2022-04-27 12:46:13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回顾反思

在素质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不但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学法,会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初中学生由小学步入中学后,随着学科的大幅度增加,内容的不断拓宽,知识的逐步深化,特别是数学知识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静止发展到动态,从单一发展到多元……,无疑大大地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果依靠“填鸭式”,“注入式”的传授方法去灌输知识,学生不仅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反而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失却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真正要提高的是学生的素质,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做到“会学”,“善学”,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纵观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在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方面做得很好,但存在一个普遍性问题,那就是忽视学生活动或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使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通过对活动与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可以把零散的经验、规律及时进行提炼、总结、升华,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以下举几个课堂教学中的案例:

案例一 请用以下三张图证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分析 以图1为例:大正方形面积=(a+b)2,

如图2,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此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回顾两次解题过程让学生去主动发现,对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是用面积法,即对于图形面积的两种不同求法加以解决.这样一反思一总结,以后学生再遇到证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问题时,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案例二 在教授因式分解中十字相乘的方法时,引出以下例题: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2+3x+2;(2)y2-7y+6.

分析 (1)式的二次项系数是1,1=1×1,

常数项是2,2=1×2,

一次项系数是3,x=1+2,

此时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用十字相乘把x2+(p+q)x+pq型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时,如果常数项是正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符号如何确定?它们与一次项的符号有什么关系?如果常数项是负数,情形又如何?让学生讨论反思后得出以下规律:(1)常数项正数时,它分解成两个同号因数,它们与一次项系数符号相同;(2)常数项是负数时,它分解成两个异号因数,其中绝对值大的因数与一次项系数符号相同.通过反思已学知识,学生又可以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

以上两个案例中可以发现,通过对解题思路、过程等等的回顾与反思,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或者解题等技巧,有利于数学学习.

“回顾与反思”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既不能以大量的练习题代替,也不能仅仅是所过学知识的重复与再现,而是一种思维形式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我们要教会学生回顾、总结,就要做到下面几点:

1.教学生学会纵向连结.学完每节、每章以后,要启发学生学会按因果,逆转等关系进行纵向串连,把知识点连结起来,变成线;学会把各章节的知识进行整理,排列,找出异同,形成知识链.

2.教学生学会横向联系.把各章节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综合归纳,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使之成为知识系统.

3. 引导学生学会节、章、单元、学期的总结.经过反复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思维的秩序性与层次性,将学过的知识不断升华,螺旋式向上发展.

4. 教学生学会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总结.如对比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图示记忆法,列表展示法,归纳记忆法,使学过的知识更直观,更系统地展现出来从而达到巩固、深化、提高的目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主动探索的过程充满乐趣,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去反思,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反思,而应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

在教学中让学生反思操作,反思合作,反思结论……通过反思发现错误,积累经验,通过反思深化知识,提高能力.反思也是探究,是更深层次的探究.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进行反思训练,巧设疑问,引导反思,才能逐步养成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为学生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化学优质课评比教学反思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突出素质教育